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故都的秋》的文本建构方式

2021-05-24叶荣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文本解读语文教学

叶荣

摘 要 郁达夫《故都的秋》自入选中学课本以来,解读的文章可谓多如牛毛。但据郁达夫之子郁飞回忆说,《故都的秋》为急就章,急就章凭何而成,就成为我们探究文本的一个重要切入口,笔者结合郁达夫的古诗文修养,对《故都的秋》的文本建构方式和独特的审美特点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言建构;文本解读;以诗为文;以悲为美

关于《故都的秋》,郁达夫之子郁飞回忆:“1934年7月杭州酷热,父亲和母亲便带了才六七岁的我上青岛去住了一个月,随后又去当时的故都北平。在他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还是编者的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急就之章能写得这样隽永而有情致,就不能不靠平日的功夫,即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了。”

郁达夫七岁时进入私塾,“九岁题诗四座惊,阿连少小便聪明”(《自述诗》)。学界公认,郁达夫是旧体诗写得最好的现代作家。郁达夫受旧体诗的影响很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伴随着郁达夫的一生,传统士大夫的文学理想、人格趋向、思维方式等,对郁达夫的为人与为文有很大的影响。

就为文而言,《故都的秋》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

文章中间主体部分,郁达夫采用了以诗为文的文本建构方式。“以诗为文”的想法来自苏东坡的“以诗为词”,陈师道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其中,对韩愈和苏轼的创作特点总结及其准确,郁达夫恐怕也深得此道。比如文章第三段:“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种语言建构方式其实是来自于古典诗歌的意象组合(列锦),犹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采用意象组合,吸取的是传统语言建构方式。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般说“天空蔚蓝,大地的碧绿”。碧绿,清澈明亮,晶莹通透。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后来泛指天上(天空)。此处碧绿即碧落,指天空,意为天高气爽,同样体现郁达夫的传统文人情怀,表明其深受古文化的影响。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一句或许让你想起晏几道的《更漏子·柳丝长》:“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流莺三两声”,语言清丽,感情深挚,表达情感直率。以郁达夫的诗词积累,他望着碧绿的天空,恐怕会想到这一句,并将其进行白话文改造。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细数日光,是否让你想起这首词:“绿窗春睡起常迟,绣罢鸳鸯听子观。斜倚睡屏间怅望,慷临莺镜独支颐。工馀彩线日空永,愁伴珊瑚梦已过。细数目前花落尽,伤心都付不言时”(闺情四首·倦绣·张玉孃),春花落尽夏去秋来,想起故都,相思未央。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几句让人想起中国古画的风韵,竹篱生秋草,幽淡且冷逸,国画花鸟艺术作品的常见题材。

至于文章的第三四段,我以为其文本建构来自于白居易的《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论起北平故都风貌,离不了“古槐、紫藤、四合院”,其中,槐树,在北京人的情感里,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排排浅白带着微绿的槐花,掩映在浓密的绿叶中间,风过,小小槐花,纷落如雨,街头巷尾,朝暮之间,这是老北京记忆里最美的画面。白居易描写槐花的诗句颇多,以郁达夫的古诗功底,想来应耳熟能详,借之以建构文本,亦是写作急就章的应有之举。

至于“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的审美观念,我以为与日本的庭院装修风格有关。日本的园林景观,枯山庭院,静谧深邃,细细耙制的白砂石,不就像“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上述景色写出故都的秋的清和静。明代杨慎说:“太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郁达夫的旧体诗水平极高,可以说当时的诗人没有一个比得上他。他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传统诗文反过来影响郁达夫,郁飞说“急就之章能写得这样隽永而有情致,就不能不靠平日的功夫”,郁达夫根据古诗的有关内容,以诗为文,快速构思出本文是极有可能的。

至于“以悲为美”,郁达夫的美学见解为“悲哀之词易工”,“悲哀之感染,比快乐当然来得速而且切”(《炉边独语》)。在文学创作上,郁达夫强调“文学的感伤源于作家主体心灵的感伤”。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对于小品文,郁达夫说:“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的三点。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就谈不上了。”

“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从宋玉开始,中国文人就传承悲秋调子。历代咏秋主题,从杜甫的《秋兴》“听猿实下三声泪”到马致远的《天净沙》“断肠人在天涯”,乃至到林黛玉的“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是把秋愁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但在《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的境界。

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感伤的气质。在《故都的秋》这篇散文里,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忧郁感伤的气质是很明显的。忧郁美是郁达夫一贯的艺术追求。一般人表达对秋的喜爱之情,大多喜欢秋的绚丽色彩、收获成熟,很少喜爱秋的悲凉意味。郁达夫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提出:“把古今的艺术总体积加起来,从中间删去了感伤主义,那么所余的还有一点什么?”正因如此,颓败、感伤在郁达夫的内心世界并无贬义,相反,倒成了审美选择、艺术情感的创作底色。所以,他才把对秋的喜爱之情落在“一椽破屋”“牵牛花的蓝朵”“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等衰败、凋零的景物上。

当下分析文本提倡深度分析,所谓深度分析就是在文本分析中,把潜在的、隐秘的、个人化的写作风格分析出来。了解郁达夫的文化背景及独特的审美特征,或许有助于探寻作家的心灵密码和急就章写作之谜。

[作者通联:贵州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语文教学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