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2021-05-28王亚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电工微课教学模式

王亚男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0021)

1 “互联网+”教学方法概述

国务院在2015年7月4日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随着“互联网+行动”方法的提及以及持续进步,互联网越来越显著地影响以往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模式[1]。以往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重点应用实验法、多媒体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因为不具备理想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有选择、综合、实时地学习,较易导致学习方法不灵活、信息滞后、知识不系统等一系列不足之处,难以使既“专”又“红”的素质培养目标实现。为了应对这一系列情况,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互联网+”教学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新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现状特色在于综合性、直观性、形象化等。近年来,持续出现一系列新的“互联网+”教学方法、模式、理论等,其中的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都是一部分主导教学模式[2]。

1.1 慕课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所谓的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其属于近年来全球领域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学习资源的特点在于免费、自主、开放,因而变成高校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哈佛大学在2012年5月2日跟麻省理工学院协作,将“edx”(在线课程)提供给全世界的教师跟学生。Daphne Koller 与Andrew Ng(斯坦福大学教授)建立了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清华和北大在2013年5月加入edx 中; 复旦和上海交大在2013年7月加入Coursera 中;清华、北大、复旦等多家高校协同建立和推出了“在线开放课程”。清华大学在2013年10月正式推出了第一个 “学堂在线”(中文慕课平台)。

1.2 微课

David Penrose(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在2008年提出了微课(Micro.Courses)的概念。微课建立了发现知识的平台,学生不受时空的制约,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有目的性、自由地学习。

英国在2004年7月将教师电视微课频道启动,一个节目视频为15 分钟的长度,其内容囊括了该国幼儿园以及中小学的课程,受到了广泛肯定。

作为一种微课模型,BOPPPS 模型是加拿大培训教师技能中普遍应用的原则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缺陷。其结合学生持续专注力的时间,拆分教学内容为很多单独的小单元,各个小单元的核心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建构了六要素,即Bridge—in(引言)、Objective(教学目标)、re—assessment (前侧)、Post—assessment(后侧)、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互动教学),以及Summary(总结)。此模型将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效工具及实践流程提供给互联网教学课堂。

亚伦·萨姆斯和乔纳森·伯尔曼这两位高中化学教师(美国科罗拉多州)提出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其属于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教学方法。为了解决一部分学生耽误上课的情况,他们自2007年开始结合录屏软件制作视频课,且在互联网投放,便于学生学习,布置训练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在上课之前独立完成; 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完成训练题的现状,有目的性地答疑解惑,从而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技术课,“电工与电子技术I” 也是之后培养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兴趣的关键课程。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需持续创新和保持先进性[3-4]。以上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方法得以实现的保障在于互联网技术,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新教学方法的互相影响,能够推动“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2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2.1 服务于教学的网络化平台架构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的关键硬件支持是网络化教学平台。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如图1 所示,能够结合Tomcat 服务器(APACHE 公司的)充当Web 服务器,以及应用Web logic 服务器(BEA 公司的)充当应用服务器;在网络架构方面能够结合以太网实现通信,在分布式知识信息云教育平台中建构中应用底层数据库Oracle 以及基于JBuilder 下开发平台。在个性学习、移动学习、交互双向学习、网络教育资源中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实现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了处理IPv4(上一代互联网协议)存在的服务质量低、路由速度慢、缺少地址资源等问题,分析了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在线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建构指标和执行规划。“互联网+”“电工与电子技术I”的教学软件支持在于以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而学习管理、教学方案、实验实践、录播课程、微课堂、自学辅导、系统管理、历史案例、课程测试等都是应用程序模块。其中,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应用程序架构如图2 所示,开发这一系列应用程度模块需渗透“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的根基在于针对教学应用服务的网络化平台软件和硬件,这好比建构了一个平台,然后应建设“电工与电子技术I”的课程内容,而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 教学能够成功与否主要在于建设课程内容该项工作的质量[5]。

图1 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教学平台

图2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应用程序架构

2.2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根据“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法的应用特色,由下面5 点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2.2.1 “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体系应体现在自主选择的“互联网+”教学模块中

(1)不管是微课,还是慕课,都应经历一些必要的环节,如设计选题、策划方案、拍摄课程、完善等。其中,第一要务在于组合“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为主题教学单元,这样一来,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透明,而且使教学过程的整体灵活性提升。

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能够划分“电工与电子技术I”为安全用电、三相交流电路、电路分析基层、变压器和磁路、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这几个主题模块。

(2)尽量结合BOPPPS 模型制作“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一系列子项目的录播视频。根据BOPPPS 模型的标准,能够拆分一节课程的内容为3 个单元组成部分,其中各个单元由“引言”至“总结”都属于一个完善的“起承转合”布局,正好跟一节微课相对应。并且,有效地发挥互联网具备庞大信息资源的优势作用,设计了跟国内外前沿技术相接近的电工电子技术培养方案。

(3)在形式上结合互联网工具价值的体现,设计了“电工与电子技术I”慕课,将在线教育服务平台提供给学生。并且,其他教学工作者也能够完善或共享“电工与电子技术I”的相关内容。

(4)跟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开放资源平台相链接,这很好地完善了“电工与电子技术I”课缺少双语教师的缺陷。

2.2.2 提倡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的微课和翻转课堂新教学技术或方法

以往的讲解式教学模式面临非常多的不足之处。

(1)不可以灵活组织时间。

(2)教学时间和精力受限,教学规划一成不变。

(3)不可“回头”翻阅或赏析。

(4)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性,一些学生要求“加速”,一些学生要求“放慢”,都难以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5)终身教育服务难以实现,特别是异时、异地等。

上述不足能够结合微课与翻转课堂完善。对于“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而言,能够设计科学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预习,大体熟悉教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且有效地渗透一系列模块的内容,最后结合课内和课外训练的方式夯实教学内容。为此,微课制作也属于一种可操作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新方法或新技术,学生能够结合手机听课。

2.2.3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一是当前电工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例如,对于输送变电技术来讲,其由高中物理电学一直到大部分的电工学教材,都讲解为一种输电模式——“升压一输送一降压”,然而实际中大都采取逆变输电技术——“交流一直流一交流”。二是课堂教学时空的制约造成教学知识量缺少丰富性。为此,倘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缺乏,那么较易导致思想的因循守旧,要么是失去学习电工技术的热情。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2.2.4 建构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案例库

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一部分案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技能、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5-6]。例如,一名毕业生碰到了非常怪异的一件事情:电机分明无故障,然而跟交流电源接通却难以顺利运行; 之后他移动电机至一个跟电源插座靠近的位置做实验,结果电机可以顺利运行了。这是因为他应用大概100 米的绞线制作了电机电源线,其阻抗压降增加,电机获取的电源比额定电压低,因此难以顺利工作。诸如这样真实的电工案例,真正能够变成案例库的一个优秀案例。

3 结语

在互联网组成的资源池中分布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法,学生结合客户端系统即可根据自身的个性化要求取得软件和知识服务,为此,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法属于互联网技术对“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或创新。文章分析了一部分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总之,基于“互联网+”的“电工与电子技术I”教学需时刻保持先进性,且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创新、探索、优化。

猜你喜欢

电工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特变电工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