场景描写的创意训练
2021-05-30李郁
摘要:场景构筑是叙事类习作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情节构筑、矛盾展开所存在的背景环境,是写作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只有根据写作意图,寻找场景设置的不同“切点”,才能在场景铺垫下充分展开情节,塑造人物,使文章张弛有度、跌宕起伏。
关键词:场景描写;写作训练;策略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中学语文‘创意写作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2209596)阶段性成果。
场景,是故事发生的场合、人物活动的范围,在行文中构筑一定的虚拟活动“场域”,使事件冲突和活动在此场景中交织进行。场景描写分布在文章各处,作用不尽相同,正如一件服装,部位不同,扣子的大小作用也不同。能否根据文章内容,找寻场景设置的不同扣“点”,进行恰如其分的描写,是文章人物刻画是否精彩、情节展开是否充分、气氛渲染是否到位、主题凸显是否深刻的基础,是作品能否呈现亮色的关键。
笔者基于《别样的风景》写作训练课的教学实践,找寻场景写作训练中的五粒“扣子”和相应切入点,帮助学生探究相应的写作策略。
一、扣住“起点”,引出话题
以场景开头,作为行文的起点,在场景构筑中展开故事情节,铺设人物关系,是一种常见的启文方式。这种写法能给读者很强的现场感,快速缩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通过将某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场景放在文首,迅速抓住读者眼球,留给读者深刻印象,进而展开写作话题,完成情节思路的搭设,具有开门见山的效果。而开篇语句大多精炼浓缩,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迅速吸引读者,作者通常会使用具象化与精准化的写作手法。
在《别样的风景》写作训练课上,学生抓住限定词“别样”和关键词“风景”展开如下场景描写:
三伏夏日,人间处处光明又躁热。电冰箱“嗡嗡”地运转,上面盖着一层毛毯。
为随后老人冒着高温捡拾生活垃圾做铺垫。但仔细观察,这段文字虽简练,但却显得空洞乏味且平淡无奇,不能很好的抓住读者眼球,迅速进入文本。笔者指导学生使用具象化和精细化手法进行修改:
三伏夏日,太阳像刚烤熟的地瓜,把大地烫得红通通,热腾腾;小狗吐着舌头散热,花儿也被晒得瘦骨如柴。
修改后的场景描写,作者观察仔细,将抽象的“热”具体化,发现了别人忽略的特点;同时语言富有特色,将平淡的风景精细化,很好地诠释了“别样”的限定词,达到了开篇亮眼的效果。
二、扣住“触点”,悬念迭出
设置悬念是场景构筑的另一种手法。作者借助场景来触发读者“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文构思。常用的手法包括“设悬”与“释疑”两个角度,前有“设悬”,后有“释疑”。“设悬”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使其阅读兴趣不断延伸,产生迫切的阅读动力需求,而随后的“释疑”,使读者如沐春风、茅塞顿开。“悬念作为场景构筑的重要的结构技巧,往往能够起到调节叙事节奏,调动读者情感的独特的艺术效果。”[1]例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所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段描写仅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幅月光皎洁、竹影婆娑的曼妙夜景:月光清朗,洒落庭中,作者巧用比喻,将那清辉白茫茫一片写作积水,突出“空明”之感,这在一般的景物描写中尚能看到;此时作者宕开一笔,设下悬疑,“积水”中竟还有“藻、荇”漂浮、游荡,读者于是百思不得,明明不是水潭而是月光,又怎会有“藻、荇”之说?此时阅读兴致到达最高潮。随即作者“释疑”:是月下竹柏之影。这样的场景使人眼前一亮,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设悬”与“释疑”的编排更为后文抒发作者“闲人”心境作了铺垫,体现视角的别具匠心,令人回味无穷。
在写作训练课上,在对场景描写做了初步修改后,我设计“添一添”的小活动:丰富你的场景,增加一处悬念。学生各抒己见,有同学写道:
就是这样热的天,远处街头拐角的一幕,却让我感觉似一股清风拂过心头。
反常化的描写让读者心生疑问,急于看下去;也有同学写道:
突然,远处闪过一道人影,让人突然感到眼前一亮。
延缓式的描述拉长了镜头,引而不发,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设悬”,为下文情节展开的“释意”蓄了势。可以说,悬念化的场景描写,目的明确,适度自然,恰到好处,不但增加文字的吸引力和黏性,更为情节的充分展开做好铺垫。
三、扣住“亮点”,凸显主题
场面描写就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场景所做的描写。人物活动包括场景内的人、景、事。成功的场面描写,就像一幅画一样,画面需有动有静;有明有暗;有远有近等。为了使场景更鲜活,必须将其中反映文章主题的重要内容,运用色彩、形象、声音和动作等方式“描摹出来”,形成个个“亮点”,进而凸显主题。
例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开篇第二段对于百草园的经典描写中,为了表现百草园作为“乐园”的特点,作者精心架构,使得亮点频现。文段立体架构,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两句“不必说……”写整体,再转入局部的“泥墙根一带”,构成了整体顺序。两个“不必说”前者由低到高写静物,后者由高到低写动物,构成局部顺序。整体上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中从动物写到植物,又形成細节顺序。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多变,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景到动景,使文字成为一幅画。“通过‘画画的形式传达给别人,让别人看到画面,欣赏了画面,得到很多深切的感受和共鸣。”[2]
写作训练中,围绕学生对于老人冒着高温捡拾生活垃圾的一处不经意的场景:“嘴馋的小朋友将冰糕舔得一干二净,木棍却扔在路面上。久而久之,地上满是木棍,环境脏乱差”展开讨论。结合前面的例子,学生很快发现,场景普通,缺乏亮点,虽对主题影响不大,但是却让人读来乏味,少有吸引力。笔者让学生“改一改”,将原文的场景通过删改添加,增加“亮点”,提高阅读趣味。学生经过修改,将场景描写变为:
嘴馋的小朋友掏空了口袋,换来了冰爽。木棍上的冰糕被舔得一干二净,一道完美的弧线,人走远了,木棍却贴在了光滑的地面上,黏黏糊糊,好像一个个孤苦伶仃的“弃儿”,失去了华丽的外衣,只剩下“瘦骨嶙峋”。久而久之,一根根木棍横七竖八布满在地上。
同样的场景描写,内容相同,描写却变得细腻,将孩子丢弃棒冰棍的行为与满地垃圾的状态形象表现,普通的场景也显出“亮点”,从而让读者深刻记忆,为主要人物出场做了充分铺垫。
四、扣住“支点”,交代背景
写文章时,如果我们只把场景描写作为环境点缀或是单纯吸引读者的悬念,那么场景描写作用是单调的,文章结构就显得单一。如果在具体场景构筑中,巧妙以背景内容作为结构支撑,在中心人物描述、核心情节展开之前,进行合理渲染,使情节富有变化,跌宕起伏,就能很好地支撑文章主题思想的完整表达。
在写作训练中,有位学生在酷夏环境描写后直接进入了老人捡拾生活垃圾的主要情节:
那天,她步履蹒跚,拖着长长的脚步来了。满地的木棍,像星星一般,凌乱地洒在地面上。她没有皱眉,也没有叹气,更没有无视,只是费力地弯下腰,慢慢地把那一根根木棍拾起来,装进了一只绿色的麻袋中。每拾几根,她便要停下来休息,大口地喘着气。
结合此情节,我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部分内容的表达效果。学生在辨析后发现,这段主要情节的加入,显得突兀,存在一些疑问:她是谁?她为何会来捡拾木棍?捡拾木棍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让学生通过增删场景来使文章显得自然通顺:
时髦女郎走过:太多了!没有时间,就绕过去吧。年轻妈妈带着孩子走过,快走快走,地上脏不要随便捡,你这么小,也捡不完!突然一个熟悉的人影映入眼帘,原来是退休老师王奶奶。只见她步履蹒跚,拖着长长的脚步来了。星星一般满地的木棍,她没有皱眉,也没有叹气,更没有无视,只是费力地弯下腰,慢慢地把那一根根木棍拾起来,装进了一只绿色的麻袋中。每拾几根,她便要停下来休息,大口地喘着气。
通过修改,两处场景描写加入,交代了当时无人关注的背景,突出了众人的冷漠和老人的热心,随后的情节描述就自然顺畅了,主题表达也就更加充分合理。
五、扣住“燃点”,酝酿情感
在文章中,情感往往通过抒情或议论的方式加以表达,这是常见的做法。而精心选择的场景,通过细部勾勒,照样可以起到酝酿感情的作用。以场景构筑“表达”情感的叙事结构,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文章显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
例如莫泊桑的著名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其中有两处场景描写用得非常巧妙: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如果单纯看这两段场景描写,并没什么特别之处,都是写了大海上的所见所闻。“天边远处”“紫色的阴影”“钻出来”,这些感受给人物的心境笼上一层阴冷而离奇的面纱,隐藏了万念俱灰的恐怖,隐藏了致富破灭的失落。两处场景描写,勾画了人物的不同情感,“点燃”人物形象,让读者直观地透视到人物的灵魂,使人物更鲜明、生动和丰满。
在写作训练中,笔者把一位学生最后的结尾部进行展示:
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进入人群中转眼间就消失不见的人,做出如此高尚之事。她的身份地位或许低微,或许贫穷,可她拥有高尚的品格,拥有一大笔精神财富,这便是许多人所遥望却不能及的。
她的背影随她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可她的背影却成为了那一处别样的风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提出问题:这样的结尾抒情,其实已很完美,但能否在此基础上做出修改,借助场景描写抒情,使首尾关系更紧密呢?通过笔者点拨,学生做出修改:
就是这样一个人,做出如此高尚之事。她的身份地位或许低微,或许贫穷,可她拥有高尚的品格,拥有一大笔精神财富,这便是许多人所遥望却不能及的。天还是那样的热,她渐远的背影却像一缕清风吹到街道的尽头,让人心中顿觉凉爽,真是一道别样而美麗的风景。
通过修改,语言变得简练,加入的场景描写,人物情感隐含其中,凸显了老人的行为对于作者的影响和感受,自然而非刻意,人物形象得以“点燃”,精神境界得到充分表达。
参考文献:
[1]倪丽霞:《悬念设置例说》,《语文学刊》2009年第10期。
[2]孔德普:《怎一个“热闹”了得》,《新高考》2010年第12期。
(作者:李郁,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教师)
[责编张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