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里培养家国情怀
2021-05-23张绍彬
张绍彬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的根本宗旨。 本文引领学生挖掘《辛亥革命》的家国情怀元素,让学生体味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构建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情怀。
关键词: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633.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9-0042
家国情怀是对自己国家拥有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家国情怀在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 但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落实得很不到位,表现为空泛化、口号化、抽象化和形式化。 本文希望挖掘《辛亥革命》一课家国情怀的价值元素,让家国情怀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一、 政治认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政治认同是人们通过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对自身隶属的政治系统的认可赞同和感情依附。 政治认同包括利益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了催生民众政治认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了引领学生挖掘《临时约法》蕴含政治认同观念,体验政治认同的意义。 教学方案设计如下。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言论、集会、宗教信仰、请愿、考试、选举等权利;临时大总统、参议院、法官分别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院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
材料二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 皇帝总揽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军权、财政权等;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集会、结社等权利,均准其自由。
———根据《钦定宪法大纲》改编
设问:
1、与君主专制制度相比,《临时约法》哪些内容会引起民众的共鸣,试从利益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分析。
2、比较《临时约法》和《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 说明了什么问题?
杜维运指出:“历史上林林总总的现象,上自整个学术文化的变迁,下至林泉牧夫樵叟的咏歌,不经过比较,无法看出每一种现象所具有的真正意义。”[1]为达成学生探究和体验隐含在《临时约法》的政治认同意识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采取了比较方法。 一方面学生通过《临时约法》与君主专制制度纵向比较,直观地体验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构建政治认同的智慧。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 横向比较,学生情感世界产生共鸣:资产阶级革命派拥有公天下的情怀,提升民众的政治认同。 而清政府逆时代的私天下的无知,加剧民众与政府对立。 通过历史纵横比较,渗透在《临时约法》的政治认同之甘泉涌现出来。
二、民族认同:提出中华民族观
民族认同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身份确认、认知和情感依附。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颂扬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自豪感, 强调民族感情的神圣性和民族文化的同质性。”[2]面临民族危机, 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被激发出来 。 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各个政治派别对中华民族观念基本达成共识,孙中山先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了引领学生体味并理解孙中山民族观的变迁的原因和意义,我们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材料一 1905 年,孙中山的民族观是“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材料二 民国初期 ,孙中山接受“五族共和”。 “五族共和”就是“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福”。
材料三 1920 年孙中山说“现在说五族共和 ,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恰当。 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 我的意思, 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 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 。”
———材料均出自李帆《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设问:
1、1915 年,孙中山的民族观的特征是什么? 其利弊是什么?
2、民国初年,孙中山的民族观由“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其价值在哪里?
3、1920 年,孙中山的民族观由 “五族共和”到“中华民族”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提出“中华民族”民族观在近代中国的意义在哪里?
周樑楷教授认为,“历史意识其实就是变迁的意识。”[3] 此设计以变迁为视角,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孙中山民族观的变迁的原因的分析,让学生从历史的纵向体察孙中山民族观的流变,即从“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然后到中华民族观,形塑动态地认识历史的思想意识。 同时学生懂得历史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时空,认识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不断流动。 学生在日后思考问题时,能以时间的视角加深对历史的纵向认识。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孙中山民族观变迁意义的感悟,学生理性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观在近代对维护国家统一、形成国民意识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 文化认同:提出三民主义
文化认同既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存有的温情,也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采取扬弃的态度。 钱穆写道“中山思想实在能有贯通中西、融汇古今之大气魄、大眼光。”[4] 孙中山贯通中西、融汇古今之大眼光体现在三民主义中。 通过挖掘三民主义的家国情怀的元素,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存有敬意,对外来文化存有豁达。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如下。
材料一
三民主义中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夷夏之辨”传统观念与近代民族主义“融贯”的产物。 创建民国”则主要是脱胎于西方民权学说,但同时也“融贯”了中国固有的民本思想。 “平均地权”当然是师法亨利·乔治,但同时也与古老的大同思想有渊源关系。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 不但物质上不如人,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上都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1、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何特色?
2、结合材料一,谈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如何贯通中西、融汇古今的?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孙中山和胡适对待中西文化有何不同? 试从文化视角分析影响。
为了将三民主义由抽象的理论化为学生生命的情愫,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一方面通过由易到难设问,让孙中山先生贯通中西、融汇古今的情怀进入学生灵魂;另一方面通过孙中山与胡适文化观的比较,使学生体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同时使学生认清胡适文化观会导致民族悲观主义。 在两种文化观的鉴别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能力,两者相互扶持,相互支撑,才形成一个完美的人。[5]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充分挖掘历史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资源,并将这些道德教育资源活化,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文献背后历史人物安邦治国和济世安民的情怀,继而内化为生命成长的必备品格。
参考文献:
1 杜维运. 史学方法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4.
2 李 帆. 以“中华”为族称 :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认同[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3-66.
3 周樑楷. 历史意识是中思维的方法[ J]. 台湾:思想:历史与现实,2006(2)期:140.
4 钱 穆. 中国思想史[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262.
5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 52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