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视角下理工科高校实现新型朋辈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1-05-28仲惟嘉李键周光凯郭明洋

科教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朋辈教育书院制

仲惟嘉 李键 周光凯 郭明洋

摘 要 为更好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书院制作为我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成为我校以学生公寓为育人平台的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大教育改革,同时也为学生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与空间。朋辈教育是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热点,本文就已实行书院制的哈工大(威海)为例,探究实现理工科高校朋辈教育的新路径,并就如何优化和加强以微社团为载体的新型朋辈育人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 书院制 理工科高校 朋辈教育 小微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68

The Path of Realizing New Peer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y System

——A case study of the students' micro association in the Academy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ONG Weijia, LI Jian,ZHOU Guangkai, GUO Mingy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college production is an active exploration and effective attempt of our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education reform of new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student apartment, and also provides a platform and space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better and faster. Peer education is a hot spot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w path to realize peer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how to optimize and strengthen the new peer education mode based on micro community.

Keywords academy syste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peer education; small and micro organizations

書院制高校教育是在传统高校教育基础之上的创新,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为了创新育人模式,更好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通过采用“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积极开展书院建设,逐步形成了书院与学院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导师与学生融合、领袖个性与群体融合、跨年级与跨学科融合、共性与特色融合、学习与养成融合、活动与文化融合的“八融合”式哈工大特色书院。而朋辈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探索,也是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育模式,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载体与教育形式。哈工大(威海)书院制微社团的成立是我校新时期在书院制视角下对新型朋辈教育路径的新探索,“学生微社团”相较于大型社团活动形式及地点灵活,更具针对性,参与感强。“学生微社团”立足书院,立足学生公寓,使学生报名及参与更便捷,“学生微社团”的成立,试图从现代书院制高校教育中实现多角度思考。

1 书院制管理模式下朋辈教育焕发新活力

随着时代发展,对新型朋辈教育实践的探索也逐渐增多,理论不断深化,各大高校也逐渐将朋辈教育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书院管理模式是以学生公寓为单位,这种公寓管理模式为新型朋辈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新型朋辈教育是在学生群体中寻找典型领袖和事迹,使学生群体能够彼此间更充分的交流、更有效的促进,进而达到共同进步。不同学院、不同年级混合住宿的书院制模式,可以使新型朋辈教育得到更好的开展。

其次,以学生公寓为单位的书院管理模式为新型朋辈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场地需求。学生公寓是学生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场所。书院制管理模式下的学生公寓并不只注重传统的住宿功能,而是将其发展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在保留住宿功能的基础之上,为大学生提供交流学习、休闲娱乐、创新竞技等社团活动场所,为新型朋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场地保障。

在高校各大学生社团经过“百花齐放”良好开局后,所面临的经费、场地、专业指导老师等相关因素制约的困境,导致大型社团在实现新型朋辈教育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立足书院管理模式的“学生微社团”应运而生。

2 “学生微社团”与新型朋辈教育发展的契合

微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目标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前提下,规模较小、针对性强、分类明确、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的开放性学生社团组织。微社团形式广泛多样,涵盖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就业实践类等类别。在有针对性的满足现代大学生个性化需求、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效果上相较于大型社团有显著提升,受到青年学生的信赖和学校的好评。

2.1“学生微社团”与新型朋辈教育参与主体上的契合

“学生微社团”也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点上,“学生微社团”与新型朋辈教育,他们的参与主体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微社团”作为高校新型朋辈教育的新路径,将新型朋辈教育模式运用于书院制小微社团,学生作为社团各项活动与建设的参与主体,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微社团”为载体,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以积极的态度发挥新型朋辈教育中朋辈导师的作用。

2.2“学生微社团”与新型朋辈教育活动方式上的契合

“学生微社团”一直以“丰富校园文化、传承校园文明”为宗旨,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着力凸显书院文化品牌,形成了“身劲如松”健身俱乐部、倾风配音社、窝工阿婆主俱乐部等大学生喜闻乐见、颇具影响面的品牌小微社团。利用现代传媒互动性、开放性、迅捷行的特点,这为新型朋辈教育运用于小微社团提供了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可能性。根据调查数据表明,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想朋辈群体寻求帮助、倾诉的比重远远高于向家长、老师。这说明在小微社团中,朋辈教育能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朋辈教育作用进一步加强。

2.3“学生微社团”与新型朋辈教育发展目标上的契合

通过学生领袖和典型引路能够在朋辈群体中通过交流学习、分析,进而实现共同成长。在朋辈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可以随时转换角色。这与社团活动的目标是契合的。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书院制“学生微社团”为新型朋辈教育在学生中良性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载体。在社团活动与社团文化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典型,朋辈引路,吸引青年学生参与其中。

3 书院制视角下“学生微社团”育人模式的探索

高校社团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繁荣校园文化的第二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壮大,充分发挥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哈工大(威海)书院制管理模式以学生宿舍为重心,采用“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积极开展书院建设,宿舍教育在书院制管理模式推行使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微社团”立足书院,以其独有的功能性、趣味性、多样性、灵活性来吸引书院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来满足心理、文化、生活、社会等需要,独具以下功能:

3.1突出重点,凸显学生公寓教育重要性

书院制管理模式以学生公寓为重心,以学生公寓为载体是哈工大書院建设的一项创新。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生公寓是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环境。“学生微社团”可以借助以学生公寓以及公共空间为主体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方便学生参与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提高实践力、增强理论性的平台。

3.2增强书院感召力,更好呈现“八融合”式哈工大特色书院建设模式

哈工大书院建设一直秉承“以学生为本,以书院为载体,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以社团为主线,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方式,以书院为载体,从而营造一个‘一站式的个性化、共享式学习和自由选择与自由发挥的空间,形成泛在通识教育的平台/第三课堂,实现哈工大学生的求知、增能、成才”,呈现出“八融合”式哈工大特色书院建设模式。“学生微社团”以此为契机,立足书院,以学生公寓为单位,开展“导师带你读经典”“品味书香”下午茶、等丰富多样的小规模社团活动,逐步增强学生对书院制管理模式的认可。

3.3繁荣校园文化,推进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

“学生微社团”较高校中的大型社团、形式更为新颖、灵活。同时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同时,“学生社团是学生凭兴趣自发组织的,它鼓励出怪才、出奇才”。小微社团科创活动的开展立足书院微社团科创俱乐部。作为小微社团,无论是组建、发展、建设探寻等方面,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创新过程。尤其是“学生微社团”在组织上相对独立,可以依据成员的主体意愿自主自愿的开展富有创造力,贴合实际的活动,成员可以自主思考,这种自主性相较于其他大型社团组织,更有益于唤醒和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目前书院制微社团科创俱乐部有“华为俱乐部”“浪潮俱乐部”“百度俱乐部”、等贴近学生专业、增强融合教育的科创俱乐部。

“学生微社团”作为哈工大书院制管理模式下新型朋辈教育的一项有效探索,是牢固校园文化生活主阵地、提高全校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尝试。立足书院,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的载体作用,发挥小微社团的群体效应和育人功能,将新型朋辈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学生的拼搏奋斗热情,最大限度地推动青年学生的创新创造实践,力争在“学生微社团”自身建设上取得长足发展,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上取得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

[2] 陶宏.论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3] 朱建征,齐家.校园文化治理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发展策略[J].学理论,2015,(27):129-130.

[4] 丁晓慧.论大学生活第三空间的构建——以图书馆转型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6,(21):57-58.

猜你喜欢

朋辈教育书院制
试论书院制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重构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党员朋辈教育模式评价体系的构建
论朋辈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与运用
试论社团戏剧活动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