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设计
——以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为视角
2021-05-18于瑶
于 瑶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3)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干课程、灵魂课程、关键课程,必须一以贯之地重视、理直气壮地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就加强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强调讲好思政课要打好组合拳,提高针对性,增强说服力,为进一步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提供了行动遵循。其中,“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要求从师生角色关系角度准确把握了教学双主体性规律,明确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共同体的相生相长关系,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正不断引领我们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变革已经成为学界与一线思政课教师的共识。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师生有效互动少、教学设计针对性不强、教学活动亲和力不够等影响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问题依旧突出,教师主导性强而学生主动性弱的矛盾仍然普遍存在,这与思政课教学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要求背道而驰。思政课要如何转型才能有效纾解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上好思政课迫切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运用线上交互式教学平台和现代智能化教学手段创新设计“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打造思政课教学的“协作备课空间”“线上教学空间”“线下教学空间”和“反馈提升空间”,在课前、课中、课后实现教与学全时空、立体化的交流互动,促进教学同构、师生协同,为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探索一种模式遵循与路径参照。
二、建构主义是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的理论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既需要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也需要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需要在科学把握“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内在规定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二者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建构主义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加速融合背景下催生出来的重要教学理论,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教与学的共生逻辑,为平衡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张力,破解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难题,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科学把握“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内在规定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作为思政课教学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有同一性,又有对立性。同一性表现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一方作用的发挥影响另一方作用的发挥。主导性是指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引导、教导、辅导、疏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确定思政课教学的方向和目标,选择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发挥思政课教学手段和载体的中介作用,从具体环境出发组织和推动思政课教学进程,其作用对象主要是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居于主体地位,既是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对象,又能够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在思政课教学方向和目标、内容和方法、手段和载体的接受上具有选择性和能动性。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互为对方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教师主导性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和配合,而学生主体性的正确发挥也离不开教师主导性的导向作用。同时,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互影响,教师在确定思政课教学方向和目标、选择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时,需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引领,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而学生主体性反过来会影响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政课教学活动的运行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在于塑造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进行自我教育,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思政课教学内容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因此,教师主导性最终要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才能落地见效,培育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思政课教学取得更佳效果的关键。
对立性表现为二者相互区分、相互斗争,在思政课教学中各自有其独立的功能与作用,不可相互替代。首先,教师要在价值引领和深化认知上发挥主导性。铸魂育人是思政课的价值目标,与侧重于知识传授的专业课程不同,思政课是“育人”和“铸魂”相统一的课程,在“育人”中“铸魂”,寓“铸魂”目标于“育人”体系之中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思政课不是不需要传授知识,而是必须要有价值导向地传授知识。在整个思政课运行过程中,教师都要承担起思想引领者和政治引路人的角色,把塑造学生的“三观”、厚植学生的“四个自信”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同时,思政课又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只强调价值性而忽视知识性的做法会弱化思政课的科学性。特别是面对已经具有一定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的大学生讲授思政课,高校教师尤其需要拿起“批判的武器”,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知,用科学理论强大的真理力量感染和引导学生。其次,学生要在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上发挥主体性。学生是思政课的教学对象,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实践锻炼、增进思想认识、提高政治觉悟。脱离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难以在高层次上发挥主体性,甚至会在主体性的发挥上偏离正确的价值方向。尽管学生是有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地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但学生仍然是被教育者和被塑造者,学生主体性不能替代教师主导性,教师主导性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主体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求的内在契合点
始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关注“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颠覆了传统的学习观和教学观,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师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纾解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供遵循的行动指南,其与“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求的内在契合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塑造学生的主体性为归宿。在建构主义学习观视域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过程。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相适应的教学观倡导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有利于协作和会话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提供帮助。可见,培育和塑造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的应然目标。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了教学共同体,教学活动并非教师的“独角戏”,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或者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遗憾的是,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侧重于“教”而忽视了“学”的重要性,致使思政课陷入教师主导性强而学生主体性弱的困境,这也成为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的“梗阻”和“顽疾”。当前,尽管有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思政课教学中作出了“问题引导式”或“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但设计的问题和布置的任务游离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偏好之外,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矛盾依旧突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重点关注了“联系”和“思考”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性,认为高质量的意义建构需要“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联系起来”[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设计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和任务,并使之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持续思考,在问与答中自主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体系,因而特别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倡导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和谐统一。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上发挥主导性。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2],也就是要深化学生对应学内容的认知。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交往实践活动,师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媒体、现代科技手段设计既切合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知识经验、认知体系和兴趣圈层的各种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持续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尽管学生的“学”在根本上规定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基本趋向,但教师的“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要求“教”的外因与“学”的内因共同发挥作用。教师在组织实施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当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循循善诱中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认知,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而坚定的信心、信念、信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但无论是情境的创设、协作和会话的达成,还是意义的建构,都离不开教师对信息和知识的加工制作和选择利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辅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为深入的理解,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这正是契合了“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建设要求。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3]。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它将抽象的教学理论以程序性的框架结构反映出来,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可参照实施的行为框架和活动程序,便于教师理解、掌握和运用。实践中,教学模式的选择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师生情况。思政课是政治性和学理性高度统一的灵魂课程,通过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教学内容设计,解决学生的“知”“情”“信”“意”“行”问题,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价值观的塑造重在“内化”,故而促成学生自主建构意义是思政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用“情境”“协作”“会话”辅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特别适应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一)“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含义和特点
“互动”即不同对象之间彼此发挥作用、发生影响并相互改变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在相对开放、动态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以学为导向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通过协作、研讨、探究等鼓励对话与协作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活动过程。互联网科技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赋能互动式教学模式发展,使之更加智能、便捷、高效,而互动式教学模式也只有与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智能化的学习平台、信息化的学习资源、移动化的学习终端相结合,才能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它依托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学平台,打造思政课教学的“协作备课空间”“线上学习空间”“线下学习空间”和“反馈提升空间”,运用协作、对话、研讨、探究等交互式教学方法在上述“四维空间”实现师与师在课前以及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全空域、全时域的信息交流与活动交往,通过教师有意识设计的“问题链”“任务链”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促进价值观内化,在“四维空间”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高效协同,进而达成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思政课教学目标。“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结构图
“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范式在于“全程互动、全员协同、以导带学、协作互促”,其中交往互动的全员性和全程性是这一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全员性即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形成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全员交往互动。传统的互动式教学将交往主体范围限定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并不包括师与师之间的交往互促。然而,思政课教学关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党史国史、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涉及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等时政热点,既需要教师研究好、解读好、阐释好科学理论,又需要教师结合时事热点不断更新教学素材和内容。若教师缺少跨学科、宽口径、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很难讲好思政课。而现实中对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思政课教师却不占多数,这就有必要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通过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在师与师的协作交流中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合作优势,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全程性即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实现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互动。教师在课前运用线上平台提供的统计工具分析学情数据,发布预习测试和课前学习资料,以动态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深化学情分析,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预设,创造贴近学生认知的情境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在课中综合运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线下课堂采用问题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鼓励协商对话的教学方法,适时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移动终端推送问题讨论、随堂测试等,促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机动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程。在课后利用线上平台链接拓展性学习资料,回答学生提问,推送课后作业,补充课中学习内容,并及时进行教学评估,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便于教师在以后的授课中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通过师与师在课前的交流和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立体化的互动,实现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教学过程的互助性和灵活性、教学效果的可视性和发展性,形成“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色。在“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以导带学,借助各种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打造支持协商会话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进而在教学同构、师生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二)“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例分析
为了说明“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如何具体实施到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五章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为例进行分析。
本节内容共五小节,即“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专题式教学设计上可以参照教育部社科司的指导意见,将本节内容设计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与规范”专题。本专题聚焦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规范意识,明晓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层面的基本要求,自觉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重难点在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本专题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设计为由以下三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在新时代,提倡“为人民服务”有何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过时了吗?大学生应当如何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应用“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本专题的教学活动过程具体设计如下:
1.课前:在“协作备课空间”,依托线上平台开展教师集体备课以形成“师师互动”,研讨本专题的核心问题、重难点内容和教学方法,共享本专题的案例资料、视频资源和参考文献。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前学习资料,布置小组活动任务以形成“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如结合“战‘疫’镜头下的志愿者”案例资料,思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等。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向学生推送自测试题以深化“师生互动”,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了解学生在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解上的“盲区”,通过对学情的精准诊断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精准化。
2.课中:在“线下学习空间”,教师首先播放一段全民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视频,通过情境创设打开学生的经验空间,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全民抗“疫”战争中的价值,在“生生互动”中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有计划地将本专题内容融入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中,以“问题逻辑”启发学生持续思考,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讲清楚社会主义道德为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教师以当下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热点问题为例,开展关于“道德滑坡现象”的课堂讨论,回应学生提出的深层次道德问题,澄清学生在认识上的误区,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失范问题。在“线上学习空间”,教师运用智能化教学平台和移动终端发布互动话题“说一说你最反感的校园不文明现象”,结合学生的作答即时加以引导,在循循善诱中引出“大学生应当如何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涵养和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3.课后:在“反馈提升空间”,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及时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以深化“师生互动”,数字化采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可视化呈现课堂教学效果,调整和优化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师利用线上平台推送拓展性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后持续思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拓展性学习资料的选择上,考虑到下一章内容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因此教师可以着重推送兼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相关的内容,如“‘常回家看看’入法”“‘公交让座’入法”“新民法典让见义勇为者更有底气”等案例资料,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下一章的学习内容。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布置课后作业或者小组实践活动任务,如“寻访身边的道德标兵”“争当校园文明志愿者”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和校园文明建设实践,在基于现实社会的活动情境中涵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自主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综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四维协同”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依托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搭建思政课教学的“协作备课空间”“线上学习空间”“线下学习空间”和“反馈提升空间”,促进师与师在课前以及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空域、全时域互动,在“四维空间”实现教学同构、师生协同,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精准性和亲和力,为建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政课提供了一种模式参照与路径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