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教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2021-05-19薛立珠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任务教学阅读初中语文

薛立珠

关键词:任务教学;初中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4-0107-02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Based on Task Teaching

XUE Lizhu  (Luxi School,Zhangpu County,Zhang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based on task teaching is a requirement of 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 reform. Task-based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strengthen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deepen and expand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and cultivate students' literary literacy.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urpose,the principle of truth and reason,and the principle of ladder.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and finally implement it to strengthen the level of students' answering.

【Keywords】Task 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Reading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贯穿小学、初中和高中,也是目前应试教育中拉开学生分数差距的主要题型。每年的中考与高考,语文阅读题目都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人们对于阅读题目的标准答案评价不一,也引发了不少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阅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在此背景下,基于任务教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责任与课题。

1.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是指确定明确任务来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体验,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解析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自身解析水平,在“干”中学,“用”中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理念。将任务型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则要求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剖析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层挖掘,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最终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其解题思路一般可按照审题—略读—细读分析—复审的顺序进行。其中,审题要求学生抓住题干,明确题目在“问什么”。略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在“说什么”。细读分析要求学生对文章做到精确阅读,深层次地挖掘文章的字词句,明白作者的表达意图,探究文章“为什么说”“怎么说”,从而完成指定任务,即题目作答。复核要求学生再回顾文章,查漏补缺。

2.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原则

(1)目的原则

基于任务教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目的原则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首要原则,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明白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以及怎样去做,进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学习任务,使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主题,获得解题技巧,提升阅读水平。

(2)真实合理原则

基于任务教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除了目的原则外,还需遵循真实合理原则,即教师所布置的阅读教学任务,应做到阅读情境与语言科学、真实且合理。应使学生与自身实际生活相互联系,相互印证起来,使初中语文阅读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进而使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動中,并且根据自身生活中的际遇,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阅读的魅力,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阅读,最终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阶梯原则

任何教学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基于任务教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需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即所谓的阶梯原则。通俗点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内容时,要做到层层递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每一项任务与内容,都应当以先前的教学内容为前提、基础和出发点,在学生打好前期基础的条件下,再阶梯式深入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当中,最终使学生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3.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与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重心所在。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在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化为主动探索。因此,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课本来授课,不能仅关注课文本身,更需要将学生拉入课文的情境中。例如,在学习《济南的春天》一文时,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对抒情类散文的鉴赏能力,也基本掌握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所以,教师不必再过多讲解课文本身。但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去领悟文章的美。比如,文章描述了春天时济南的风貌,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思绪,回忆一下自己家乡春天时的风貌,从而与文章形成对比,更好地去感受“济南的春天”。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文章的学习当中去,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对文章产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

(2)强化学生逻辑思维

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并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任务时,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开放化,帮助学生强化任务型阅读逻辑思维。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鲁迅先生逼真地写出了百草园的儿童趣味和三味书屋的陈腐味。但是,在写作时却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反而通过一些课间学生嬉闹,课堂上学生偷懒的小故事,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生活过、学习过的地方,但是鲁迅先生对两者的情感却完全不同,这便可以让教师引导学生去好好体会为何鲁迅先生会有两种不同的心境。让学生假设自己身处其中两个场景,学生也自然而然会联系到自己在游乐场和课堂上的两种心情。更深一层,联系当下的生动教学场景,比较三味书屋时期私塾的古板教学场景,便能使学生对文章产生不同的看法,能更好地对文章产生共鸣。

(3)深化拓展学生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白话文阅读能力去阅读赏析文言文,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需求,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古论今、以古鉴今。在此过程中,更需要教师以“任务型”作为主导思想,将课堂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去感受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意思,区别某些字词的古今异义,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把握文章内容。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如果仅仅掌握文章的字、词、句,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自然无法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其自身际遇,才能体会到作者对安宁、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心中的“桃花源”。

(4)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初中语文阅读也必然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不同的人对文章自然有不同的见解,但是这些见解都应当科学合理,这与学生的文学素养息息相关。仅仅拿出一个标准答案已被社会诟病多年,但应试教育中又无法完全规避这一问题。因此,基于任务教学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树立学生的阅读自信心。例如,在《背影》一课中,朱自清先生将他对父亲的情感变化完全融入在四次“背影”当中,平实的语言中包含了作者对父亲浓浓的爱与感恩。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仅通过阅读可能并不能体会文章蕴含的父子情,对文章感情的把握必然存在偏差。此时,教师不应立刻评价学生的对与错,更不应采取直接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父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背影,比如,父亲为自己做饭时的背影,父亲上班离家时的背影,父亲送自己上学后离去时的背影,让学生自己体会,感受父爱的厚重。这种评价方法既科学合理,又饱含温情,能够迅速让学生融入课文中,将自己带入情境,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并在今后阅读学习时,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4.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交还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前文已经提到,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只靠教师一味地教并不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给予分析,甚至鼓励同时可开展一些辩论,只要言之成理,都应当给予肯定,进而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看问题,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

(2)设立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寓情于景是写作时的一种方法,也可以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模式。苍白的文字有时确实难以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也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授课方法,将学生带入平时常见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对文章有更加切实的领悟,从而明白作者在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想表达什么。这样,学生才能对文章产生阅读兴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来。

(3)创立小组合作模式,强化学生作答水平

应试教育毕竟是目前的主要教育模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阅读能力的高低最终需要体现在笔头上。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作答水平,教师还应该尝试创立小组合作模式,通过学生之间反复的讨论,分析,各个观点的融合,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最终凝练关键点,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不仅能够读懂文章,更能总结文章。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以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丰富答题语言,最终强化作答水平。

综上所述,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满足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要求。但是,这一课题任重而道远,其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真正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而在引导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将这些方法活学活用,在今后的阅读中是否能够举一反三,这是任务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卢锦松.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03).

[2]高建波.初中語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探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3]谢敬.任务型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23).

猜你喜欢

任务教学阅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任务引导三段式在中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