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新体系

2021-05-28陈琴王国成刘念王斌

科教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

陈琴 王国成 刘念 王斌

摘 要 专业认证主要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实施教学活动并进行持续改进。它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是确保专业通过认证的最重要支撑。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明确学业指导中心的职责、重心和内容,强化学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机制,是探索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习特点的学业指导模式, 是当前学生事務管理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专业认证 高等教育质量 发展性学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60

Constructing a New System of Developmental Academic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HEN Qin, WANG Guocheng, LIU Nian, WANG Bi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Abstract The core idea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s: student-centered,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rien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al academic guid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upport to ensure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o build a student-centered developmental academic guidance center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focus and content of the center, and to strengthen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center, is to explore the academic guidance mode in line with students' development needs an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nd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ent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Keyword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developmental academic guidance

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professional programatic accreditation,简称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主要是通过多方合作、多方协调,将专业教育领域及实施进行认证明确,从专业角度来讲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而从教学质量保障及职业发展层面分析,该认证同样具备权威性。[1]

该认证强化其专业性,并将产业纳入主要导向,将学生作为核心基础。将三大基本理念与未来发展就业进行融合,并双重推进。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指出,教育本身不是硬性知识灌输,而是结合学生需求及发展规划,从人入手、从发展入手。将每个学生成长发展作为核心基础。并尊重其思想个性与实际所需,将教育模式向规律发展转型,提倡快乐教学、积极学习。[2]

所以,在相关工作开展中必须以“人”为主,对专业认证主体进行明确,这样才能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体系架构与模式优化。不难看出,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始终将学生纳为主体目标,并对其内在潜能进行挖掘,从思想到行为进行全面跟踪,探寻出一套适合不同学生发展及学习的指导方法。对学生职业技能、知识运用、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巩固及提升。

1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体系介绍

在专业认证体系中,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是较为重要的一环。欧美一流大学的学业指导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公认的专业领域,在组织保障、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制机制。以英国高校学业指导为例:

1.1 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度是英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历史悠久、颇有成效的制度。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方面的发展,提供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提出各种问题,挑战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也提供学习以外的帮助,如就业、发展,同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其他方面的行为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但随着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速,一些学校学生规模的迅速增长造成了导师负责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导师与单个学生见面机会减少。

1.2 学生学业指导中心

英国高校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有的是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存在,有的是作为学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心下面的一个分支机构,还有的是作为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学习辅导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把单纯接受知识的学生转变为具有分析思考能力的研修者,通过强化他们积极的方面来提高热情和建立自尊;教导学生正确的和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发性的学习习慣;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考技能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学习辅导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对一的单独辅导、随访式的快速咨询、学习技巧工作坊、自助式的资源服务。

1.3 学业的跟踪、检查、奖励体系

牛津大学每学期的开学初都有考试,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假期中必须好好学习,这种考试倒逼机制使得学生一直要将学业放在重要的地位;剑桥大学则是在学完一年的所有课程后,在每年6月份的第二周考这一年的全部课程,如果有两门不及格就得离开学校。同时,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会设奖励给学习优秀学生与院士共进午餐。这样的一种考核制度和仪式感很强的午餐制度,也为大学学业支持体系的存在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土壤。

2 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需求分析

2.1 发展性学业指导是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

当下大学生就业局势严峻,发展性学业指导是在就业较为严峻的局势下,从学生潜能与核心素养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与认知,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进行侧重诠释。在对其所学知识进行指导的同时,强化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更是一套更为科学、全面的综合性辅导体系。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18版)中指出,各高校应开展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工作。

将毕业要求及日后职业发展规划作为帮助核心,并对学生在知识学习及实践过程中具体表现进行监督跟踪,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评估。如发现在完成学业中存在困难的学生,应及时进行预警提示。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及问题给予解决方案、优化措施,确保学生可顺利完成学业,并提升成绩。即达到毕业要求。主要工作包括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业咨询、职业发展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服务等。

2.2 强化以学生为核心理念进行学业指导

学生学业指导是基于学生核心上的科学辅导方法,具服务性、功能性特点。相关文件精神中已经指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具有思政教育职责。辅导员需根据国家及党的精神要求组织开展高校思政活动,将思政教育进行互动化与推动性。班主任则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校则从全局角度出发,将学业指导进行覆盖涉及,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覆盖涉及。作用在于保障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学业顺利完成。同时,对学习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较强作用。将传统说教式学习转变自主积极式学习。[3]

2.3 满足当下差异及专业性辅导要求

通过分析后发现当下我国大学生学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差异性、多样化。这就导致在学业指导中必须以差异化方式呈现。在学习方法应用上一定要多元创新。同时,大学生在专业性方面发展也极为迫切。在进行学业指导过程中开展专业化模式也势在必行。[4]例如: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往往会对学习失去信心,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应用上不科学、不合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等。基于此,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化指导尤为重要。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体系构建对不同阶段及差异学生进行多元化指导,主要体现在不同指导方案、施教计划等,从内容细节与课程创新层面入手,对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进行兴趣引导,将厌学情绪转变为学习动力。另外,专业性辅导在于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加深,指导中心会利用图书馆及海量资源,对专业知识进行快速获取,为进一步开展指导教学打下基础。

3 当下高校大学生学业及就业存在主要问题

高校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基地摇篮,其重要性可行而知。在长远发展及改革过程中高校一直担当带头先锋。通过对部分高校进行分析后发现,影响大学生学业及就业问题主要如下:第一,缺乏阶段性学习指导体系,很多学生在高校学习中多为应付性、对付化,缺乏主观学习态度及观念。学习往往成为应付老师及家长行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不利于成绩提升与学业完成。同时,高校也缺少对学生学习阶段性指导,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所遇到问题不清楚,单一的片面教学导致学习成果不明显。第二,校内基础实践及技能提供方面缺乏,大学生必将会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去磨炼。但当下很多高校都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技能交流平台,过度注重校内学习环境建设,忽略就业发展核心主体。第三,不能建立完善的跟踪评估体系,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后就与其失去联系,对学生发展最终不能进行掌握了解,这样无法对学生学业及就业进行有效监督,长此以往下去高校将失去与毕业学生的互动纽带,不利于在校学生学业完成及成绩提升。

4 构建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新体系

4.1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

建设由教务部门主导,学工和人事部门参与的学业辅导中心。中心的指导老师由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比较了解、具备一定的网络教学技能的老师来担任,指导团队的教师专职从事这项工作,教师之间的学科要互补,以解决学生学习指导工作不能围绕毕业要求,学生对于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不了解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各项工作未能建立联系,相互脱节,甚至互相干扰的问题,解决任课教师不能承担学生学习指导的主要责任,仅依靠学生工作队伍,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的问题,达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目标。

同时,将学生纳入指导体系工作范畴,不断深化工作效能。学生管理及指导流程必须从全程性考虑,如学习、生活、实践、就业、发展、反馈等。在教师学科互补方面一定要从学科特点及内涵入手。对诸多问题进行细节性优化,如思政教育课融入多种学科当中。心理健康教育也可融入其他学科当中。教师之间应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样才能互相进步,为指导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4.2 明确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的职责、重心和内容

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的职责是大学阶段以能力培养与提高为主,毕业要求考察全部都是能力项。学业指导中心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帮扶标准线以下的学生,提升至标准线以上,工作内容为活跃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非技术类能力,为每位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首先,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应对当下所辖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而不是大体估计。必须将工作细化、量化,这样才能起到最终工作效果。在大学阶段指导中心可构建实践能力培训基地或专业知识交流会,让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在实践能力培训基地中让学生掌握了解未来社会及职场要求,对所学知识是否可正常运用等进行指导。教师在该过程中一定要从学习与就业双重保重层面出发,指导学生学业与就业的融合衔接,明确知识与技能同步提升的重要意义。其次,在专业知识交流会当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通过知识分享、问题互检、互动交流等,提升学生社会应对及交际技能。最后,在技能知识实践方面,应指导学生从就业及职场工作层面思考,带领学生进入工厂企业、公司等地,现场感受职场氛围与工作环境,让学生预先掌握具体工作流程及应对技巧,并指导将所学知识进行转化,让其得以应用到未来工作中去。因此,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不光是简单的学习监督,更是校内技能提升与职场实践的重要推手,对未来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及核心素养提升尤为关键。

4.3 建立责任-监督-评价-反馈机制

强化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机制,建立责任-监督-评价-反馈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动态成长档案,形成评价与记录。建立班级联络站,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反馈,以解决没有针对学生个体进行跟踪和评估的问题,解决预警机制不完善,与预警机制配套的特殊帮扶措施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解决只是简单的跟踪学生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不足的问题,解决对教师指导工作的要求不够明确,缺乏制度性保障的问题。在该责任-监督-评价-反馈机制建立中也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新体系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学科合理的系统布局。应从整体完善及创新层面出发,对可能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一体化服务机制正是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在大数据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其信息数据真实性,成长档案建立需以动态形式呈现,方便于日后更改与评价记录。在进行班级联络站构建中应从强化联系性入手,对班级各个联系人进行明确,确保日后全员联系的保障功能。毕业跟踪是最为棘手问题之一,在其过程中往往受诸多因素导致跟踪失败,所以建立跟踪机制一定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保证在跟踪过程中个体不会出现中断情况。同时,在对其进行评估中一定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起到评估功效。跟踪与评估不能单从考试成绩入手,需对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跟踪评估,将核心素养及就业技能提升作为重中之重。最后,教师在进行指导工作中一定要明确目标方向,将学生作为目标主体,将学习与就业方向,强化制度保障,为后继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构建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新体系在于转变教育理念及发展方向,将传统等候教育理念进行转变,提升动态及主动教育模式。发展方向则是对学生未来就业及职业规划的全程跟踪,并建立学生档案及资料数据库,在不断更新及评估过程中可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对措施进行沟通指导,帮助在就业过程中战胜困难与完善自己。因此,将发展性学业指导体系作为当下我国高校发展战略基点尤为必要,从我国教育体制全面改革角度分析,完全符合当下专业认证大时代背景需求。

5 结语

专业认证是大势所趋,是我国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也是增强人才培养对专业发展的适应度,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的国际竞争力及国际互认的必要措施。综上所述,通过对构建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新体系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新体系进行阐明,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教学要求,提出具体方法,包括: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明确大学生发展性学业指导中心的职责、重心和内容、建立责任-监督-评价-反馈机制等,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3.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3] 耿睿,詹逸思,等.中國高校学业指导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3-4.

[4]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学业指导中心[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29-130.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专业认证视域下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探索
关于高等学校专业认证的研究综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关于高校工程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的反思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