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05-16邓在花
邓在花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部分教育专家在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听课过程中意识到,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的教学行为与提倡的核心素养观念存在一定差异,造成课堂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本著课上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理念,树立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适合新时代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的素养能力,较为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材使用效率不充分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应对考试,只向学生讲授重点篇章的考点。对于选读篇或者是非高题纲的篇章,让学生们下课自己阅读,即便讲述也是几句话概括,并没有合理有效地利用语文教材。单方面灌输语文知识,难以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不需要语文教材,拿着教辅材料和笔记,老师讲什么就参照着教辅记下来,这样会降低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率,不利于对高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指标设计不达标
例如,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教学,在制定课标规划时,很多老师依然遵循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观念,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文章、抄写考试常考的实词解释。没有把实词积累、文言文的书面语言等有关的教学内容体现在教学课程标准中。这样的课程设计存在一定缺陷,也不符合课程标准。
(三)教学理念与模式过于僵化
高中教师队伍中大多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年纪较大的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有着充足的教学经验,但他们的教学模式总是一沉不变,教学理念也必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重视学生所学知识在试卷上的体现。对于高中语文的阅读篇章,讲授阅读的考点和难点,忽视了阅读本身的文字魅力和艺术性,也不利于学生锻炼,更不利于语文科目核心素养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自然也不会有所提高。
(四)语文的教学内容存在缺少多样性
国内外的小说阅读还好,高中语文老师可采取小话剧或者情景对话的方法进行,也可以引入写作背景、阅读中的人物形象比对等内容,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但是,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对于文言文教学内容,老师较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知识的学习量较大,再加上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提升课堂质量。
二、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意愿
打破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理念。丰富高中的语文阅读板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不再是单方面的记忆,也让学生对所学的阅读篇章主动进行思考,提高语文课堂上学术探讨气氛,更好地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式学习、学生当教师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术氛围高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可以拿出更好的状态听课学习,对提高学习质量大有裨益。因材施教的高中语文阅读板块教学,学生们可以找到自己专属的学习方式,将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味性。在学习效率增速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对阅读的思维能力。
(二)充盈语文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语文学科的培养方案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综合性素养的培养上,让学生真切认识到语言的魅力、国语经久不衰的鲜活感以及文化的底蕴。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板块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为有思考,才会有对知识接受程度的反馈,才会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对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丰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内容素材新颖,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比如,在进行《琵琶行》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把文言文的叙述的故事,采用小組话剧的形式进行演绎,让学生自主翻译文言文章节、主动学习语法手法等,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既得到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也起到了提高核心素养的效果。
结束语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提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针对语文的教学板块,本文只是重点阐述了阅读板块,同样也只是简要分析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国,语文学科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十分重要。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继承者,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文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84
[2]郭丽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8(03):20
[3]陈玉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12):19-20
[4]何苏武.高中语文阅读训练如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J].语文教学之友,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