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放缩圆模型”微专题为例
2021-05-23林晓琦
林晓琦
(福州高级中学,福建福州 350007)
发展核心素养,倡导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中,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整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运用相关学科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真实具体、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表现的机会。[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将问题情境与所学知识联系的水平。将情境与知识联系过程中,能否把描述情境的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的信息,转化为物理表述,能否从复杂的情境中抓住主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转化为物理问题解决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由于有的学生模型意识不强,建模能力不足,导致在解决难度稍大的新情境和实际问题时,无法正确把握事物本质、构建合适的物理模型。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角度,通过教学设计,选择和确定适宜的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和体悟,促进学生与经验知识的深度互动,主动建构认识,最终转化为学生的素养发展。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逻辑推理、模型建构、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放缩圆模型》微专题为例,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真实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放缩圆模型的建构过程,让学生在反思模型建构中,感悟所用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理解模型适用的条件,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经历模型建构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通过情境问题,将知识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形成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前概念基础上不断探究,进行知识建构。
[问题1]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的O点有一粒子源,能够向外发射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0垂直进入磁场(如图1所示),请画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
[问题2]保持粒子入射方向不变,改变速度大小,请画出速度大小分别为2v0,3v0,4v0,5v0时,粒子的运动轨迹。
设计意图: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由于有的学生缺乏规范作图意识,不重视精准建模,漫无目的地试错,甚至不画粒子的运动轨迹,效率低下,导致遇到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往往不知从何入手。通过有效问题的导引,让学生经历利用尺规,规范作出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过程,感悟确定轨迹圆圆心与半径的方法。以入射速度为v0的粒子运动轨迹为基准,按照比例关系,准确画出其他几个轨迹圆(如图2所示),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意识,引导准确建模。
二、感悟模型特点,理解模型条件
实际问题情境中的有界磁场形状各异,有的学生由于未能真正理解掌握模型本质,反被形状各异的边界所迷惑,导致遇到新情境问题时,无法将其转化为所学的经典物理模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反思模型建构、体悟所用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的过程,就是让他们与正在学习的内容之间进行深度交流,建立一种紧密的灵魂联系。只有这样,事物的本质才会显现,准确理解模型条件。
图1
图2
[问题3]观察、总结轨迹圆和圆心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轨迹圆和圆心分布特点:①轨迹圆内切于入射点;②圆心均分布在入射速度的垂线上;③入射速度增大,轨迹圆半径增大,但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学生在反思感悟中,理解模型条件——入射速度方向一定、大小各异。同时,他们还充分感受到物理模型之美,并给这种模型一个形象的名字——放缩圆。
三、运用变式问题,突出模型本质
通过设置多层次的变式问题,突出其中不变因素,有利于学生形成对问题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深刻理解模型本质。这需要学生清楚问题情境下他们已有的知识,并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运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4]如图3所示,若带电粒子与y轴成θ 角垂直射入匀强磁场后,从y轴射出磁场,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图3
图4
设计意图:从无界磁场变式为直线边界磁场,粒子与边界成一定夹角射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还是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找到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即可求得运动时间。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粒子入射速度多大,只要是从同一边界进、出磁场的,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相等,运动时间也相同。
变式1:若在x=d处存在磁场的右边界(如图4所示),求从右边界射出磁场的粒子入射速度v0的取值范围。
带电粒子入射速度越大,轨迹半径越大,恰好不从右边界射出的临界轨迹的确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鼓励学生多画几条半径不同的运动轨迹,有的从左边界射出磁场,有的从右边界射出磁场。再借助动画模拟(如图5),将抽象的运动过程形象化,让学生具身感受速度越大、半径越大、轨迹圆越来越大的逐渐放大过程,从而确定恰好不从右边界射出的临界轨迹是与右边界相切的(如图5所示)。再利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几何关系解决问题。
图5
变式2:若在y=处存在磁场的上边界(如图6所示),且θ=30°,求从右边界射出的粒子入射速度v0的取值范围。
在变式1的基础上多了一个上边界,需要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只有不从上边界射出的粒子,才有可能从右边界射出磁场,恰好不从上边界射出磁场的临界轨迹(如图7所示),从而确定临界条件。
图6
图7
图8
边界越多,条件设置越多,问题愈加复杂,但知识的本质不变——放缩圆模型。粒子入射速度越小,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越大。当速度小到某个值时,轨迹将与下边界相切,进而发现从左边界射出磁场的粒子。其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最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通过动画模拟,形象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放缩圆模型特点,对模型的认识更加清晰。速度大小各异的相同带电粒子(用不同颜色表示)同时、同方向垂直射入磁场(如图9所示),在磁场中运动相同时间,轨迹对应的圆心角相同;任意时刻,磁场中的各个粒子均分布在以入射点为轴心的同一转轴上。
图9
四、变化问题情境,深化模型本质
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获取信息、选择信息、提取信息、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等认知过程的平台。常见的有界磁场有矩形、三角形、圆形、正六边形等等(如图10所示),学生在解决这些真实具体的问题过程,需要去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形状各异的边界,抓住模型本质——放缩圆模型,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应用。在迁移与应用中,学生将内化的知识外显化,将抽象的经验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即无论磁场边界是何形状,只要符合放缩圆模型条件的,即可将实际问题中的过程转换成对应的物理过程模型,通过分析推理,解决问题。
图10
五、灵活运用模型,解决真实问题
学习需要经历知识的获取、反思、感悟、理解、迁移和应用的过程,在应用中,再次经历建构新的认识、反思、感悟,形成新的思路和方法的螺旋式上升地体验。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保持与真实问题情境的持续互动,促进学生与经验知识的深层次交流,深刻理解事物本质。在理解中尝试应用,在应用中深化理解。
[问题5](2020年全国卷T18)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11中虚线所示,ab为半圆,ac、bd与直径ab共线,ac间的距离等于半圆的半径。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c点垂直于ac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时间为
图11
本题巧妙设置了直线边界与圆形边界相结合的有界磁场问题情境。学生要根据题意“从c点”“垂直于ac”“各种速率”等条件做出分析判断,这是属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放缩圆模型:各种不同速率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周期相同,运动的时间取决于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从直线边界ca或bd飞出磁场的带电粒子,圆心角为π;从半圆区飞出的粒子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更大;设粒子从半圆区的f点射出磁场,则cf与ca的夹角越大,所对应的圆心角也越大(如图12所示);当cf与半圆相切时,粒子偏转的圆心角最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图12
正如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5年遴选和界定核心素养时所明确指出的那样,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化情境时,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3]只有让我们的学生有着丰富的解决真实问题的经历和体悟,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认识本质的多样表现、各种变化。在经历和体悟中,扩展与提升经验,将内化的知识外显化、操作化,将抽象的符号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实现从提高解题能力向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转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