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卫生事件中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控制研究

2021-05-18张红英

健康之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微生物控制措施

张红英

摘要:目的:分析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某地区2021年4月~2021年8月微生物检验标本,其中包括卫生餐具、空气、水质等作为调查对象,对300份样本中不合格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提出,分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提出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在8~12月使用质量控制措施,再次抽取300份样本,对比干预前后的检验不合格率。结果:在质量控制前,300份标本中,卫生餐具不合格标本12份、空气不合格标本6份、水质不合格标本5份,共计23份。质量控制后,卫生餐具不合格标本3份、空气不合格标本1份、水质不合格标本1份,共计5份,治疗控制前后的不合格标本率对比,P<0.05。结论: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应当严格落实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减少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概率。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公共微生物标本中应用,有利于检验微生物标本情况,对医院及疾控中心等单位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验[1]。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临床应用也能检查各类传染病,观察细菌变化,掌握公共卫生情况。目前,我国部分卫生防控单位并未认识到微生物检验的意义,在运输及采集标本时,没有严格管理标本,导致标本不合格,无法满足卫生检查要求[2]。在公共卫生微生物标本检验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利于降低标本不合格率,为检验微生物实际情况提供帮助。本研究抽取某院的微生物样本,分析质量控制前后的检验不合格率,辅助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了解公共卫生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地区2021年4月~2021年8月微生物检验标本,其中包括卫生餐具、空气、水质等作为调查对象,共计选择300份样本,其中卫生餐具108份、空气45份、水质47份。在同年在8~12月使用质量控制措施,同样检验卫生餐具108份、空气45份、水质47份。卫生餐具在20家酒店获得,水质在居民区获得,空气在城市及郊区等地获得。质量控制前后的常规数据对比,P>0.05。

1.2 方法

质量控制前,公共微生物检验标本以常规流程获取,标本采集后,结合标本选择对应的检测方法,获得检测结果。

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包括以下流程。①以标准的方式采集标本,及时及规范的将标本送检。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要求,工作人员在采集标本后放在真空袋,确保采集过程中无安全隐患对标本质量产生影响。相关人员采集标本后,在标本包装上张贴采集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标本送检,标本没有及时送检,重新采集一份样本[3]。运输人员将样本运输前,对标本进行检查,观察包装是否完整,确定包装无异常后运输。检验人员对标本进行核对,检查标本是否合格,标本进入检验科检验。②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临床需认识到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根据本院检验流程,展开对应的培训。选择责任心强的标本采集人员及标本运输人员,对检验人员采样能力及分析能力进行培训。若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是检验人员,应当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4]。让检验人员认识到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的意义,在工作期间主动规避风险因素,提升微生物标本的检验质量。一旦标本出现质量问题,检验人员需及时上报,将质量问题处理,样本无法使用则重新采集样本,保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有效性。③加强各个单位之间的联系。在公共卫生微生物标本检验中,不仅是检验科的工作,也涉及地区卫生部门,检验科应当配合其他部门工作,在合作中促进检验工作顺利进展。各个卫生部门加强联系,具有清晰的责任分工,提升公共微生物标本检验整体质量,为政府制定的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促进公共卫生安全顺利进展。

1.3 观察指标

分析质量控制前后的300份標本检验不合格率,包括卫生餐具108份、空气45份、水质47份。合格的卫生餐具标本应当满足《公共卫生场所标本检验方法》中的内容,检查其中的细菌及致病菌数量是否合格。水质则是满足《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其中无大肠杆菌为合格。空气检验则是对空气中的细菌传播率及传播量进行检查,根据《空气质量标准》判断是否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概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质量控制前,300份标本中,卫生餐具不合格标本12份、空气不合格标本6份、水质不合格标本5份,共计23份。质量控制后,卫生餐具不合格标本3份、空气不合格标本1份、水质不合格标本1份,共计5份,治疗控制前后的不合格标本率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公共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因素众多,包括样本因素及运输因素、人员因素等。比如,在样本因素上,采样工作及样本本身具有相关性。公共微生物检验前,需要先获得样本,若想保证样本的应用质量,需根据相关流程进行取样,把握取样时间及数量、样本温度[5]。若样本自身存在质量问题,则无法为检验微生物提供帮助,还需根据规定重新提取样本。采样人员对样本重度度不高,往往是导致样本质量不合格的重要因素。采样后需要将样本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也存在众多的风险因素,运输过程中振荡幅度大,样本存在混合的情况。或者样本采集后,遮盖不严,包装损坏,均会对标本质量产生影响。检验科涉及的检验仪器众多,其中具有精密及先进的仪器,检验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正确使用仪器,提升检验质量。但部分检验科工作人员素质不强,无法根据检验流程开展工作,导致检验的标本不合格。对此,影响公共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众多,多数因素属于可控因素,采取相关的措施可处理,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降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微生物检验期间,应当遵循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检验,若没有任何标准,则要查阅文献资料。检验菌株需要通过专业的仪器进行鉴定,在检验后标注检验时间及样本情况[6]。检验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详细记录检验结果,检验完成后,预防医学专业人员沟通,若检验结果偏差大,需完成二次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检验设备对检验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及管理,使仪器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下。检验科人员也要对物品及地面等进行定期消毒,这也有利于提升微生物检验的准确率。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遵循微生物检验制度,及时采集及运输样本,为检验工作顺利进展提供帮助[7]。微生物检验会使用吸管及试管等工具,若使用前没有消毒灭菌,会污染到其他微生物,检验质量受到影响。每次使用工具后,都要进行清洗及灭菌,在无菌环境中预防污染。微生物检验常用的培养基及试剂,应当保证所用的物品处于有效期,根据说明书完成各项操作。微生物培养基pH值也要适当调整,以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8]。pH值过大及过小,均会对微生物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样本采集及运输、保存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采样人员对微生物标本采集及保存注意事项了解不足,在采集过程中破坏标本,无法准确检验样本中的微生物菌群。检验科还需组织专业人员学习,掌握微生物检验知识,促进职业进展。专业人员的教育工作对检验工作顺利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检验科应当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样本采集及运输、检验人员均掌握质量控制方法,针对工作态度不认真,采集样本质量差的人员应当予以批评教育,针对工作认真的人员应当予以鼓励。针对检验科的先进仪器设备,应当组织检验人员学习,使其掌握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方法,为高质量检验微生物奠定坚实的基础。明确微生物的标本的采集方法,保证样本的合格率。在采集过程中,采集人员拿到标本后,应当佩戴无菌手套,将其放在真空包装袋中进行密封保管,保持稳定的温度,避免温度高导致样本发生变异,以此提升样本采集质量。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或者不确定性,采集样本过程中,应当反映事件的特点,避免盲目采集样本,避免出现无意义的微生物检验事件。比如,发生突发的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及时对呕吐物及剩菜、水进行检验,有利于找到所需的样本,明确中毒原因,及时对中毒者进行救治。

综上所述,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意义重大,不仅对质量控制系统产生影响,也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微生物需完善检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微生物应急检验技术方案,保证突发性公共事件及时处理,为避免地区传播传染性疾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能华,陈兴英,沈惠,袁春妹,金烨,毕微. 检验科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在降低微生物实验室弹性成本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7):141-143.

[2]杨润英.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与控制管理[J]. 名医,2021,(03):191-192.

[3]孙海丽. 临床科室送检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探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1):114.

[4]李泽峰.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4):80-81.

[5]郝乐友. 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6):45-46.

[6]马晓东.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情况研究[J]. 名医,2020,(20):71-72.

[7]马瑞红.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 医药论坛杂志,2020,41(12):151-153.

[8]李会娜. 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与质量控制措施[J]. 临床研究,2020,28(12):151-153.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微生物控制措施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生物沥浸污泥深度脱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