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探索

2021-05-28龚霞谭桂霞陈清黄长干

科教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农科多元评价翻转课堂

龚霞 谭桂霞 陈清 黄长干

摘 要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以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为例,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农林特色,依托教学平台,灵活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翻转教学课堂,实现多元评价,以期提高农林院校研究生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助力科学研究,培养知农爱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新农科 英文科技论文 翻转课堂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1.067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king the postgraduate "Engli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Writ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integrating teaching content, highlight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haracteristics, relying on teaching platforms,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flipping teaching classrooms, realizing multiple evaluations,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write scientific papers in English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help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ltivates high-quality and innovative talents who know agriculture and love agriculture.

Keywords new agriculture; Engli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flipped classroom; multiple evaluations

2019年6月28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中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共同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新农科建设要在中国大地掀起高等农林教育的质量革命,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卓越的农林新才。[1]

英文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国际交流的主要载体,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是国际化科研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由于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现成有效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教材缺乏,课程教学课时数少,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传统,教学评价单一等原因,“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林院校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索迫在眉睫。

1 针对学科差异,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农林特色

以江西农业大学“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为例,进行新农科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和探索。针对农林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学科背景差异较大,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全国缺乏合适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教材的现状,精心挑选多本国内、国外作者编写出版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教材,选择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撰写的、在高影响因子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为辅助教学语料,既考虑“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内容的共性,又关注教学对象学科背景的差异性,围绕“学术研究”的内涵,以知识单元化为指导,设计整合“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突出农林特色,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部分:

1.1英文科技论文的结构和书写规范部分

这部分是规范性教学内容。按论文标题、作者署名与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各知识单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梳理每个知识单元的语言特点、书写规范、常见语法错误、介词的正确使用等。

1.2不同学科领域的辅助教学语料的解析部分

这部分是描述性教学内容。收集不同学科领域已发表的高影响因子论文,建立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语料库,为研究生的学习搭建写作实践平台。对语料库中的代表性论文从内容要素、语言特点两方面加以注释,讲解语法知识,构建句式模板,为研究生提供科技论文写作范例。[2]

1.3英文科技论文的撰写修改部分

要求研究生在整个学期根据自身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撰写一篇英文科技论文(2500单词左右)。对论文各部分的句子、段落和语篇,组织研究生進行同学修改、小组修改环节,通过“以写促学”和“以改促学”,提高研究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科技论文撰写能力。

1.4英文科技论文的投稿和发表流程部分

指导研究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术期刊,如何通过邮件方式与审稿人和期刊编辑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将已写好的英文科技论文顺利投稿和发表。在沟通交流中应谨慎使用措辞,并尽量全面表述自己的观点。例如,如果认同审稿人的意见,要根据审稿意见尽量修改完善文章内容;如果不认同审稿人的意见,要用客气的语气说出自己不认同的理由,或者换一种方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撰写。

2 灵活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转课堂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教学手段的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研究生的主体作用,[3]全面有效地提高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2.1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翻转课堂

针对高校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课时数少的现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线上教学,高效利用线下教学。对于“格式和书写规范”教学内容,以知识单元化为指导制作PPT和微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研究生线上自主学习;根据研究生线上的学习情况,线下安排“辅助教学语料的解析”的教学内容,实现翻转课堂,达到知识内化,课堂效率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2.2案例分析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以读促学

采用以教师案例分析为先导,以研究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的论文撰写经验,对规范性教学内容进行剖析讲解,促进研究生对学习内容建立全面和立体的概念。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研究生自主探究为核心,通过圆桌会议,进行分享汇报,组织描述性内容的课堂学习。

2.3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拼图式教学法相结合,以写促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驱动”,为研究生铺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拼图式教学法是将任务分割、相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组成初始小组,并明确小组组员任务、组成专家小组进行专题学习和探讨、专家组组员回初始小组进行互助学习、教师点评,以改促学,从而达到知识内化。

3 重视过程评价,结合学生互评,实现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是将期末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压制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忽略了研究生课堂学习的思维过程及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因此,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多次、多层面的综合性评价。

4结语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针对农林院校的学科特色和生源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农林特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制作教学课件及微视频,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进步,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总之,通过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索,通过以读促学、以写促学和以改促学,指导学生如何撰写科学性强、内容简洁、用词准确、符合规范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提高农林院校研究生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助力科学研究,培养知农爱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佚名.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3):105-106.

[2] 孙藍,陈纪梁,邢鸿飞.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23-26.

[3] 白华毅,程志斌,杨曦,程美玲.新农科背景下基于PBL的情景式混合教学探索——以动物生理学实验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14(3):117-121.

猜你喜欢

新农科多元评价翻转课堂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