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环境下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初中歌唱教学实践探究
2021-05-28任明娟
任明娟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以歌曲教学“念故乡”为例,借助“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等智慧课堂环境进行初中歌唱教学实践探索,有效化解教育风险,使得歌唱教学时尚而灵动,同时努力创设有利于意义建构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智慧成长。
关键词 智慧课堂 个性化学习 歌唱教学 念故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58
On the Practice of Sing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Intelligent Classroom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Personalized Learning
——Take the song "Nianxiang" as an example
REN Mingjuan
(East Campus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2250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coronavirus infection pneumonia, taking the teaching of songs as "the hometown" as an example, 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plu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intelligent classroom environment to carry out junior high school singing teaching practice exploration,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educational risk, make singing teaching fashionable and smart, and strive to create a learning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and cooperation. Promote all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wisdom growth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Keywords intelligent classroom; personalized learning; singing teaching; hometown
1創设智慧情境,引领艺术感知
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教师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环境,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发展。
首先要明确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为主,创设智慧情景,努力引领学生对歌曲的审美感知能力。既然如此,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把课前的布置的与“故乡”相关的音乐作品上传到学习空间,先要围绕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念故乡》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自哪里?你关于“故乡”的音乐作品大多都有怎样的特点?你认为这类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是怎样的?演唱形式有哪些?请大家结合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来讨论?为了检查同学们对知识的了解情况,老师通常会在线提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参与的热情很高,积极地回应老师的提问并且把各自的案发送在回答区域;有的同学则主动地向老师和同学们推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思恋故乡”的音乐作品,接着,老师要求同学们对比一下歌曲《念故乡》与同学们课前搜集到的与“思恋故乡”题材的音乐作品之间的异同之处,以此来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其次,面对相同题材音乐作品的不同表现要素,学生感受到音乐在表达思乡之情时音乐语言的特点,即使作品所属的国家不同,作品的体裁、音色、表现形式、和声效果等有所不同,但这些作品表现出的旋律特点、速度、情绪情感等确是相似的,因为只有这样的音乐才能表达这样的思念之情,而这同时也说明了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和统一性。
2设计协作环境,激发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等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活动与他人进行情感的交流、沟通的一个必要的学习过程,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音乐核心素养。歌唱教学不同于纯粹的音乐鉴赏教学,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绪情感,这其中会涉及每个学生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音色、情绪以及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声音的配合所形成的和声效果等多种表现要素。
第一,为了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我就运用了一款叫作“cool edit pro”音乐编辑软件进行教学,它也被称为音频“绘画”程序,也就是所学生使用它可以“画”出自己的声音,让原本抽象的音高、音准、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变得可见、可感、可控。例如,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音准等情况,可以要求学生先各自进行音乐模唱录音,看看自己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是否与原唱契合。当音乐或学生的演唱输入软件之后,声音就会以这样的模样展现出来,此时,你演唱的音准、对节奏的把握、速度的快慢以及情绪的表现都会很直观显现出来,当你的音准、节奏、情绪等出现偏差或不到位的时候,系统就会进行提示,这样演唱者就会进行调整,最终使得自己的演唱达标,正是在不断调整的过程当中,每个学生的歌唱水平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
第二,为了训练同学们的配合能力,组长先要求同学们高低声部分开歌唱,高声部同学在唱的时候,低声部同学仔细聆听并观察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反复调整之后,高声部的同学跟音乐伴奏进行录音,采集出声音样本,同样,低声部的同学再唱的时候,高声部的同学仔细聆听并观察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反复调整之后,低声部的同学跟音乐伴奏进行录音,也采集出声音样本;接着,组长要求高声部边唱边听低声部的录音,既要能控制住自己的音准、节奏、气息、情绪等的同时又要能听到低声部的演唱,要努力与低声部协调一致,同时要求低声部轻声跟唱自己之前的录音,反之亦然。同学互相聆听并指出对方声部需要注意的地方,努力做到两声部之间各种表现要素的平衡与和谐,如此反复训练,同学生都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自己对音乐、对歌唱声音的记忆,最终能够配合其他声部声情并茂地演唱出《念故乡》的旋律;最后,各组成员分别展示自己的协作学习的成果,即现场分组演示合唱《念故乡》,老师同步录音,随后分享给同学们,大家共同对小组演唱进行评价,评选出今天的“明星小组”。
由此可见,这样的歌唱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清晰地感知并能有效控制自己的音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量、情绪表现要素在歌唱过程中的变化,便于学生直观感受音乐并适时调控自己的歌唱状态,以促进其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
3巩固学习成果,鼓励艺术创造
实践创新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歌曲《念故乡》而进行的学习,除了要求学生会唱歌,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相关素材进行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进一步强化与歌曲《念故乡》相关的音乐知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例如:要求同学们拍击下面的节奏,并尝试用这些节奏和1(do)、2(re)、3(mi)、5(sol)、6(la)五个音创作旋律,编创完之后要视唱出旋律,感受音准、节奏及调式的特点,并把作业分享给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修改、评价和提高。
各个小组把创编的乐谱分享给各位同学,在分组展示的时候,有的小组运用“cool edit pro”软件对各自的视唱的声音效果进行了润饰,有的小组還加进了乐器的声音进行色彩对比,有的小组还模仿歌曲《念故乡》的编曲给自己的单旋律配置了简单的二声部,这样就形成了和声效果,使得声音立体、饱满,富有意境;有的小组还给自己的旋律添加了一些装饰音和演唱(奏)记号,如前倚音、上波音、渐强、渐弱、反复记号等,形式多样,极富创意;有的小组还给自己的乐曲配置了富有动感的节奏型,甚至用到了电音伴奏,使得音乐具有了时尚动感等不一样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同学们在分享交流作业的过程中,各组代表先各自评价,然后再互相评价创编乐曲,多听听别人的好的建议,认真标注在自己的乐谱上,接着再各自进行修改,使得创编的乐曲越来越好听。最后,由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创编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同学们对这个音乐编辑软件的功能可能还不是非常了解,有些功能可能还没有用到,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再进一步完善。
4优化评价过程,提升核心素养
评价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注重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过程正是学生不断调整—改进—反思—实践—反思—进步的过程,因此教师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之处,不能简单机械地用“标准答案”或“统一模式”束缚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而是要为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创设情境和空间,例如,演唱歌曲《念故乡》就可以借助音乐表现要素产生多种处理方式;在创编环节,学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不一样的音高、采用不一样的音色、速度、力度、和弦、乐器配置等来产生不一样的音乐色彩和创意效果;要求学生收集以思乡为主题的诗、画、歌、乐曲,互相展示交流,通过这个过程观察学生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包括对各种素材和活动的整合能力、学生对音乐与其他文化,如语言艺术的关系的处理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而获得的动态发展的外显形式。当然,对于有些音乐知识,如学生对音乐表现要素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对学堂乐歌的分辨、对《念故乡》的创作背景、对德沃夏克、李叔同的认知、对歌曲的背唱情况、对乐谱的识读程度等都是可以进行定量评价的,这些内容是学生应该具备和掌握的音乐知识,它们是支撑学生进一步学习、创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教育的核心框架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经验,通过云端课堂、交互社交媒体等教育平台,使学生在模拟现实的情境体验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并能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度发展,给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要注意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就是要探究数字化技术为艺术创造开拓的新领域和表现形式,通过智慧课堂,引导学生借助数字艺术,更好地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艺术之美,表达人文情怀,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借助数字艺术媒体,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艺术的价值观。尽管目前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研究范式,但我会持续关注世界范围内智慧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过创设智慧课堂环境和一个又一个的课堂教学案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等实践活动,探索适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音乐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缓解教育风险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文静.基于“个性化学习手册”的精准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11):84-86.
[3] 蔡宝来.智慧课堂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构架、模型及策略[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2-88.
[4] 胡丽娜.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课堂育人模式探索研究[J].智库时代,2020(4):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