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语文教研员应用好考试评价“指挥棒”

2021-05-23刘荣添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指挥棒教研员命题

刘荣添

(1.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25;2.武平县第三中学,福建武平 364300)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教研工作意见》),对教研员的教研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教研员被称作是“中国教师背后那群神秘的人”[1]。中国部分省市参加PISA考试并取得不菲成绩后,有些国家或组织在探究中国成绩背后的秘密时,发现“中国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教学框架和系统。在最基层,教研组每天都会从事一些教学研究,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教研是一种中国特色,在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2]其实,教研在中国也并非自古以来就有,“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百废待兴,如何迅速改造和建设一支符合新时期需要的教师队伍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为基础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支援的教研系统应运而生。”“在这个系统里,有一支特殊的专业队伍,就是教研员队伍”“他们能够帮助普通的教师变成非常有效率的教师”。[3]这就是教研员的历史使命。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研工作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对教研员任务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教研员特别是一线教研员如何有效的引领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代教研员在引领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尽管教研员和教研体制成为中国教育的特色,然而,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线教研员面临许多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靠“常规”检查、“专项”督查,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研员特别一线教研员,最常做的工作往往是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常规督查,或期末素质教育考评、学校等级考评……面对这些检查督查,教师大多是按文件要求“整理”出检查人员想看的材料,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并不完全一致。而且,这种检查多了,学校应付检查的招术也多了。

其次,依靠上传下达的灌输式培训,难以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外出学习、开会培训是教研员又一项常做之事。教研员常常参加各类培训,常常带回诸如核心素养、深度学习、高阶思维、高效课堂、情境教学等许多新理念、新名词,并且用这些新理念新名词来培训一线教师,试图改变教师的理念和行动,然而结果往往是,一线教师听了觉得高大上,很是认同,纷纷赞许,但一回到课堂还是老样子。

再次,依靠“充分准备”的示范课、公开课,难以推动教与学和方式的转变。听评课本是十分好的一种教研形式,然而教研员到校听课,一线教师上的多是有“准备”的课,是迎合教研员的课。这种课多是为了表演为了讨好,而不是真正的为了教研。在磨课时,也多是为了迎合某些所谓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对课进行所谓的打磨,多是追求教“术”上的华丽与精巧。回到常态课,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并没有产生相应的多大变化,如,新教材使用后,穿新鞋走老路的仍不乏其人。

二、以考试评价指挥棒推进教研是一条宜时的路径

应该说,自1400多年前的隋朝设科考试取土以来,考试指挥棒就开始存在并一直发挥作用。恢复高考后,进入“高考指挥棒”的时代。对于“高考指挥棒”看法,人们褒贬不一。“观点无非是左中右,反对者、赞成者、改良者都有一大批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对“高考指挥棒”责难居多。认为“高考指挥棒误导了基础教育”“是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直接责任者”。[4]

教育进入新时代,我们重提指挥棒,重新认识指挥棒。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开篇就说: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尽管指挥棒曾经备受诟病,但有人认为,“虽然教育评价的‘指挥棒’效应引发了诸多的教育问题,但是教育问题诞生的深层原因是在于人们对教育评价‘指挥棒’的不当使用,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因素。”指挥棒引发的问题不是指挥棒本身的问题,是指挥棒效应异化的结果,是指挥棒使用不当的结果。破解当前教育问题的“钥匙”之一就是要科学运用指挥棒,实现以评促改的初衷。[6]

因此,加强考试命题的研究,发挥指挥棒的引领作用,就成为教研员教研的一个重点。《教研工作意见》要求教研员要“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推动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在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中,把考试“引导教学”作为高考三大核心功能之一。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考命题要“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

考试因其“高利害”属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教研员只要用好考试指挥棒,发挥考试指挥棒的威力,有利于倒逼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过去“教”“学”“评”常常相脱离,出现“三张皮”现象,“教”的不是学生真正想“学”的,“评”(考)的又往往不是课堂上所“教”的、所“学”的。如果“评价先于教学”“让评价引领教学”,就能很好地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此,教学设计要先设计评价,要逆向设计。最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8]不用说高考中考是如此,就是平时的月考、期末考,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社会都高度关注,只要有所变化,无不纷纷快速响应。因此,发挥考试指挥棒的威力,用考试倒逼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推动新课改,是一条宜时的路径。

三、新时代教研员用好考试指挥棒的策略

(一)要研究吃透高考中考评价体系的导向,确保“指挥棒”的方向不偏

首先,教研员使用考试指挥棒,必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站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高举“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之旗。其次,要树立“以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考试,特别是非高考中考的平时考试,其功能不能窄化为“排名”“筛选”“淘汰”,平时考试要引导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此外,还要防止“指挥棒”效应的异化,防止“指挥棒”带来的负面效应,要扭转“唯分数”“分数至上”“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错误导向。

语文学科考试的“指挥棒”要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做题”来检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两大关键能力和语言、文学、文化等必备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指挥棒体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让学生来做事儿”,教师的“教”就成了设置任务、选择资源、提供情境、开展活动,学生的“学”就是运用智慧,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最终,“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会自主、自然地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经验和阅读体验,建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9]

(二)要钻研命题技术提升命题能力,确保“指挥棒”的效力不弱

一线教研员参加高考中考命题的机会相对少,但是命制月考、期末考等平时考试的机会很多。过去命题往往是“剪刀加浆糊”。所以,要用好考试指挥棒,教研员命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研员除了要熟悉本学科考查目标(功能定位)、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外,还要钻研命题技术,要能够亲自命制或组织命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试题。要把高考中考的“引导”功能,通过教研员的命题传递给学生和教师,发挥指挥棒的应有效力。下面是我们命制的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铁生那天去北海看菊花后,感悟到了生命和母爱(《秋天的怀念》);莫怀戚那天散步之后,意识到了肩负的责任(《散步》);莫顿·亨特那天走下悬崖后,明白了只要走一步再走一走,再大的困难也能战胜(《走一步,再走一走》)……

请以“那天后,我”为题,写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

语文试题要以真实、典型、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作为载体,命题指向是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任务。这道题首先体现的是“学科认知情境”,阅读材料均选自七上课文,熟知这些课文的内容、主题以及写法,对完成本次写作任务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写作任务要求“写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体现的是“个人体验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自己”就是个体独特体验与感悟,“经历过的事”可以选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事。

(三)要处理好考试和教学的关系,倒逼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研员要善于用考试来引导教学,撬动课改,倒逼学与教方式变革。比如情境教学问题,因为命题的情境化设计有利于“一核四层四翼”的实现,所以,情境就成了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如果教研员不但能够命制问题情境的试题,而且能解释命题意图,传递命题思想。把命题意图命题思想中蕴含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传递给师生,为了考好试,其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学习方式就会因此产生变革。比如,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这种教与学方式,靠下几个文件,靠检查督促,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师生也总是难以改变的。如果教研员能在命制试题时,以真实的问题情境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靠“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的人考到好成绩,教与学方式就自然会从死记硬背、操练解题到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转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同样是“古诗文默写”题,有两种不同的命题方式,常见的一种是直接要求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上下句。另一种充满创意,且看2020年四川达州的一道“古诗文默写”题:

仔细观察画面,根据提升,完成诗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四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这两种题考查的名句积累看似相同,都是属于古诗文默写(积累),但对教与学来说,“指挥棒”的效应却截然不同。四川达州的这道题仅仅靠死记硬背、机械背诵是无法完成的。这里不但考查了诗词的记忆,还有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还考查了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涉及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等。教研员通过命制这样的题,就能倒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变革。

总之,考试指挥棒就相当于GPS导航仪,其特点就是目标精准,方向明确,路径清晰。过去,一线教研员下校开展教研活动招术多是靠“牵”和“赶”,“牵”着一小部分比较肯学肯钻研的教师朝着新理念新模式艰难前行,再没办法就是用检查督查等强制的方法“赶”着教师往前走,这样的教研效果自然费力而低效。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教研员不仅要“默默站在一线教师的背后”,更要勇立前头,舞动指挥棒,把高考(中考)评价体系顶层设计带到一线,加强命题研究,通过以评促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指挥棒教研员命题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引导大医院走向的“指挥棒”
县级医院改革用好指挥棒
发挥医保指挥棒作用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