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盂肿瘤患者联合应用电切镜与后腹腔镜的治疗安全性分析

2021-05-28范刚

中外医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电切镜肾盂输尿管

范刚

山东省淄博市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泌尿科,山东淄博 255400

肾盂肿瘤属于泌尿外科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肿瘤疾病,有资料统计[1-2],在尿路上皮肿瘤患者中肾盂肿瘤占比约为5%。现阶段临床治疗肾盂肿瘤的常规方案为传统开放手术,将患者患侧输尿管、肾脏,或是周边膀胱等切除,临床疗效尚可,但因手术创伤性较大,给患者的预后预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探讨更易于患者接受且可促进其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案[3-4]。基于此,该次以2010年7月—2019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4例肾盂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就诊日期的奇偶性与单组32例分组条件,分别归纳为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与观察组(后腹腔镜与电切镜联合手术),以后腹腔镜与电切镜联合手术对照传统开放手术展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64例肾盂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影像学确诊肾盂肿瘤者;②分期为T1~T2期肿瘤者;③本人及(或)家属对该研究知情授权者。排除标准:①健侧肾功能障碍者;②肿瘤向肝脏、肺部等处转移者;③存在后腹腔镜治疗史者;④合并严重的其他脏器、系统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等。该研究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结合患者就诊日期的奇偶性与单组32例分组条件,分别归纳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1例;年龄48~73岁,平均(60.50±12.50)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4例、女8例;年龄47~71岁,平均(59.00±12.00)岁。以两组患者相对应的基线资料数据展开比对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疗法为传统开放手术:常规麻醉、消毒,结合病灶与肿瘤体积,对患者行腰部(肋缘下)切口,逐层分离暴露并游离、结扎近端输尿管,将肾脏切除,输尿管断端置入并缝合在输尿管导管上,插入膀胱,取出肾脏并闭合切口,常规留置引流管;以尿道为通道置入电切镜,基于导管引导,与输尿管口间隔为0.5 cm处,电切并游离输尿管口、输尿管壁间段,暴露膀胱外脂肪组织后停止,常规止血;下腹部做斜向切口,将输尿管下段游离出来,同时取出输尿管导管下段输尿管、局部膀胱组织,常规留置引流管。

观察组疗法为后腹腔镜与电切镜联合手术:常规麻醉、消毒,于肋缘线交汇腋后线处做一切2 cm的纵向切口,分离腹外斜肌腱膜,并置入气囊,气体灌注空气量约为700 mL,气囊扩张5 min后可去除;观察孔、操作孔分别位于患者腋中线髂棘上、腋前线12肋间;取超声刀将肾周筋膜切开,游离肾脏、输尿管,钛夹夹闭并离断输尿管,同时将肾动静脉夹闭,切除肾脏,以标本袋保存;同时以膀胱壁为方向,游离输尿管;输尿管断端与输尿导管缝合,并植入膀胱内;患者调整为膀胱截石体位,以尿道走行为参考置入电切镜,基于输尿导管的引导,与输尿管口间隔为0.5 cm处,电切并游离输尿管口、输尿管壁间段,暴露膀胱外脂肪组织后停止,常规止血;常规留置导尿管,同时将患者腹腔镜切口延长,取出肾脏标本袋;游离输尿管下端,将其连同输尿管导管、局部膀胱组织取出,常规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通气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

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参考指标为血清肌酐、尿素氨。

③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通气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肛门通气时间(d)置管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112.10±42.02 227.38±68.26 186.00±31.13 232.31±41.48 2.03±0.20 3.21±0.74 4.45±1.31 5.42±1.61 10.70±2.10 12.44±3.31 8.136<0.001 5.051<0.001 8.708<0.001 2.644 0.010 2.511 0.015

2.2 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血清肌酐(μmol/L) 尿素氨(mmol/L)观察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58.78±1.22 68.42±2.34 2.99±1.05 8.38±2.14 20.664<0.001 12.791<0.001

2.3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与对照组的3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3 讨论

肾盂肿瘤属于尿路上皮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群体,且年龄越高发病风险性越大[5-6]。查阅既往临床研究资料可以发现[7-8],治疗需结合患者肿瘤分期、分级采取适应的干预方案,其中应用价值相对较为可靠的便是传统开放手术,但该术式需要将患者患侧的输尿管、肾脏、临近膀胱组织完全切除,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不利于其实现早期康复。此外,对患者的机体耐受性也有较高的要求,临床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该次为探讨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以该院收治的64例肾盂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后腹腔镜与电切镜联合手术对照传统开放手术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112.10±42.02)mL、手术时间(186.00±31.13)min、肛门通气时间(2.03±0.20)d、置管时间(4.45±1.31)d、住院时间(10.70±2.10)d、血清肌酐(58.78±1.22)μmol/L、尿素氨(2.99±1.05)mmol/L水平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低于与对照组的31.25%(P<0.05)。这与陈永哲[9]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112.21±42.22)mL、手术时间(186.21±31.24)min优于对照组(P<0.05),基本一致。可见联合后腹腔镜与电切镜手术治疗肾盂肿瘤,在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原因分析,传统开放手术需要较大切口方可将患者患侧输尿管切除,即使借助电切镜,让需要另行切口将其取出,对患者机体的创伤性较大;而联合应用后腹腔镜与电切镜,术中制作3个小孔即可,在取出标本时只需要将切口适当延长,相对而言对患者机体的创伤较小[10-11];此外,由于该治疗方案的创伤性较低,且操作时间相对较短,还能减少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风险性,避免进一步破坏患者机体内环境,所以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还能促进肛门通气,减少置管时间,在帮助患者恢复肾功能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患者实现早期康复[12]。

综上所述,联合后腹腔镜与电切镜手术治疗肾盂肿瘤,操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保障,在解除患者病症的同时,还能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电切镜肾盂输尿管
等离子电切镜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经电切镜鞘途径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观察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