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的3个黄金法则与6条技术措施
2021-05-17刘忠琛
刘忠琛
(山东省胶州市胶东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工作站,山东胶州 266300)
2018年非洲猪瘟病毒传入我国,在2年多的时间,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冲击,以至于有些养猪企业谈“非”色变。为此,笔者根据非洲猪瘟的流行规律,遵循传染病防制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动物感染阈值的基本措施,并结合亲身经历与深度思考,提出非洲猪瘟防控的3个黄金法则与6条技术措施,希望对养猪场(户)有所裨益。
1 3 个黄金法则
非洲猪瘟属于烈性传染病,防控该病应该遵从传染病防控原则,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易感猪只阈值等3方面入手,也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3个黄金法则。
1.1 控制传染源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巨大、复杂而古老的DNA病毒,其主要流行特点是:病毒存在于包含家猪的家养感染圈以及包含野猪和蜱类的野生感染圈。大多数猪场的主要传染源是野猪、病死猪以及亚临床感染的带毒猪群。该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抵抗力较强、不易失活的特点,特别是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活于感染猪的分泌物以及环境污染物中。在生产中,需要做到精准清除感染猪只,强化饲养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管理好猪场人员物品的进出,科学处理病死猪只及污染物是控制传染源的关键。
1.1.1 精准清除(拔牙)感染猪只
简单地把感染猪移除,并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源,而是应该把感染猪所在区域内的猪只及污染物一并移除,同时应划定污染区域,并对污染区域内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以杀灭病原。部分猪场“拔牙”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对污染区域内的物品及粪沟的清洗、消毒等处理,尤其是粪沟相连接的猪舍。
1.1.2 加强饲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养猪企业在生产中,要切实加强对猪群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饲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如勤于观察猪只。如果饲养人员能及时发现猪只食欲不振、眼结膜发红等症状,可及时采样化验,采取有效管控措施。非洲猪瘟疫情窗口期的“拔牙”成功率非常高,可能是此时病猪还没有开始排出病毒,有时只需要淘汰病猪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毒在猪群中的扩散。如果有1头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3 d以后,才发现其出现食欲不振、发热、眼结膜发红等症状,在3 d的时间,病猪就有可能已经开始排出病毒,再“拔牙”控制疫情就相对困难了。
1.1.3 严格猪场人员及物资的进出
部分猪场有些员工,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未严格按照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要求操作,是造成生猪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与猪场的管理制度执行力有关,因此,提高员工素质,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制度,在管理上一视同仁,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手段。
1.1.4 全力降低传染媒介接触传染源的机会
媒介接触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中大多数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因此,有效控制和科学处理感染病毒的病死猪(包括病死野猪)及其污染物,不让媒介接触传染源(病毒)并传染给猪显得十分重要。
1.2 切断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间接接触污染物(消化道和呼吸道)、软蜱叮咬(血液)等。
1.2.1 直接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养猪生产中,如果不注意健康猪只与感染猪只的物理隔离,那么就为健康猪只与感染猪只的直接接触提供了机会。同时,如果健康猪只接触到了染病猪只的粪便、饲料以及其他分泌物污染过的设施设备、生产工具等,就极有可能造成猪只发病。非洲猪瘟疫情在使用栅栏隔离的猪舍中更容易发生。直接接触传播主要通过口鼻的接触进行传播,如果生产中采用实墙进行猪舍隔离,可以有效地减少猪只的接触机会,降低传染率。
1.2.2 软蜱叮咬传播
养猪生产中,非洲猪瘟病毒通过带刺昆虫传播病毒的方式属于机械性传播,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也非常高。这是因为大多数软蜱类昆虫在叮咬了感染猪只后,会出现宿主迁徙现象,迁徙后再去叮咬其他易感猪只,就会导致其他健康猪只发病。此外,如果软蜱类昆虫因迁徙或其他原因进入猪只料槽,再被易感猪只采食,也会导致疫病的传播。软蜱类昆虫在病毒传播过程中成为承载病毒的载体、繁殖病毒的宿主和储存病毒的场所,是该病毒的中间宿主,对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1.2.3 跨界方式传播
有的猪场非洲猪瘟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职工接触或食用了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肉制品,或者采用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泔水喂猪。据调查,泔水猪就是将各种残羹剩饭等作为饲料喂养生猪,这是导致非洲猪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已经禁止使用泔水喂猪。由于非洲猪瘟病毒能够存活在猪肉制品诸如火腿、血粉、骨粉等产品中,如果健康的猪只采食、接触了这些产品,就存在被感染的可能。据调查,俄罗斯所有新染病的家猪中,泔水喂养的占比高达97%。
1.2.4 野猪带毒传播
部分野猪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由于其抗性较强,表面上看不出发病,但其实已经带毒,可以进行病毒的传播。特别是野猪、家猪混合饲养的猪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提高猪只感染阈值
提高猪只感染阈值即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很多养猪场管理人员为了降低环境中的病原载量,往往在思想上对生物安全措施有足够的重视,但却非常容易忽视提升猪只的机体感染阈值。提高猪只的感染阈值也就是要提高猪只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这对预防疫病传播是至关重要的。在生猪生产区域的大部分环境中,其实都存在着面大量广而又种类繁多的病原微生物,健康的猪只对大部分的病原微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猪只往往最先发病。因此,提高猪只的健康状况成为当务之急。
1.3.1 平衡猪只机体营养
任何动物的生命活动,其基础都来源于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在生猪生产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摄取数量和均衡程度既影响猪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又影响其机体健康状态。生产中,大多数养猪企业认识到饲料霉变会对生产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极易导致猪只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预防饲料的霉变,通过合理使用活菌制剂、高剂量铜和酸化剂等来改善猪肠道的菌群平衡,进而提升猪只机体感染阈值,达到抗病防病的目的。
1.3.2 完善疫苗防御体系
为防止生猪发病,大多数养殖企业已经认识到疫苗的益处。但纵观猪群的发病过程,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造成了猪群的发病,给猪场带来巨大损失。进一步完善猪场疫苗体系,会相对降低无疫苗病原的感染风险和传播速度。因此,在生物安全方面,一定要尽量完善现有的疫苗免疫程序,确保疫苗接种无漏洞,免疫应答正常,并要通过检查抗体来检验免疫质量,以最大程度降低疫病感染的风险。
1.3.3 提高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力是指动物初生后本身就具有的免疫力,也就是先天获得的免疫力。平时加强猪的营养,让猪吃到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然后依照猪的生物学特性,给予猪只良好的饲养环境和条件,就可以明显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因此,无论是针对非洲猪瘟还是其他疾病,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都是提高猪只机体感染阈值的基础,也成为提升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
2 6条技术措施
2.1 精准淘汰阳性猪
针对非洲猪瘟发病场,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猪群(特别是母猪群)的唾液样本或鼻拭子(必要时配合血拭子)进行逐一的检测、筛查。其目的在于评估猪群感染病毒的状态,精准剔除带毒猪只,及时控制传染源。早期定点清除的成功率和难度,取决于发现和开始清除的时间。此外,非洲猪瘟病毒是通过口鼻途径感染的,口腔与鼻腔中出现病毒的时间要早于血液,因此唾液和鼻拭子是早期筛查的首选样本。但唾液中病毒含量较低,且容易受到唾液酶分解、饮水稀释等的影响,易出现可疑样本。当出现可疑样本时,应配合血拭子检测进行确诊,精准地淘汰阳性猪只。
2.2 及时切断水源传播
有研究报道,饮用酸化水可以降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猪病学》第11版中指出,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pH值4.0~10.0的溶液中比较稳定,但在pH值<4.0或>11.5以及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会立刻失活。猪可以适当饮用一些pH值为3.6~4.0之间的酸化水,但不宜长期饮用。且最好是在猪群中有猪只确诊非洲猪瘟早期或者有疑似病例时,第一时间对猪群饮水进行酸化。其目的在于,一是切断阳性或可疑猪只在饮水过程中,通过口鼻排毒对其他健康猪只的感染,特别是采用连通水槽的猪场,阻断病毒在猪群中的水平传播;二是对猪只口腔及黏膜进行酸化,可有效降低其表面的病毒载量,阻断或延缓病毒进入血液的时间,为定点清除赢得时间。饮水酸化原则上要保持全水线pH值<3.9,实时用pH计监控水塔、出水口、压水嘴特别是水槽中的pH值,这是饮水酸化中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也是定点清除成败的关键所在。
2.3 减少人与猪的接触
非洲猪瘟传播的最大风险是通过水和人的传播,病毒在栏舍或限位栏之间的传播较有限,应尽量减少人与猪只的接触,尤其外来人员。养猪生产中,应把每个员工的意识屏障建立起来,猪场实行人性化管理,大力改善员工福利,树立起全体员工的“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对于人员管控,一方面应停止人与猪的频繁接触,比如免疫、配种、转群等活动;另一方面,固定员工的活动范围,尤其发病栋舍要做到1人管理1栋猪舍且封闭管理,尽可能避免人员污染大环境以及相互接触产生交叉污染。
2.4 重视灭鼠防鸟除虫
鼠类在日常活动中常常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而引起疫病的流行。其传播疾病分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直接传播指鼠类携带病原在盗食饲料时污染饲料,可造成猪某些消化道疾病的感染和流行;间接传播指鼠类作为寄生虫携带者在活动中将虫卵等散播开来。特别是如果附近有已经发病清场的猪场,食物短缺会造成老鼠迁移到附近猪场,很容易从其爪子、身上机械性传播过去,因此,对猪场灭鼠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鸟类本身不会感染也不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但不排除在发病猪场采食饲料,甚至有些鸟类会吃一些没有来得及处理的病死猪肉等,存在机械性传播的可能。因此,在猪场架设防鸟网是一种有效的防控措施。蜱虫是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之一,它主要吸附在猪体皮毛上进行叮咬吸血,这就有可能出现猪只的继发性感染,成为多种细菌和病毒的传染中介,因此,需要定期清扫猪舍,保持圈舍干净整洁、保持通风、加强蜱虫的防治管理,必要时采取药物辅助消灭,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蜱虫的危害。
2.5 严控拉粪收猪车辆
当前,有些干清粪猪场还是需要拉粪车辆将猪粪便清走,由于拉粪车辆往往到过多个猪场,极易携带病原而感染猪群,因此需要严格管控拉粪车辆的清洗消毒。有些不进入猪场的拉粪车辆往往不注意清洗,且无法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有时候拉粪车落下一滴带有病毒的粪渣被猪场内的人员或车辆带入猪场,就有可能导致猪只发病。
拉猪车辆也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猪场中的生猪出栏,要求拉猪车到场前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到装猪台后再进行严格消毒。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将装猪台设置在猪场外2~3 km处,并且自己购买转运车辆,卖猪时先将猪赶上转运车,然后再转到装猪台处进行销售,转运车回场前,重点进行清洗、火焰消毒,这样可以加大对疾病预防的效果。
2.6 审慎引进外来种猪
加强检疫检测,坚持自繁自养,禁止从疫区调运生猪。引进种猪、冻精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不允许在高风险或者是风险不稳定的地区引进。若必须从外地引入种猪,也要注意加强产地检疫和引种隔离,引进生猪手续和资料要完善,以便于后期溯源,同时要详细了解引种场的相关病史。对引进的种猪,其饲养场所应该位于距本地猪群至少500 m以上的距离,并需隔离饲养30 d以上,在保证引进种猪安全后方可允许其进入养殖场内,确保引种不引病。
3 小结
实践证明,检测淘汰、定点清除;饮水酸化、关口前移;环境消毒、杀灭病原;人员管控、减少接触;提高阈值,防止发病;审慎引种、降低风险是非洲猪瘟防控最为关键的举措。除此之外,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科学的管理与执行能力,以及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的积极心态,都是成功防控非洲猪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