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德育的路径分析

2021-05-26黄建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园

黄建丹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点,因此此时期的知识、德育、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教育不但决定着孩子的发展起点高度,也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除去正常的知识教学以外,对于幼儿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德育的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园;德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2-0118

对于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来讲,幼儿自身的成长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命运,因此,当前教师和家长需要从幼儿园教育抓起,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幼儿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火炬来进行传递,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为中国未来新时代的建设储备新鲜力量,推动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而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将其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利用时间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德育的意义分析

当前国家和社会大力发展与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让其在全社会更多的群体中落地生根,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幼儿园德育过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能够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广泛的认同。受新课改推行的影响,要想更好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就需要从娃娃抓起,将其融合在幼儿园的德育过程中,提高幼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能力,从而达到价值观能够从幼儿时期贯穿到大学时期的普遍性。其次,核心主义价值观在幼儿园德育中的融合利于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影响学生从小到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其不会过于明显地在孩子日常生活中体现,但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思想等。而扭曲的价值观则会逐渐摧毁孩子的意志,从而严重阻碍孩子自身的发展。再加之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中存在着多样化的思潮和价值观念,其中包括国内国外、正确错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而幼儿本身并没有丝毫的是非辨别能力,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的德育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日常课堂德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不但是幼儿接受和掌握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组织开展德育的重要环境之一,在课堂中,幼儿会表现出与在户外活动场所不一样的情绪,而教师也能利用好幼儿的这一情绪完成德育内容的输出,帮助幼儿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品质。在传统的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德育大多都是以实例或者教材内容开展的。教师的讲解以及教材内容都没有体现出关于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内容,这一现象导致了幼儿无法在课堂中及时获取到关于核心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内容。因此在当前幼儿园德育过程中,首先从教师的教学方案开始,就需要加入一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此来让其能够充分融入课堂环境,对幼儿的德育接受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教师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编写在德育教材中。自主制定教材内容,根据幼儿当前的学习程度来确定教材内容,从而让幼儿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德育融合的体会。

例如,在重阳节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温暖重阳节”的活动,邀请幼儿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幼儿园过节,期间鼓励幼儿亲手为亲人写一句祝福语,并设置“动一动”环节,引导幼儿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捏捏腿,让幼儿能够在这些环节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孝文化”的视频,让幼儿能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尊敬老人、树立起尊老爱幼的思想,从而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的融合。

三、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进行不同的融合教学

幼儿园分为小、中、大班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幼儿其自身的年龄和理解是存在一定显著差异的。如果教师利用相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德育的融合,则会影响不同层次幼儿自身的学习体验,甚至还可能会加重低层次幼儿对于德育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以及降低高层次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严重阻碍幼儿的整体均衡发展。德育一直是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个学生阶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践行决定着幼儿的发展上限、品行、言行举止等,是影响幼儿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基于“从小抓起”的原则,当前在大部分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开始重视起对于幼儿的德育,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幼儿在此阶段完成自身更好的发展。

例如,针对小班的幼儿,大多是刚步入幼儿园环境的小朋友,对陌生的环境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每天在家长来接送小朋友的时候与家长完成一次击掌过程,让幼儿能够逐渐将自身对家长的情感转移到教师身上,强化完自身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就可以将每天与家长的击掌转化为与幼儿之间的对话,如“明天见、再见”等礼貌用语,优化幼儿的思想品德。针对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其共同接受德育知识的传输,并开展“你我他”的小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以此来强化幼儿的平等、友善等价值观。

四、总结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德育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作用,最终达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琼.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策略[J].教育观察,2021(4).

[2]宋娜.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德育工作的启示[J].吕梁学院学报,2020(6).

[3]彭凤.“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德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0(7).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區第十五幼儿园325000)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