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医院HIV/AIDS 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2021-05-14高菊王青张建波杨雪娇张洪
高菊 王青 张建波 杨雪娇 张洪
1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大理671003;2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1003;3 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大理671003
艾滋病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数达到3 900 万人[1]。 随着抗病毒治疗以及宣传措施的增加,HIV/AIDS 患者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但我国每年仍然有大量的死亡病例[2]。 本文对云南省某医院2013—2018 年HIV/AIDS 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HIV/AIDS 患者的生存状况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死亡风险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参考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对2013—2018 年在云南省某医院就诊的455例HIV/AIDS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1)被确诊感染HIV 或已是AIDS 患者;(2) 年龄>18周岁;(3)患者基本情况、病史等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冠心病和脑卒中等;(2)患者失访或数据不充分,无法满足研究需要。 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455 例HIV/AIDS 患者年龄(46.24±8.61)岁,范围24~74 岁,男女性别比1.03∶1,随访3~60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 个月。
二、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首次就诊CD4 值、治疗情况、合并感染疾病等,分析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三、 统计学分析
运用SAS 9.4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表示。 对可能影响HIV/AIDS 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 将P<0.1 的因素纳入Logistic 回归模型筛选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生存状况,并利用Log-rank 检验分析两条生存曲线是否有差异。 本研究结果选择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一、HIV/AIDS 患者生存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在455 名HIV/AIDS 患者中,随访期内存活388例,死亡67 例,死亡率为14.72%。 男性患者死亡率为19.91%,高于女性患者(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063,P<0.01)。 不同婚姻状况、感染途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117 和10.646,P 均<0.01)。 首次就诊CD4≤200 个/μL 患者的死亡率为19.09%, 高于CD4>200 个/μL 患者 (10.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6.473,P<0.05)。 未接受抗病毒治疗(25.85%),未服用美沙酮维持治疗(16.32%),合并乙型肝炎(42.86%)或丙型肝炎(21.78%)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均较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9.544、5.160、40.251 和14.412,P 均<0.05)。详见表1。
二、HIV/AIDS 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将表1 中单因素分析P <0.1 的变量纳入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男性(OR=2.301,95%CI:1.592~3.653)、 单 身 (OR=12.334,95%CI: 6.691~27.236)、 未进行抗病毒治疗 (OR=2.884,95%CI:1.093~6.265)、 未服用美沙酮 (OR=14.237,95%CI:3.229~24.692)、 合并乙型肝炎 (OR=4.565,95%CI:2.343~13.122)以及合并丙型肝炎(OR=3.881,95%CI:1.401~6.745)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首次就诊CD4 值>200 个/μL 的 患 者 死 亡 风 险 较 低 (OR=0.391,95%CI: 0.232~0.843)。 详见表2。
三、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分析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显示, 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中位治疗时长为22.543 个月,3 年累计生存率为85.59%,而不接受抗病毒的患者中位治疗时长为24.528 个月,3 年累计生存率为40.33%。Log-rank 检验分析两条生存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1.090,P<0.01),见图1。
表1 云南省某医院455 例HIV/AIDS 患者生存状态的相关因素
图1 云南省某医院HIV/AIDS 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生存曲线
讨 论
了解HIV/AIDS 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可以发现目前艾滋病防治中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率。 本文发现云南省某医院HIV/AIDS 患者的死亡率为14.72%,略高于韦秋宇等[3]报道的11.9%。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男性、单身状态、同性性传播、首次就诊CD4≤200 个/μL、不接受抗病毒治疗、未接受美沙酮治疗、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HIV/AIDS 患者死亡构成比较高,提示这些人群是艾滋病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应积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的发生[4]。
本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首次就诊CD4 值、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是否合并乙型或丙型肝炎是影响HIV/AIDS 患者死亡的因素。 相对于女性,男性患者死亡风险更高;有研究认为男性感染HIV 后的CD4 细胞计数较女性低,开始治疗时的CD4 细胞计数越低, 患者死亡的风险越大[5]。 单身状态的患者死亡风险高,可能与患者缺乏固定性伴侣,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身心健康较弱有关[6]。 由于首次就诊CD4 细胞计数是判断HIV 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关键指标,当<200 个/μL 时,说明患者处于重度免疫抑制,因此该指标越低HIV 患者的死亡率越高。 本研究还发现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其死亡风险低于未使用的患者,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减少治疗期间毒品滥用行为、 避免HIV 感染,是防止服药人员死亡的关键[8]。 另外,HIV/HBV、HIV/HCV 合并感染已经成为HIV/AIDS 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9],与本文结果相似,临床应引起重视。
表2 云南省某医院HIV/AIDS 患者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本研究还发现接受了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 其死亡风险要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前者累计生存率更高,提示抗病毒治疗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减少死亡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0-11]。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