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了个脑洞 千古谜题,黄鼠狼到底吃不吃鸡?

2021-05-23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本草纲目黄鼠狼林先生

俗话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近来有专家表示,背负了几千年“偷鸡贼”恶名的黄鼠狼,其实是被“冤枉”的。What? 一不小心,挖出个千古谜案。不知道黄鼠狼是怎么想的,但听了这个消息的我感觉脑子有点乱。证据在哪里?

抛出证据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黄鼠狼这种生物。黄鼠狼这个名字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提到:“鼬,一名黄鼠狼。又名鼪鼠。又名地猴。”而让黄鼠狼这个名字广泛传播的,恐怕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博物学”著作——《本草纲目>了。《本草纲目》中写道:“按《广雅》,鼠狼即鼬也。此物健于搏鼠及禽畜,又能制蛇虺。”“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赤,其气极臊臭。”可见,黄鼠狼其实就是黄鼬。

黄鼬是哺乳类啮齿目鼠科动物,头稍圆,身体长而腿短,背部毛色赤褐,嘴周围呈白色,胸腹部呈淡黄褐色。体长约30厘米,尾长15-20厘米,常栖息在河谷、土坡、灌木丛以及田间或树下的洞穴中,习惯在夜间活动。在大多数野生食肉动物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减少甚至消亡的时候,黄鼬、树麻雀和德国小蠊(也就是我们的蟑螂君)一同,成为了伴人而生的野生动物。田野、村庄、城市,都可以见到它们金黄色的修长身影。但作为一种进化了千百年的鼬科动物,黄鼬的生物学属性决定了它的主要食物是啮齿动物,而不是家鸡。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著名兽类学家盛和林先生就对黄鼬进行过深入的田野研究,他在科普文章《黄鼬功大过小》中写道:“我们曾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山西、河北等主要产区解剖过4978只黄鼬的胃,发现它们主要吃老鼠、蛙类和昆虫,也吃些蛇、蜥蜴、小杂鱼,甚至蜗牛、蚂蟥、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在食物稀缺时,个别的黄鼬也以带甜味的芦苇根和薯块充饥。在解剖中,仅发现两只黄鼬的胃中残存过家禽,其中一只家禽还是家兔。”

你看,盛和林先生为黄鼠狼平了反,黃鼠狼不但不是“偷鸡贼”,而且是捕鼠的功臣。在农田中,能捕食老鼠的食肉动物不多,黄鼠狼成了老鼠最主要的天敌之一。一只黄鼠狼每天平均需要150克肉食,相当于六只黑线姬鼠。冬天鼠类不繁殖,而黄鼠狼还在大嚼鼠肉,这让老鼠的数量大大下降,这对于控制鼠害起到了很大作用。

由此可以证明,黄鼠狼虽会偷鸡,但极少作案。而黄鼠狼的“弃恶扬善”,则要归功于动物学家盛和林先生。

猜你喜欢

本草纲目黄鼠狼林先生
《本草纲目》享誉欧洲,靠的竟是“博物”
呼我
爱发脾气的黄鼠狼
黄鼠狼放屁厉害吗?
本草纲目
忙碌的莫林先生
吃饭
旧瓶装新酒
樸實無華的老店
《本草纲目》曾经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