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2021-05-26季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网络环境信息技术

季敏

本文为2020年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0X50113

摘要:本文基于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了解,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特点,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课堂导学、项目活动模式和注重信息反馈等有效优化措施,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与网络环境的高效融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高中教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2-0126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环节中。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其是提高学生信息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根据实际情况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高中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其向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在发挥学生对信息技能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能切实提高其认知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教师需要在课程设計时积极融入实践环节,才能切实突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其二,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其还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特点,帮助学生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相应地,还具有交互性特点,通过采用可视化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促使人机交互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还能给交互式学习创造可行条件,切实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以及专业技术高效掌握的目的[1]。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措施

1.做好课堂导学,提高学习质量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选择,通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在导学模式深入开展过程中,必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并在课前将相关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学课程顺利有序开展提供有效保障。首先,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差异性设定学习目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需要对教学辅助材料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和选择,将学习资源整合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教师需要在网络信息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有效解决,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最后,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总结评价,通过网络系统能够快速找出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同时还能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自动检测和评价,在节约学习时间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项目活动模式,深化学习内容

教师需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基准,对教学内容进行阶段性任务划分,以教学任务为核心,在教师的引领及任务推动下,在网络上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主动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切实达到教学目标。

其一,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在明确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网络实践操作任务进行针对性设置,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将学习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比如操作步骤讲解微课、软件下载链接等。其二,教师需要信息交流平台,学生能够在平台上提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线进行有效解决和指导,同时平台还具有开放性特征,能够有效地解决其他学生的同一问题。其三,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地演示任务的操作流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网络探索和浏览。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对任务完成时间进行有效预设,并让学生进行作品上传。教师可对其进行学习结果评价,促使学生在进行作品欣赏时,积极吸取相关经验,有助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3.注重信息反馈,提升教学效率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注重反馈信息的有效收集,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络电子教室、增加屏幕广播和网上监视功能等措施,进一步实现交互式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除此之外,在网络环境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还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和共享性特点,因此,教师需要对网络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收集,能够保障其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此为依据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调整。

教师想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有效了解,可通过完善网络平台的系统功能加以实现。比如添加知识实践考试和作业模块,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有效考查和检测,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对学习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及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系统构建及信息反馈,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实时了解和掌握,便于自身对教学模式和进度的合理调整。教师还要注重网络教学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对教学实践课堂进行实时监管,有利于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真正价值。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加大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力度,是满足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韦玲.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4).

[2]熊辛.论网络环境下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4).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第七中学134100)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网络环境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