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教育管理决策 提升研训工作实效

2021-05-21衣鹏郭伟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管理决策研训教研

衣鹏 郭伟

2020年,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辽宁教育学院的业务指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发展两方面工作,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强化大局观念、服务意识和引领作用,围绕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发挥自身在课程教学、教师发展领域的专业优势,努力为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一、服务教育管理决策

进入新时代,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已越来越成為研训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如何做好服务,确实存在着认识、机制、内容以及方法策略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近些年来,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方面,我院坚持“主动对接、完善机制、做实抓手、精准科学”的原则,积极探索并充分发挥了教育管理决策“智库”的作用。

(一)由“软服务”到“硬支撑”

就市域而言,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管理决策的责任主体,教科研机构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参谋和助手,理应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供决策服务,保障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如果说过去这方面工作尚属于一种“软服务”,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一种“硬支撑”。近年来,在安排年度工作时,院领导主动与市局领导沟通,专门组织安排院、局业务对应部门的“对接会”,聚焦教育改革发展共同主题,发挥院业务部门在教育理论、政策、实践方面的研究优势,“共谋一个局”“共下一盘棋”,做好顶层设计,不仅助力了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而且保证了行政和业务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现在,这一做法已经成为我市一项常态化机制,成为我院助力教育行政决策担当作为之要责。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有关要求以及做好线上教学与辅导有关部署,市教研院主动服务市教育局决策安排,参与策划设计方案,组织落实研制任务,动员全市2229名授课教师和近1400名指导教师,历时4个多月,研制推送“沈阳云课”3292节,全市学生点击浏览累计达1.5亿人次,有力保障了全市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体现了沈阳的教研担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由“被动研究”到“超前谋划”

我院积极践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理念,始终坚持问题、任务、需求和效益导向,以主动研究推动沈阳市教育政策的制定和相关工作的开展。面对新冠疫情,我们敏锐地聚焦“开展市域层面线上教学”“疫情后教育发展走势”等现实议题,提早开展专题调查、研究,起草制定《沈阳“云课”在线教学与辅导实施方案》《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指导意见》《疫情对全市教育发展影响情况的报告》《新冠疫情后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等决策建议,为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以及复课复学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围绕2020建成小康社会刚性要求和沈阳教育现代化2035、沈阳教育“十四五”规划等重大任务,先后编制和撰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教育的关键指标》等决策咨询材料,开展了“全国各国家中心城市教育定位、发展目标及重要举措”“沈阳市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发展的界定、现状、目标及对策”等专题研究,向市教育局提交了《“十四五”时期沈阳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路研究》报告。

二、提升研训工作实效

研训工作是教研机构的核心任务之一,只有抓住这一关键环节,才能“纲举”而“目张”。因此,如何在新时期突破研训工作的传统老路和惯性思维,创新研训工作的实践载体,提升研训工作的效果,是每一个教研机构都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此,2020年,我院在学科工作站建设、“两聚一落”实施、助力教育均衡发展上做了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新工作载体,实现研训机制再升级

学科(领域)工作站建设,是我市从2018年启动的创新研训工作机制、促进研训工作转型的重点工作项目。学科工作站,是由教研机构确认组建和直接领导,由学科教研人员牵头主持,包括同一学科名优教师共同组成的集教研、科研、培训、评测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研训共同体。学科工作站的建设,破解了传统名师工作室依靠名师人格魅力开展工作、辐射范围狭窄、成果推广不易等弊端,现已成为我市研训工作体系的常态架构,大大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效率。

其中,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工作站以“习语进课堂”特色课程建设为起点,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和实践,成为省内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引擎;心理健康工作站积极探索和建构心理课堂教学新形态,开展了心理剧实践与应用、OH卡牌技术等专题培训,活动参与者共计600余人次。

(二)坚持主题教研,聚焦核心问题再突破

我市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常规研训机制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回归教育本真,聚焦核心问题,连续三年开展以“聚焦课程、聚焦课堂、落实素养”(简称“两聚一落”)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重点围绕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以及区域、校本教研等方面内容,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关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

从2018年至今,我院组织各学科教研人员,持续深入县(市、区)、学校开展“两聚一落”巡研指导和教研论坛服务活动,共巡研服务学校400余所,听评课2000余节,组织教研论坛500余场。巡研指导活动中教研人员深入学校和课堂,了解教学动态,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动向和发展趋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指导学校加强校本教研,指导区域研发教研课程,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服务,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议,为区域教学改革提供支撑。“两聚一落”主题教研活动已成为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推动新时代研训工作转型发展的创新品牌。

(三)秉持职责使命,助力教育均衡再发展

教育均衡是今年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基础和当有之意。教研机构不应仅仅在热点问题研究上“锦上添花”,更应在促进城乡教育协同优质发展上“雪中送炭”。几年来,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一直积极探索送教形式,承担农培项目,参与教育扶贫,完成教研机构对省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在市域范畴,我们打破送教下乡的常规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教研、同步教研等新教研模式对沈阳市农村教育发展的助力作用。2020年,在辽宁教育学院统筹和指导下,我们出色地完成了省农培项目。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因疫情原因不能入校跟岗的缺憾,我们把学科专家、优秀课教师请到培训现场,尽可能还原教学情境,提升培训质量,为补齐教育短板、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做出了贡献。我们还按照省教育厅工作部署,积极做好贵州省六盘水市普通高中教研协作工作,在贵州老区留下了辽宁教研人的业务声音。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管理决策研训教研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逻辑与框架分析
如何提高小学校长的管理决策能力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逻辑思维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分析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有效的组织保障是抓好“联片研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