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课堂生态的优化路径看学习圈构建的价值
2021-05-21王坚
摘要:初中课堂生态的优化需要化应考训练的循环低效为课程蕴涵的内化拓展、化学科教学的单向封闭为课程学习的多向开放、化评价指标的规模取向为科目专长的发展引领、化学困群体的变相忽视为全员发展的平等尊重等路径。构建学习圈、以泛学科学习共同体为推力,在学习科目的关联互动中形成嵌套式环形学习结构,通过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程思想、学科建设与均衡教育等方面的“滚轮”效应,在整体推动初中课程教学体系完善、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与能力、促进均衡教育下个性化课堂品质发展、实现学科建设内涵提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此体现出学习圈对优化初中课堂生态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学习圈;课堂生态;优化路径;课堂品质;学科建设
初中阶段是学生经受首次大规模集中学业测试并由此结果而影响人生方向的时期,无论办学改革如何凸显素质教育,学习成绩依然是决定学生升学和学校质量的首要因素,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堂生态,即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其引导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情感、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的共同表现状态。初中课程相对于小学在数量与难度上的加大,容易在学生三年学习过程中造成差距及其导致的升学分流。虽然这种分流符合目前的中招政策,但我们希望通过课堂生态的优化,尽可能让这种分流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力的基础上更显公平。基于初中学生在思维、心理、认知与实践等层面的特点,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圈的构建,在学生学科学习均衡性的基础上优化课堂生态,实现初中阶段育人质效的整体提升。
一、初中课堂生态的优化路径
(一)化应考训练的循环低效为课程蕴涵的内化拓展
中考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学生升学压力下学习的功利性和教师教学业务钻研上的功利性。如课外补习演化为将初中阶段的学习基本等同于以应对中考为终极目标的应考训练;以学科知识为考点设置的习题训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并且在循环往复中使课程内涵逐渐褪色。
初中阶段是架构学生认识自然与社会的课程体系的重要时期,初中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并向理性思维过渡的思维特征,正与该学段的课程学习要求相吻合,我们应促进学生借助初中各科知识去扩大眼界,在潜移默化中把课程内涵的汲取化作自身融入社会生活的文化养分。教师应处理好应对中考压力和引领学科思维的关系,坚持以课程蕴涵的内化与拓展,引导学生从围绕知识点答题的定势思维中解放出来,由应对中考的重复训练回归指向素养的本真学习,将长期解题训练支配下的实用性课堂,通过生活实践、社会思辨、国际视野的历练,转化为学科素养引领下的内涵发展性课堂。我们应立足学科精神去理性看待循环式应考训练带来的解题能力的提高,从高阶思维品质的目标层面,依托师生对话、主题研讨、项目实践等为表现形式的教学路径,引导思辨型课堂氛围浸润下的学生实现课程思想的内化。
(二)化学科教学的单向封闭为课程学习的多向开放
初中阶段课程数量与难度的增加以及学程的缩短,对各科教师的考验在于如何在限定的课时里用尽可能高的效率实现学生理想成绩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自顾自”教学态势的积重难返,并因裹挟于中考压力下的校际竞争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紧张僵化。单向封闭的学科教学还令学习的跨科互动基本被阻断,由此造成学生思维方式的割裂和学习质量的普通,表现为学生在真实样态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的缺乏。
我们应树立初中课程體系实施的多向互动性观念,建构基于总体学习观的课程一体化教学网络,为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注入其他学科的思想因子和知识链接,用学科的主动关联去打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略显孤立而闭塞的理解环节,帮助学生在树立大学习观的基础上体验知识多维学习的一体化带来的快乐感。各科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知识的项目化学习、理科思维助力文科学习的严谨性、文科思维熏陶理科学习的人文精神等路径,拆除学科间“闭门造车”的藩篱,回归课程学习的开放性特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观念的更新和思维品质的锻造,从而在优化课堂生态中促进各学科自身建设的推进。
(三)化评价指标的规模取向为科目专长的发展引领
作为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首次学业分流,虽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操作的简单与直接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消极因素。目前中考采取的评价方法仍然是终结性考试总分的切割制,这种划分依据让部分学生以专长爱好连线生涯规划的学习,在加大压力的同时也滞缓了原本心仪的兴趣课程的关注度,乃至在精力的消磨中无奈放弃。这种评价指标下的课堂学习,对学生的专长爱好很难形成助推发展的和谐氛围。
学生在兴趣爱好强的科目上学得好、在不喜欢的科目上学得不好的情况普遍性,以及少部分学生能在不喜欢的课程中获得好成绩,归根到底是中考评价压力下的被动使然,这就要求理性解决科目学习喜好度与评价机制限定性之间的矛盾。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需要我们认识到,以各科总成绩比拼为导向的评价指标所树立起的规模取向,应转向基于立德树人宗旨的发展引领性评价,由此树立起助推专长发展和引导生涯规划的发展取向。我们应关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程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在不同领域学习喜好度的影响,鼓励由这种喜好度所滋养的个性化学习意愿,并以初中课程体系在更广阔视野里的丰富与拓展,提供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之路继续行走的平台;既要提醒学生在科目学习上的均衡重视,又要通过适当措施延伸学生兴趣课程的特定喜好。通过这样的做法,由“重规模和效益”的思路引入“重质量和个性”的轨道,从而实现育人目标在显性学业发展与隐性道德成长中的融合。
(四)化学困群体的变相忽视为全员发展的平等尊重
学业成绩分化问题在各学段都有体现,在初中学段则首次因升学压力而深层暴露并引发消极反应。分层教学作为应对成绩分化的常用做法虽已得到较多认同,但其实情况不容乐观。成绩指标压力促使各科教师追求整体效益而难以花费精力去辅导学困生。尽管这不代表教师不关心这类学生,但导致的实际结果是对学困生群体的变相忽视。
我们需要回归教育的本真去重塑课堂生态,树立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班级发展动力的观念,理性看待班级整体成绩和学生个体成绩间的动态关系,把学困生的学习融入其自身的纵向发展系统,将个体学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促进班级与学校整体成绩提升的推进器。各学科组和每位教师应立足每一名学生,化功利主义的学科与班级竞争为提供学生进步空间与机会的全员发展理念,以大课程观视域下的学科教学互动,激发学困群体在不同领域内学习的积极性,让赋予平等尊重的课堂生态,在“慢节奏”的理性追求中铸就学生全员发展的成就感。
二、学习圈的构建在初中课堂生态优化上的价值意义
基于对初中课堂生态优化路径的思考,我们提出学习圈概念,即依托课程之间基于思维理性的关联性,以泛学科学习共同体效应为推力,以学生学识、技能和素养的共同增强为目的,在学习科目的互动中架构而成的嵌套式整体学习环形结构。这种环形结构通过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程思想、学科建设与均衡教育等方面的“滚轮”效应,而体现出对优化初中课堂生态的积极作用。
(一)学科平等性有利于整体推动初中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
学习圈是由初中阶段的十多门学科构成的,每一门学科在环形结构中分别和其他每一环处于环环相扣的联动状态,每一环节之间地位平等,各自对相邻环节产生相应的影响,包括內在要素的借鉴与融合、外在力量的传导与促动、共同效果的生成与扩大等方面。这就意味着在学习圈视域下,初中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是自身能发挥重要作用且能积极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体”,不存在地位上的“高低贵贱”或在考试评价上的“等级差别”。环形结构中某一环节的缺失或者弱化,将会导致整个学习圈在松散的连接中发生效能下降。因此,每一个“学习体”在学习圈里都因其不可或缺性而平等发挥作用,这些作用共同凝聚成初中课程体系的完善,从而在超越单一学科片面性作用的视野里展现出一体化大课程观的深远价值。
我们把学生的所有科目学习视作环环相扣的学习圈,由此带动起所有课程在教学互动中环环相扣的教学圈,这就有意识地把整体联动的视域建构在各科教师的教与所有学生所有科目的学上,而不淡化某一科,这有利于形成对学生过程性学习成效和教师发展性教学效果的更全面的评价,这也正是初中课程教学体系在整体格局上的要求。要提炼学科之美,以学科之美丰润学生心灵。如德育的道德之美,语文的文道之美,数学的思维之美,外语的融合之美,物理的探究之美,化学的变幻之美,生物的生命之美,政治的智慧之美,历史的品鉴之美,地理的和谐之美,体育的健雄之美,音乐的韵律之美,美术的形意之美,等等。以学科平等性彰显学科之美,这种美在学习圈的构建中更能融合为初中课程体系的整体之美,能让各科的课堂生态充盈美的蕴涵。由此展开去思索,学习圈的构建能改进中考机制里根据传统录取思维人为划分学科性质的做法,使所谓“中考科目与非中考科目”抑或“主科与副科”这样有违学科平等性的认识予以更新,这有助于各科教师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拓展课程视域,共同构建初中一体化课程教学平台,从而整体推动初中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
(二)“强弱”科目带动效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与能力
从学习圈层面来看学生的学习,我们认为学生在初中三年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着以各科学习为体系的学习圈,每个特定的学生在基于自身学习能力的学习圈里进行课程学习,相关课程之间形成着围绕学生学习能力而展开的环状联动结构。学习圈存在于每个初中学生由必修课组成的学习领域中,由内因导致的不同学生在不同科目学习上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应尊重差异。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课程学习中有能力强弱之别,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学习中也有能力强弱之分。于是,学习圈的构建在这样普遍存在的状况下就有了积极的作用。发挥好学习圈构建中的“强弱”科目带动效应,无论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是学习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学习圈本身是多门学科比邻而联的相互作用的大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评估自身在不同课程学习上的水平层次或优势劣势,以相对学得较好的“强势”科目为主线,带动学习圈的运作,以相对学得不好的“弱势”科目为突破口,为整体学习注入活力,从而不断夯实并促进自身学习圈的发展。作为学生整体学习进程中的学习圈,这个环形结构里的“强弱”环节因人而异,因科目学习在学生个体身上的效果而定。例如,某些学生文科课程相对强势而理科课程相对弱势(或反之亦然),这些学生就可在自身学习圈里以“强势课程”带动“弱势课程”,让“强势课程”更强,让“弱势课程”取得突破。又如,对其他学生而言,可能学得轻松、成效显著的艺术类课程,对学得困难、效果较差的被列入中考范围的文化类课程,同样能产生情趣爱好助推下的“强弱”带动效应。学习圈视域下的“强弱”科目带动效应可以在即使存在中考压力的情况下,也能让特定学生获得整体学习成绩的进步。
(三)学生本体性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下的个性化课堂品质发展
在学习开始迈向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因不同科目间学习能力的不平衡而形成的学业成绩不理想局面,渐渐在中考选拔的指向下被放大,导致可能在某一方面有学习特长或对某些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中考整体考分决定升学方向的格局下被边缘化,他们在目前中招政策的学习生态里显得弱势而无奈,这种被动式“掉队”消极影响着其生涯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原本可以通过兴趣科目的努力学习获得突破乃至更好发展的学生,却因中考升学选拔的社会“大气候”而造成学习能力和成效的弱化,也容易助长所在学校的办学功利化思想,不利于学校以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以学习圈视域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希望融初中各科教学为引领学生形成和发展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合力,以全科学习整体视角为促进均衡教育目标下个性化课堂品质发展的理念源泉。我们可以学习圈视域下的大课程教学打破单科封闭教学形态,增强学生在科目横向互动中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并纵向提升学生在特定课程学习上的进步幅度,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潜能的应用方向和开发路径,促进学生基于一体化学习平台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情感的升华,彰显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尊重和生命成长的人文关怀。我们应坚持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发展观;坚持知识、能力和素养统一的考试观,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宣传观。人人不同,人人都好,才是教育应有的追求,才是每个孩子应走的道路。构建学习圈在这些理念的落实上能够发挥内在的积极效用。
对不同的学生而言,学习圈的构建表现为融学习兴趣科目和学习障碍科目为一体的个性化组合。在各具特色的环形结构里,既可以是所有列入中考范围的科目组合,也可以是分为三四门科目组合的数个学习圈,比如某些学生的“语文(兴趣科目)—数学(障碍科目)—英语(障碍科目)—物理(兴趣科目)—化学(障碍科目)—政治(障碍科目)—历史(兴趣科目)”学习圈;另一些学生将“语文(障碍科目)—历史(兴趣科目)—英语(兴趣科目)—政治(障碍科目)”和“数学(障碍科目)—化学(兴趣科目)—物理(障碍科目)—生物(兴趣科目)”分别组成学习圈,抑或组成“数学(障碍科目)—信息技术(兴趣科目)—美术(兴趣科目)”和“语文(障碍科目)—音乐(兴趣科目)—历史(兴趣科目)”等类型、大小不一的学习圈。只要这种环形结构里的科目互动能实现学生以兴趣学科对整体学习的调节、促进、帶动等效应,由此引发的学生学习动力与效果的良性循环就将在大课程整体学习的各个课堂上潜滋暗长。基于学生本体性的学习圈构建,有利于促进个性化课堂品质的发展,并由此为均衡教育的更好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四)跨课程共同体理念有利于在更高平台实现学科建设的内涵提升
课堂生态的外在表现映射出学科建设的内在水平,这需要学科内每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与时俱进中共同凝聚为全班学生学习进步的引导力、课程内涵拓展的实施力和学科思想践行的创造力,这些基本是在单一学科框架内依靠特定的类同方式完成的,或许这样做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度是有用的,不过在单一学科范围内无论钻研教材多深、研究题型多细,终究很难在应试主导的课堂教学里走出创新思维的学科建设新路。这需要将单一学科建设扩展为跨课程学科共同体建设,促使不同学科思想之间相互碰撞,在借鉴中汲取与运用,通过单一学科轨道内课程内涵借助其他学科获得的思维启示,实现多视域里的学科蕴涵新拓展。
学习圈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连接着初中各科教学,并通过相关课程互动共融的环形结构的牵引,传递学科思想、课程内涵和知识观念。这种传递不同于单一课程教学中学科本位主导下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而是在各门学科组成的跨课程共同体中的关联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互通或融合,也就是在由学习圈抬升的更高教学平台上把学科建设推进到新高度。比如,在由“语文—数学—物理—政治”构成的学习圈里,语文学科的人文思维与阅读方式不仅挖掘语文课程的蕴涵,还经由学科思想的迁移运用,助推学生将其与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数形结合等数学学科思想融合于数学课程学习中,或者将其与辨证思维、道德与法治思维、家国情怀等政治学科思想融合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抑或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学科思想,通过向语文、政治、历史等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迁移运用,使理化思维与人文精神及社会思辨意识在相互借鉴中形成学习的思维合力。类似这些举措所体现的跨课程共同体理念,引导各科教师立足本学科课程而又超越本学科,以大课程的广阔视域站在更高的课堂教学平台上诠释不断拓展中的学科思想,由此实现学科建设的内涵提升。
初中阶段存在的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易导致影响后续学习乃至生涯发展的问题,让我们看到学习圈的构建在初中课堂生态优化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效能。我们需以全局观念把基于课程特质的专业化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个体差异下的个性化发展进行对接,促使初中课堂生态在面向学生整体进步的环形结构的学习圈里发生积极转变。初中各科教师可在学习圈视域里审视课程实施方法和评判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在学习圈视域下的学生学习能力个性化发展状态里得到良性推动。
参考文献:
[1]马斌.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人[J].人民教育,2019(9).
[2]张志勇.改革八个教育评价指挥棒的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19(5).
[3]王坚.从平行到环形:初中阶段学习圈的构建策略[J].辽宁教育,2020(11)(下半月).
[4]王坚.学习圈视域下初中生学习能力个性化发展路径的研究[J].辽宁教育,2020(8)(下半月).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