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21-05-19齐迅捷张耀庭段丽张婧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粒细胞外周血氧化应激

齐迅捷,张耀庭,段丽,张婧

(萍乡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西 萍乡 337000)

2 型糖尿病起病隐匿缓慢,发病与增龄、肥胖和某些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迅速、 生活方式改变的国家和地区其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有研究显示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 细胞的功能障碍与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作用有关[1]。血清GGT 作为氧化应激的指标和新炎性指标外周血NLR 与2 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本研究通过观察血糖控制良好和血糖控制不良的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 GGT 和外周血 NLR 水平,探讨 GGT、NLR 水平与血糖控制情况的关系及GGT 与NLR 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已确诊2 型糖尿病的患者年龄19~82 岁性别不限,T2DM 诊断依据来自WHO 的诊断标准 (1999), 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Ⅱ组)120 例(6.1%≤HbA1C≤7%),血糖控制不佳组(Ⅲ组)120 例(HbA1C>7%)和来自体检人群的正常对照组(Ⅰ组)120 例(HbA1C≤6.1%)。排除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酗酒及长期嗜酒者;肝脏疾病;近期服用影响肝脏代谢的药物及食物;肾功能受损者;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或感染相关性疾病患者;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外伤、手术等。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既往病史和药物服用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采集研究对象(禁食8h)外周静脉血 6 ml,测定谷氨酰转肽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以及外周血常规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NLR).GGT 和HbA1C 等生化指标采用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日本SysmexXN-B3 测定外周血常规.上述仪器均采用原装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组间比较用ANOVA 分析, 再以Bonferroni 法行组间两两比较。变量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各组研究对象的指标比较 Ⅲ组的血清GGT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外周血NLR 明显高于Ⅱ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 FPG 明显高于Ⅱ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年龄、BMI、TG、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 与外周血NLR和血清 GGT 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245、0.284,P<0.05),外周血 NLR 和血清 GGT 也呈正相关(r 值为0.229,P<0.05)。

3 讨论

血清GGT 在临床上是急慢性肝炎、肝胆疾病、饮酒史等肝功能损伤的标志物[2]。糖尿病患者常常有异常的GGT 活性,其原因可能是在肝GGT 的合成被诱导增强。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发现,血清GGT中度升高,在参考范围上限,是男性和女性两个人群2 型糖尿病的独立预测指标[3]。本研究显示,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GGT 和外周血NLR 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2 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体检组,血糖控制的指标HbA1C 与GGT和外周血NLR 呈正相关。GGT 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活动,是体内氧化应激的标志,并且可能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NLR 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是近些年新发现的较敏感的炎性指标。有研究显示NLR 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与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相关[4]。

表1 各组研究对象和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s)

表1 各组研究对象和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Ⅰ组(120)Ⅱ组(120)Ⅲ组(120)F 值P年龄/岁59.25±13.41 64.88±12.77 64.49±12.34 1.794 0.782 BMI/kg·m-2 SBP/mmHg 26.57±3.12 25.43±3.93 27.15±4.49 2.762 0.613 136.21±16.44 137.66±19.27 135.98±18.39 2.395 0.528 DBP/mmHg TG(mmol/L) FPG(mmol/L) GGT(U/L) NLR 84.17±9.32 83.29±11.14 85.64±10.72 2.082 0.685 1.84±1.12 2.24±0.99 2.16±1.28 1.924 0.578 5.08±0.94 7.22±1.33 11.48±7.12 71.582<0.05 21.45±9.72 29.64±12.32 41.17±16.39 20.028<0.05 1.94±0.97 2.73±1.84 3.08±2.12 11.874<0.05

氧化应激被认为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线粒体呼吸链中活性氧簇(ROS)产生过多可导致氧化应激.由于ROS 存在时间非常短暂,不能直接进行检测,通常是通过间接检测其与蛋白质、脂类和DNA 等形成的各种氧化产物来间接反映氧化应激, 血清GGT 因参与细胞内谷胱甘肽代谢,而谷胱甘肽系统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系统,血清GGT 活性的增加是氧化应激反应。

体内的氧化应激过程会激活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 细胞的功能受损相关的信号通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5]。

2 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慢性炎症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7]。是由多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等介导的慢性炎性疾病[7-9]。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近年来国外新发现的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是炎症反应初期的非特异性炎性细胞,炎症早期可大量增殖释放入血,而淋巴细胞在整个炎性过程中起到调节和保护作用[10]。粒细胞大量分泌炎症因子导致组织损伤,炎症因子又反过来促进粒细胞的增殖。同时抑制淋巴细胞的数量来抑制机体的抗炎环境。使其长期处于低度炎症状态。逐渐引起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障碍,使体内长久处于高血糖状态,使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导致淋巴细胞数目下降[11]。上述改变导致 NLR 升高。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笔者的医院选取正常人群和患者进行研究,忽略了存在地域和人文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对人群的潜在影响。纳入和排除标准还可能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影响。因此可采取多地域,大数据的分析血糖水平与血清GGT 和外周血NLR 的相关性研究,得出更加接近真实的数据和结论。

猜你喜欢

粒细胞外周血氧化应激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hsa-miR-29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