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2021-05-21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线片髋臼三维重建

董 博

(沈阳市骨科医院放射线科 , 辽宁 沈阳 110044 )

髋关节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表现为复杂性骨折,如果处理不当,易导致患者残疾,所以,需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诊断,并及时实施对症治疗[1]。X线片检查为诊断髋关节骨折的主要方法,但因髋关节具有复杂性特点,致使其诊断准确度降低。为分析在髋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螺旋CT三维重建实践效果,本研究对我院4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开展X线片、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并对2种检查方式符合率及检出率进行对比,详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4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均来自于2018年3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所收治,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22-70岁,平均(42.35±3.67)岁;受伤损伤:摔伤13例,高处坠落27例,交通事故6例,其他2例。入选标准:(1)均存在明显骨折与外伤症状及体征;(2)均行X线片、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3)临床资料完善;(4)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5)患者与家属均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肺、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或不全者;(2)经手术证实非髋关节骨折者;(3)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者。

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骨盆前后位或髋关节X线检查,在术前开展髋关节CT机扫描检查。选择我院 美国GE公司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应用横断面容积进行扫描,管电压设为120kV,电流为100mA,时间为1s,螺间距为0.865mm,层厚2-3mm,阙值120-210Hu。取患者仰卧位,先开展盆骨定位摄片,双侧髋臼的扫描上界为骶髂关节中段,下界是坐骨下肢下段。待扫描结束后,将所获取容积数据实施三维重建,包括调节图像亮度和对比度、选择兴趣区及删除无关结构,以获得重建三维立体图像。对双侧股骨上部实施伪彩染色处理,逐层分离髋臼和股骨头,观察、研究股骨上部与髋臼,沿着xyz轴实施旋转,以直观显示出骨折方式。之后,由3名医师依据检查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股骨头脱位者,应用患肢牵引联合手法复位,对于股骨头骨折、颈骨折、髋臼骨折、粗隆间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合患肢牵引治疗。

3 统计学分析:借助SPSS21.0来进行数据分析,通过x2来检验计数资料(n,%);P<0.05即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价值。

4 结果

4.1 2种检查方式髋关节骨折诊断符合率对比:48例患者中,经X线片检查显示39例髋关节骨折,漏诊5例,可疑4例,符合率为81.25%(39/48);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46例髋关节骨折,漏诊1例,可疑1例,符合率95.83%(46/49),经对比,数据间差异较为显著(x2=5.031,P=0.025<0.05)。

4.2 2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对比:经手术证实,4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骨折位置总计94处,其中,股骨头骨折28处(29.79%),股骨头脱位23处(24.47%),髋臼骨折27处(28.72%),粗隆间骨折16处(17.02%)。X线髋关节骨折检出率明显低于CT检查方式,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X线、CT检查结果对比(n,%)

讨 论

髋关节负重及活动度较大,当受到外力影响时,易出现骨折及损伤,常见髋关节类型主要包括股骨头骨折、颈骨折、髋臼骨折、股骨头脱位及粗隆间骨折[2]。髋关节骨折十分复杂,类型较多,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功能受限,严重者可产生盆腔中大出血、同侧下肢骨折、尿道损伤、盆骨环断裂等,具有较高致残率[3]。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该病,而治疗前,需熟悉了解患者髋关节骨折损伤程度及范围,以保障治疗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因此,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髋臼主要有耻骨体、坐骨体、髂骨体共同组成,位于髂坐柱、髂耻柱形成的倒立Y形凹陷和股骨头相连,具有较大稳定性与强度,正是由于如此,这种独特杵臼结构致使髋关节部分骨折在影像学上分辨难度较大, 尤其是患者伴有股骨头脱位或骨折时,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工作质量。

X线片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是诊断髋关节骨折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之一,但由于其对骨折类型评价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是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髋臼骨折多伴有髋关节脱位及股骨头骨折,于X线片上,因髋臼周边骨性结构重叠特点,易导致误诊现象[4]。(2)髋臼属于不规则几何体,难以有效辨别髋臼矢状位移位。(3)患者伤后,由于疼痛影响,难以正确摆放体位,盆腔与腹腔内肠道气体或内容物重叠,致使X线片质量降低,增加临床诊断难度。就粉碎性骨折患者而言,在进行X线片检查时,可由于平扫层面较少导致遗漏;对股骨头脱位患者而言,直观感觉缺乏,需通过对髋臼内壁和股骨头距离的测量来加以判定[5]。X线片虽为诊断髋关节骨折的首选检查方式,但其检查结果为复合平面图像,病理组织与解剖结构前后重叠,难以排除肠腔粪便及气体、软组织影响,导致空间感较差[6]。此外,因髋臼受到周边股骨头和骨性结构遮挡,导致X线片难以评断臼窝中移位重复及骨折线,从而漏除股骨头后脱落情况,造成临床诊疗工作失去一定科学性。1995年后,由于CT的广泛应用及发展,三维成像技术随之完善。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可较好显示出复杂结构,特别是重叠区的三维剖解关系,该图像清晰、骨质表面光滑、形象、逼真,并可通过图像旋转,从任一角度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观察。X线片不易观察出病变情况,而螺旋CT三维重建则可直观、清晰观察到髋臼脱位和骨折具体情况,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普通螺旋CT可有效显示出骨折线,观察到骨折后移位状况,但对骨折程度、移位方向、周边组织、骨折碎片和骨折的认识需临床诊断医师具备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7]。螺旋CT三维重建则可直接获取多层面、立体化骨关节结构,清晰呈现出骨折周边组织及有关细节,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手术入路选择及内固定运用具有重要作用。采用螺旋扫描方式能于较大时间内完成扫描操作,有助于复杂骨折、大范围骨折、依从性较低患者的治疗前评估及诊断。在开展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时,可运用薄层重建间距方式对有关扫描参数进行设置,并采用多种后处理方式,选择最佳显示技术,对CT图像、三维后处理图像进行综合分析,以防止重建图像误导。经临床实践证明,于髋关节骨折中螺旋CT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多角度显示髋关节异常和正常解剖结构,多方位、立体、直观地观察骨折线的走向、长度、错位、范围、旋转方向、脱位、异物、关节内骨片及碎骨片的形态、树木、大小等情况。(2)可通过着色、叠加、切割、多方位旋转、动态等功能促使髋关节全貌呈现出现,从而发现X线片不能发现出的病变。(3)帮助医生选取最科学合适的治疗方案。单一横截面CT 难以对碎骨片嵌顿、关节受累、骨折不稳定性等情况进行正确评估,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则可逐层观察骨折每一细节,清晰显示出关节面受累情况,立体化展示骨碎片空间关系及形态,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4)协助手术方案的制定。横断面CT的整体感并不是很强,较多医师不擅长或不习惯根据横断面图像,对骨折全面及有关解剖关系进行推断,而螺旋CT三维重建则可为临床医师直观地提供有关信息;术前,帮助医师有效了解到骨折线走向、最大宽度及骨碎片空间位置、大小、形态等情况,从而为手术方法、手术路径的规划提供依据。(5)术后效果评估。临床上在对固定效果及手术复位效果进行评估是,单纯依靠横断面CT或X线片难以有效开展。而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则可有效显示出骨折对位、金属固定物位置、对位、关节脱位纠正等情况,从而准确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另外,在髋关节诊断工作中,螺旋CT三维重建具有较高检出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指导。杨广杰[8]等对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相符率为98.00%,明显高于X线的86.00%。本研究中,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方式的符合率(95.83%)与X线片的(81.25%)相比,存在显著差异,通过2组数据对比可发现螺旋CT三维重建能有效提高髋关节诊断符合率,有助于临床诊断工作质量的提升。螺旋CT三维重建的骨折检出率为95.74%,明显高于X线片的85.11%,由此可见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关节诊断中的实践能增加骨折检出率,具有较好实践性。

总而言之,髋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X线片检查方式虽能解决较多关节脱位及骨折诊断问题,且为该病首选检查方式,但其易受重叠结构影响,致使其诊断准确度降低。螺旋CT三维重建不受重叠结构影响,可清晰、直观呈现出髋关节骨折碎片及移位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猜你喜欢

线片髋臼三维重建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股骨远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病理性骨折1例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折1例并文献复习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
改良Chevron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类风湿性拇外翻1例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的处理策略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