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学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21-05-28曹春燕沈惟秀李中华
文/曹春燕 沈惟秀 李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也一直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已经有220多万家农民合作社,按照一家合作社配备一名大学生的标准,我国农民合作社至少需要220多万名大学生,但是目前合作社人才缺口巨大。伴随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意识、合作社知识、合作社学历教育滞后的影响日益明显,开展专门的合作社学历教育,构建我国合作社学历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一、合作社学历教育的发展经历起起落落
历史上,我国一些高等农业院校和财经院校曾经开设过合作社专业,但是中间停顿了一二十年,很长时间内处于断层状态。与合作社专业相近的专业——合作经济专业,在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科目录》中作为增设专业,招生属性为试办,在1993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文件的通知》中确定为正式招生。1998年,合作经济专业在教育部的大专业目录中被撤掉,虽然之后在少数高等院校还保留着合作经济专业的招生,但是其仍属于经济学科,与合作社的学历教育并不完全相符。
2008年3月,我国首家合作社学院在青岛农业大学揭牌成立,它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在高校设置的专门培养合作社高级人才的综合性二级学院,是融教学、科研、培训、推广、实践指导、政策咨询、合作交流、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教学单位,它的成立弥补了国内合作社高等教育的空白。同年8月,青岛农业大学面向全校开设农民合作社专业课程,2010年之后,依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立合作经济方向,之后又增设了合作金融和合作营销方向,在2014年又率先开设了合作经济管理硕士点并招生,逐步开展系统的合作社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截至2020年7月,累计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1000余名。除此之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招收“合作经济方向”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也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合作经济方面的课程,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等。可以说,我国合作社学历教育从无到有,展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合作社学历教育取得一定实践成果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建院以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拥有专业教师60余名,聘请兼职教师50余名,本科专业达5个,所有专业都开设合作经济学概论课程。依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的合作经济等三个培养方向,已经形成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教案和教材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强调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的合理搭配;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搭配。主干课程是合作经济学概论、合作社管理学、合作社营销学,主要课程有合作社与发展、合作社会计学、合作金融学、合作社组织学、合作社法学、合作社审计学、合作社历史与文化、合作社流通学、合作社资产评估、比较合作经济、合作政策学、合作经济经典文献选读、合作社案例研究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合作经济学专业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22周,并达到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从2014年开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合作社三大方向已培育7届本科毕业生,累计培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1060名。在1060名毕业生中,10%左右的学生考上了研究生,3%左右的学生考上了公务员、选调生,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到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企业等单位工作。例如,2015届毕业生徐仰蕊毕业后回到沂蒙老家,领办了沂水县蕊雨粮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徐仰蕊说开办合作社并不是一时兴起而为,而是经过4年的知识沉淀、社会实践调研,深思熟虑后决定的。合作社作为一种以优化成员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企业形式,是一个满足成员经济、社会和文化多方面共同需求和渴望的自治组织,这符合她的价值理念。除毕业生之外,在校的大学生也积极投身合作社事业,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去合作社实习,将合作社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对合作社的建设、运营流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到农村协助农民创办合作社、管理运营合作社。除去合作社实习,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还专门成立了调研分队,每年赴山东各地、陕西、新疆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与理事长进行深度交流,充分了解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加深对合作社的认知。
三、合作社学历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
1.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教育是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想合作社学历教育得到发展,首先要有合作社专业的招生。1998年,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等文件的通知》中,合作经济专业在本科目录中没有出现。直到今天,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在700多个专业中并没有“合作社”或“合作经济”专业,与之最相近的专业是管理学大类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就连合作社教育发展较快的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在本科招生中也仅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内设合作经济、合作金融、合作营销三个方向,合作社的学历教育只能依附在其他相近专业之下,使得合作社学历教育难以突破瓶颈。综观欧美和近邻国家,在合作社发展中都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合作社人才培养体系。美国是以农业高等院校为主导的合作社教育体系。丹麦是包括初等教育,城市学生的预备课程、农业基础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农业连续教育四个层次的体系。韩国已经形成了以农协大学、农协中央教育院和农村生活指导研修院为骨干,以各地教育院、新农民技术大学和农业经营技术支援团为分支的教育培训体系。印度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合作社教育培训网络。对比这些国家,我们在合作社学历教育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国家缺乏对合作社教育工作的政策。政府重视是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例如,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旨在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近些年,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得大学生村官有留村任职工作、择优考录公务员、扶持自主创业发展、引导另行择业、支持继续学习深造等“五条出路”。对比大学生村官政策,农民合作社学历教育的扶持政策几乎为零。从合作社的学历教育现状和相关就业情况来看,政府尚缺少对合作社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尚未出台关于合作社人才教育和就业的文件,也没有“农村引进合作社人才”专项计划等措施,导致无法吸引高校毕业生服务和投身于农民合作社事业,而合作社人才是聚焦农村难点、痛点的专项人才,国家理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3.合作社教育偏重短期、应急的培训。除少数高等院校开办了与合作社相关的专业之外,农民合作社的短期培训工作也在广泛地开展着。2008年9月,农业部在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教育中心”,加强对合作组织人才的培养,依托各省市的高等院校和合作社等组织设立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开展农民合作社短期培训业务。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各地也涌现了一些培训机构,旨在针对农民合作社开展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虽然这些短期培训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培训的内容大多以普及类型为主,提升性、系统性、建设性的内容较少,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合作社存在的人才不足问题。
四、合作社学历教育发展还需多方合力推动
1.国家应该支持在专业目录中增加合作社专业。教育部应该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加快增设“合作社管理”或“合作经济”专业的步伐,涉农院校和具备相关师资力量的高校,应该积极整合力量申报并举办合作社专业学历教育,以培养更多专业化、系统化的合作社人才。“合作社管理”或“合作经济”专业的主干课程应该包括合作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乡村振兴理论等,主要课程应包括合作经济学概论、农业合作社论、供销合作社论、消费合作社论、合作金融学、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合作社管理学、合作社法学、市场营销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包括专业综合实习、专业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专业创新与创业实践等。
2.加快启动大学生“社官”计划。建议中组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及民政部等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大学生“社官”指导文件,地方政府、各部门尽快制定计划实施细则,各省(区、市)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社官”选聘考试,确定发布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组织考察等程序,“社官”的待遇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保障和承担,待服务期满,参考大学生村官,设置流动政策,在留村任职、考取公务员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定期举行大学生“社官”论坛,邀请中央有关领导、“三农”相关专家、优秀大学生社官代表参加,举行“十佳大学生社官”评选活动。
3.推动院校开展系统的合作社学历教育。建议尽快完善我国合作社教育层次,丰富合作社人才的培养体系,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培养合作社服务人才、以本科为基础培养合作社管理人才、以硕博为基础培养合作社研究型人才。职业院校开办合作社专业,培养方向应该侧重于合作社实务,在教学方法中注重学生合作社服务能力的培养,增加社会实践、合作社调研、合作社实习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了解农民的生活环境,熟悉合作社的运营流程。培养以本科为基础的合作社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具体应该分为合作经济、合作营销、合作金融等方向,为合作社储备管理、财务和营销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可通过讲座授课、案例分析、实地调研与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合作社创办、运行、管理、指导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社领导力、决策力。培养以硕博为基础的合作社研究型人才,积极阅读相关文献,关注其他国家先进的合作社做法,及时了解合作社领域的前沿动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而为我国合作社理论发展和政策创设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