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1-05-25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骨性电针炎性

王 禹

( 沈阳市骨科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44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基础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膝关节上下楼梯痛、膝盖肿痛、立行坐起膝部疼痛不适等为主要表现,同时还会部分患者膝关节还会出现弹响、积液、肿胀等,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膝关节出现畸形、残疾,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步,使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往临床在其的治疗中,主要以针灸、康复治疗为主,且针灸手法较多,如温针灸、电针等,如何选择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目前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2]。因此,本次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用温针灸与电针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取70例患者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5例、电针治疗)与观察组(35例,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在44-78年之间,平均年龄(61.57±10.69)岁,病程在0.3-10.0年,平均病程(5.14±2.08)年;其中单膝、双膝各16例、19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在45-77年之间,平均年龄(61.07±11.02)岁,病程在0.4-10.5年,平均病程(5.38±2.17)年;其中单膝、双膝各17例、18例。对比临床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已通过并批准。诊断标准:参照风湿病学会指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相关检查(X线结果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骨赘形成)确诊[3]。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1个月内多数时间均出现膝关节疼痛,且出现骨摩擦音、晨僵等症状;年龄超过38岁者;X线片检查结果为骨性肥大者;研究前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不正常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过敏体质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有过关节镜治疗或是手术治疗史者;近4周有过激素治疗者;合并骨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关节损伤等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方法: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选4组穴位,以2个穴位为1组,即:犊鼻穴与委中穴、内膜眼穴与外膝眼穴;阳陵泉穴与足三里穴、血海穴与鹤顶穴。用针对以上穴位进行刺针,之后,连接好电针仪,调节时采取疏密波形式,以患者感到舒适为佳,治疗半小时,完成后即可取针。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应用常规针刺,得气后,将艾条剪为1.5cm左右的长度,用粗大锐器于其中一端扎孔,点燃后,将针尾的艾条点燃,每次2壮,等艾柱燃尽后,再将针取出。

3 观察指标:对比炎性因子水平、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及僵硬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炎性因子指标: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ɑ,抽取外周血,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测。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JOA量表进行评价,即包括上下楼梯(25分)、步行(30分)、肿胀(10分)、屈曲角度(35分)进行评价,百分制,分数越高越好。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X线检查结果为正常即为显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恢复,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减轻即显有效;症状与体征、疼痛感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且病情加重为无效[4]。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5 结果

5.1 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5.2 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5.3 2组膝关节疼痛及僵硬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观察组的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及僵硬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膝关节疼痛及僵硬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5.4 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24例、10例、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18例、10例、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病,临床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其中原发型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关节受到异常变化或是自由基出现变化,再加上患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所致。对于继发性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讲,其是因不良活动、运动引起的,如扭伤、韧带拉伤等。同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出现也会累及于患者膝关节软骨下骨质、软骨、韧带等,从而诱发关节软骨出现损伤、硬化、变性等,因此,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上,可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以此来提高临床疗效[5]。

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胃痹范围,因风寒湿胶结所制,当风、寒、湿三气杂至,进入肌肤膝理,注于经络关节,影响气血的运行。故在治疗中,通过电针、温针灸治疗,从发病机制入手,舒经活络、调节气血,以此来改善疼痛感。但2种治疗方法不同,效果不同[6]。本研究主要针对电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进行对比。电针治疗时,通过对各穴位进行针刺,发挥止痛、改善局部气血效果;足三穴可以改善气血不足,阳陵泉穴能配合三里穴提高调节效果,鹤顶穴可以去除湿,外膝眼穴、季中穴可改善膝关节不利。而温针灸是通过温针热量,集中对组织渗入,发挥抗寒邪效果,改善气血运行,对去除湿、风具有显著的效果[7];同时,温针灸通过集中热量高度,可以直接将热传递于组织深处,向周围扩散,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的同时消除炎性水肿,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8]。由此可知,温针灸治疗效果更优于电针,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性电针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