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2021-05-17罗青霞袁小妹郭猷殚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训练器肺部肺癌

万 璇,罗青霞,袁小妹,郭猷殚

(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昌330006)

肺癌具有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及致死率高的特点,手术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方式。然而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术后创伤与切口疼痛,易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有效咳痰,易诱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合理的呼吸训练对提高患者术后肺功能,预防肺部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1]。呼吸训练器是一种提高呼吸功能的理疗辅助产品,通过刻度指示与容量设置,引导患者进行标准的呼吸训练,提高其呼吸能力[2]。康复护理则综合、协调地运用多种护理技术,促进疾病康复。本研究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33±3.42)岁;全肺切除6例,肺叶切除3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1.58±3.45)岁;全肺切除5例,肺叶切除3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病理诊断证实为肺部肿瘤,并行手术治疗;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③病情稳定,有自主呼吸,神志清醒能够主动配合护理。

2)排除标准:①干预前已经存在肺部感染情况;②合并胸骨骨折或其他复合伤;③合并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咳嗽咳痰技巧指导以及呼吸训练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呼吸训练器:使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TB-93100)进行呼吸训练。吸气训练:将训练器垂直平放至与眼同高的位置,并指导患者含住咬嘴缓慢吐气,尽最大努力持续吸气,将吸气流速活塞提高至最高刻度并持续2~3 s,松开咬嘴呼气,每次深呼吸后调整呼吸,每次进行15次左右的呼吸训练,4次·d-1,20 min·次-1,7 d为1个周期。

2)康复护理:①疼痛护理:及时给予化痰药物,减少因咳痰加重疼痛感受;针对轻度疼痛感受者,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转移疼痛注意力;指导患者家属于患者疼痛症状发作时,适当进行按摩干预,以放松身心,减轻疼痛感受;如有必要可适当应用吗啡类镇痛药物。②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感受,引导患者间相互交流讨论;指导家属积极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减轻心理负担;由专职护理人员告知肺癌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自我管理知识,使其充分了解相关知识。③运动指导:待患者清醒后,指导其选取仰卧位,并于血压平稳后伴随深呼吸做扩胸运动;抬高手臂并手持重物向各个方向的旋转活动,15 min·次-1,3 次·d-1;待病情稳定后,可指导其于病房内缓慢走动,并做上下楼梯运动,20 min·次-1,3 次·d-1;出院后指导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快步走、打太极或爬楼梯等康复训练,30 min·次-1,3 次·d-1。2组均随访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MSA99)对2组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一秒量比预计值(FEV1%)等。

2)肺部并发症:比较2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局灶性浸润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功能

术前,2组肺功能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FVC、FEV1、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肺部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手术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控制病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手术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呼吸生理机能紊乱,增加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大临床治疗难度,影响患者肺功能恢复[3]。临床常规呼吸指导以护理人员的经验为主,缺乏客观、定量的指导标准,不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呼吸训练器是一种小巧、直观且具有量化指标的辅助呼吸理疗设备,通过指导患者按照刻度指标进行呼吸,便于控制吸气、呼气速度与容量,有效训练患者缓慢而均匀地用力深呼吸。呼吸训练器将语言指导转换为生动的实践训练,通过量化指标与标准化呼吸方式可快速指导患者学会如何进行有效呼吸,利于提高患者训练依从性,并帮助护理人员客观了解患者训练情况。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可充分扩张胸腔,有效增加气道内压力,利于肺膨胀,提高肺泡有效通气量,防止肺泡塌陷闭锁,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锻炼患者呼吸肌,降低通气阻力,提高肺脏与胸廓顺应性,增强肋间肌、膈肌的活力,促使呼吸肌主动参与呼吸,提高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康复护理包括疼痛管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等内容,尽可能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使患者获得一定的家庭支持,进而提高锻炼依从性,利于改善康复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黄玉贤等[5]研究表明,肺癌手术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干预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在呼吸训练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肢体运动,通过上下肢运动有效改善机体的适应能力,降低氧耗,增强通气效能,从而增强患者心肺功能。

综上所述,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训练器肺部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摄像头影像滞后现象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