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8安志延

科教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安志延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灵活多样、具有独特结构特征的非线性思维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但能够促进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整合与创新,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与能动性,使其积极尝试并探索适合自身的高效阅读的途径,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55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 Zhiyan

(Gansu Zhenyuan Pingquan Honghe Primary School, Zhenyuan, Gansu 744500)

Abstract Mind mapping is a kind of nonlinear thinking form with pictures and pictures, which is flexible and diverse and has uniqu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achers in reading teaching, but also stimulate students' reading autonomy and initiative, so that they can actively try and explore the efficient way of reading suitable for their own,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ir reading literacy.

Keywords mind mapp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1 在小學语文阅读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必要性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识字任务与阅读量做了明确要求,如果学生沿用传统的机械记忆、被动接受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必然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利用将思维导图引入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猜字谜、找朋友等活动来积累生字词,感受寓学于乐的,对汉字及其背后的传统汉字文化产生兴趣,必将会提高学生的识字率,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从课程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语言积累及审美情感发展的同时,应关注其思维品质的提升,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眼界、优化导学、训练思维等,使其在识图、用图、绘图的过程中体会到高效阅读的魅力。

1.2 可行性

从理论层面来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既是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发展。首先,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应“致力于构建有活力的、开放性的课程”,以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及素养内化,而思维导图对人脑的发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为科学所证实,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其必要的科学理论根据。其次,探索思维导图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路径,以此提高小学生在识字、阅读、练习等方面的学习效率,本质上是对新课改的深入与推进,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精细化研究与影响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基础。

从实践层面来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思维导图通过系统性、建构性、整合性的树状结构,给学生呈现了自主阅读的教学支架,使其朝着自主探究与个性阅读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学生依赖于教学参考资料、教师讲授等被动阅读及碎片化的阅读现状,促进了小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 科学用图,精准组织预习

课堂实践观察表明,教师注重课前预习的组织,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堂的高效生成提供必要准备。因此,科学选取思维导图,并利用思维导图来组织学生预习,使学生在预习环节抓重点,知难点,并能够根据所预习的文本预设“主题”,提炼出相应的知识分支。在这一预习过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会过度依赖教学参考资料,也不会形成额外的学习负担,同时通过精准预习实现高效学习,避免了传统预习中的形式敷衍或生搬硬套。比如,《梅花》的预习指导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多积累生字词,可以给“梅”字加减偏旁,用彩色笔画一枝梅花,树干为“每”,每一朵梅花上各加一个偏旁,形成新字“海”“悔”“侮”等,并组词“海水”“后悔”“侮辱”等,形成树状结构的思维导图,比一比看谁的“梅花树”画的最漂亮,开得花骨朵最多,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2.2 图文比较,加深文本理解

思维导图的类型很多,色彩各异、结构多样、形式缤纷的思维导图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参与及体验,使其感受到深度阅读的乐趣。同时,思维导图是知识内化及思维外化的重要媒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与阅读文本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将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与审美体验表达出来,与同桌或小组成员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再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这样,学生用思维导图展现知识理解与阅读感受的过程,也是其思维逐渐趋于明晰化、具体化、条理化的阶段。教师鼓励学生以口语表述与分享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3 趣味识图,优化课堂导学

“导学”是思维导图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功能的体现,为了使这一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需要将思维导图趣味化设计。相对于抽象的知识结构框架,思维导图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小学生更乐于在趣味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思维导图中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知识形成“精细化加工”与“个性化建构”。对此,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既要提供思维导图以引导学生走进阅读,又要通过趣味化的情境活动的设计,来启迪学生“自主识图”,在全面理解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积累字词、感知文本并理解内涵,形成一系列的“閱读成果”。比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画出思维导图并上台展示,由其中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画,其他学生做小评委,评判画的像不像,有何特点?当其中一人根据提示用简笔画在左列画出梅花、竹叶等图案,在右列画出“小狗”“小鸡”等图时,另一个人需标上相应的生字词,通过“找朋友”的活动方式,根据文本内容将左右内容对应起来并连线,以“ 画 ”的句式写一写,将所写下来的内容读一读,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2.4 巧妙解图,提升思维品质

如果说趣味识图,是教师主导的围绕思维导图所展开的一系列趣味化阅读活动的设计,那么巧妙解图则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与发现,是将其思维与导图碰撞并融合的过程。基于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气质及生活体验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的理解有所差异,他们对思维导图的“解读”也各有侧重,彼此不同。因此,引导学生从“识图”到“解图”,使其在结合个人体验的基础上探讨阅读主题,分享阅读感悟,必然会进一步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对比与联系、拓展与延伸等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他们的思维品质的发展。比如,在《梅花魂》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以“梅花魂”为主题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字词、情感、标题等多个角度走进文本,可以就思维导图的分支“外公爱国”为小主题,从吟诗落泪、珍爱墨梅图、因无法回国而落泪、送“我”墨梅图、送绣着梅花的手绢等角度深入到“思维导图”细节来理解文本,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些素材,如果删去其中之一,对行文效果有何影响?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建构与解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5 自主绘图,推动阅读延伸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最终的阅读效果如何,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对课堂的建构能力等是否得到发展,需要相应的检测与反馈,而课堂检测与课下作业的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分层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如果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自主绘图”的环节,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必将促进学生对读与写、学与思的综合性发展,推动语文阅读课堂的演拓展与延伸。比如,在《荷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词、作者及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荷花的未开、半开、全开的不同状态的美的特点有了具体的感知及把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堂向生活拓展,搜集有关“荷花”的诗词,并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推动学生的阅读拓展与延伸,加深对“荷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3 结束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思维导图,会觉得思维导图比较高深,难免存在抵触心理,对此教师需要巧妙设计,以简单而有趣的思维导图来优化课堂,鼓励学生在自主化用图、趣味化识图、个性化绘图的过程中,加强对生字词的积累与运用,对思维品质的训练与提升,对审美情感的理解与建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融合,能够顺利将文本转化为脉络清晰、结构分明、形式新颖的思维导图,对文本的理解与建构也就更为深刻,其语文阅读素养自然得到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少芳.研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57.

[2] 陈靖敏.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以群文阅读课“奇妙的中心句”为例[J].教育观察,2019,8(15):85-8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