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2021-05-18左光曦孙长坪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对策发展现状

左光曦 孙长坪

摘要: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合作社经营种类较广,品牌意识渐强,发展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发展困境,如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业务能力较弱、管理水平不高、规模效益有限,发展环境欠优等。2018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重新修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为更好地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发展的规章制度,拓宽合作社融资渠道,加强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加大合作社互联网平台交易,多途径促进合作社发展提质增效。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状 提升对策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课题《农民专业合作社营商环境优化研究》(课题编号:XSP20YBC106);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课题编号:20C1063)。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经营种类较广,品牌意识渐强,发展成效明显。为深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发展情况,鼎城区组成了由区供销社和经管局、农业局、发展改革办公室参与的调研组,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鼎城区前河片区的草坪、黄土店、谢家铺,许家桥、尧天坪等乡镇,以及后河片区的蒿子港、蔡家岗、十美堂、周家店、双桥坪等乡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鼎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一)合作社经营种类广,注册数量多

随着2007年国家专项立法的颁布实施,鼎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迅猛发展,2015年开始进入平稳增长阶段。鼎城区农民合作社主要从事水稻、农机、蔬菜、水果种植、家禽、牲畜、水产养殖以及加工、销售、服务等经营活动,基本涵盖了农、林、牧、渔等各个农业门类,还涉及农机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贮藏等诸多环节,合作社经营种类与范围正在不断扩展。截至2020年9月,全区共注册登记合作社912个,其中种植业513个、林业90个、畜牧业74个、渔业72个、服务业131个、其他32个。鼎城区合作社户数占到了常德市总量的15%左右。

(二)合作社品牌意识渐强,经营模式有创新

鼎城区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开始重视市场营销、质量标准、品牌包装、基地认证等。如中河口天富藠头加工专业合作社,注重为农户提供统一服务,具体包括统一供苗、统一农资、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等,同时积极注册商标并进行无公害基地的认证;供港蔬菜等龙头企业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创新经营模式,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合作社发展有成效,经营规模初现

鼎城区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称号5个、省级示范社11个,实行村社合一58家、其中示范社10家。鼎城区成立的合作社户均出资规模不断壮大,户均出资额达1.8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初具规模。截至2020年9月底,全区合作社总收入13.12亿元,实现盈余1.23亿元。

二、鼎城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推进依法建社

鼎城区成立了由区政府牵头的综合领导机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把发展合作社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和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合作社工作,依托供销社基层社开展村社共建和示范点建设等,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强化宣传培训,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农业农村局、供销社等部门牵头,组织全区镇村两级干部进行业务培训90余场次,逐级开展大范围、长时间、多形式的优惠政策宣传动员,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建社、入社的积极性,仅2020年1—9月全区就新增合作社80余家。为加强农技指导,区乡两级派出200多名农技干部,开展农业专家服务活动,通过科技培训、测土配方、动物疫病防控、农业安全生产等,帮助合作社解决技术应用、农产品提质等问题。

(二)做强优势产业,打造鼎城农业品牌

鼎城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百万亩工程,包括30万亩优质水稻、8500亩生态鱼、3万亩甲鱼、100万亩茶油林等,打造了如鼎城茶油、河洲甲鱼、天地农耕茶油、精为天米业、供港蔬菜等品牌;加大扶持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如小蜜蜂农场、黄土店竹荪种植、花岩溪榨笋;重视养殖业,发展养鸡370万羽,全年各类家禽达1000万羽以上;整合鼎城區农业局、供销社和电商平台,构建合作社多层次产销对接渠道,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

(三)开展村社共建,创建示范合作社

鼎城区制定了全区村社共建方案,按照党建引领、政府落实、村社共建、规范运行的要求,通过组织引领、能人带动和加强经营管理,因地制宜地培育发展合作社;安排合作社发展补贴资金300万元,推动村合作社发展,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形成了“村+合作社+供销社”的发展模式。2019年,通过“村社共建”合作社53家,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2家。

三、鼎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人才缺乏

资金和人才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鼎城区合作社78%以上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合作社大多自有资产少且自身积累有限,缺乏可供担保的抵押物,合作社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虽然有些合作社可以获得部分财政扶持资金,但受益面十分有限。同时,合作社的人才也比较缺乏,社员大多是文化水平偏低、年龄较大的农民,而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端人才很少。资金与人才匮乏的瓶颈,严重制约了鼎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二)业务能力较弱,管理水平不高

鼎城区部分合作社自身定位不精准,缺乏明确的办社思路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合作社缺乏市场意识,主导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总量及市场占有率有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在信息搜集、技术引进、社员培训、农产品质量检与产品商标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意识不强;部分合作社经营决策不科学,理事会、监事会运行不畅,财务管理不规范,管理水平有限,仅把生产、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局限于产前农资统一采购和产后农副产品销售,缺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意识,发展理念陈旧,大局观念不强。脆弱的业务能力和有限的管理水平,制约了鼎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三)规模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鼎城区大多数合作社是由农村致富带头人组织几个或十几个农户的松散型联合,服务范围仅限于本乡镇或本村、本组的几户、几十户农户;由于缺乏资金支撑和经营实体支持,导致部分合作社服务范围窄、项目少、形式单一,合作社不能形成规模,没有深层次的加工,附加值低;多数合作社的主要经营模式是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少有涉及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品牌创建、营销网点建设等环节,从事系列产品和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经营的就更少了,大多数合作社经营规模小,创收能力差,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特别是与从事农业生产的龙头企业相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四)发展环境欠优,基础设施薄弱

鼎城区部分合作社外联通道不畅,目前供应体系和物流问题是制约鼎城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具体体现在:交通设施和物流体系落后,致使对外通道单一、农副产品物流成本较高;信息渠道较窄,销售渠道不宽,处于销售链条底端,难以实现高价和较高利润。

四、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

当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务之急就是要促进合作社的规范发展。要建立健全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从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利益联接机制、财务管理制度、分配和权益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促进其正常运行、规范运作,有效发挥其功能。要出台激励合作社长期规范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可以根据农民合作社对带动周边农户数量、增加入社农民收入、提高产品市场交易额等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分级奖励办法,并按合作社的规范程度和发展质量来进行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等方面的奖励。而对那些“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的空壳合作社要及时劝其申请注销退出。

(二)拓宽资金融资渠道,提高合作社资金使用效率

鼎城区应该通过多途径促进金融机构与合作社的合作,拓宽合作社的资金融资渠道。在合作金融方面,以实体经济发展申请银行贷款的方法值得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银行向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并为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提供业务指导、风险预警等服务,这不仅避免了利用合作社进行非法集资,还可以使合作社得到银行专业指导。

(三)加强合作社联合社建设,优化合作社发展资源组合

单个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着规模小、产业链短、经营层次低、竞争能力弱等系列问题,对此,鼎城区可以积极探索加大合作社联合社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性的联合社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鼎城区可以发挥联合社的功能,整合政策、社會、市场等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有效解决单个合作社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弥补弱势小农在农业生产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四)利用互联网平台交易,实现合作社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电子商务平台交易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来了实现农产品产销直接对接的可能性,而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给合作社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利用互联网营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农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而且这种营销模式也十分有利于合作社品牌的推广。因此,鼎城区要加大对农民使用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培训,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合作社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五)加大政府领导和组织协调,共助合作社持续发展

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行政指导与合作社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的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发展合作社;合作社也应将广大社员的愿望、呼声与意见等及时反馈给政府,合理争取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领导和组织协调,及时处理和解决好合作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切实支持合作社合法规范发展,真正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规范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应瑞瑶;朱哲毅;徐志刚.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什么选择“不规范”[J].农业经济问题. 2017(11):4-13.

[2]杨皖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业务风险的软法治理[J].甘肃社会科学. 2020(03): 170-176.

[3]李婵,刘小春.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的运作和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 2020(10):135-136.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Zuo Guangxi Sun Changping

Abstract: Dingcheng District of Changde City of Hunan Provinc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Cooperatives have a wide range of operations, strong brand awareness, and obvious development result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mainly including insufficient funds for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lack of talents, weak business capabilities, low management level, limited scale efficiency, and poor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 2018, the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Law" was revised an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broaden cooperative financing channel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operatives unions, increase cooperative Internet platform transactions, and promot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to imp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words: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status;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供销合作社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对策发展现状
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体育舞蹈教师再教育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升对策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