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2021-05-14四川省内江市第六小学校

亚太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草稿本口算做题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小学校 张 义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但学生计算时错误较多,那计算错误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和对学生计算方面的错题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到了答案。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在各阶段确定不同的重点和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小学生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

(一)计算知识和技能方面原因

1.概念不清

计算中要运用到很多概念,比如计数单位、数位、运算顺序、约分、通分……如果没有掌握好概念,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错。比如:763÷7 应该等于109,而不少学生的答案都是19,商中间漏掉一个0,表面上看是粗心造成的错误,实际上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在商中0 要占数位这个概念不清楚。

2.法则混淆

计算的依据是运算法则,要掌握运算法则,不能靠机械记忆,而要对它进行透彻的理解。有的学生就因为没有明确区分相似的法则,导致计算错误。例如“3.25-2.3=3.02” “35.26+3.564=7.09”,学生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不知道小数点对齐,实际上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整数加减法法则对他们产生了干扰,形成负迁移,把小数的末尾对齐进行计算,导致出现错误。

3.口算基本功不过关

计算的过程离不开口算,计算错误很多是因为口算掌握得不熟练。比如,一道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题,在计算时要用到加法和乘法。将计算过程进行分解,需要进行20 步以上的口算,每一步计算都不能出错,否则就会出现错误的答案。

4.简算和估算意识不强

要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简便运算可以简化运算过程,避免繁杂的计算,能快速、准确得出答案。部分学生没有比较和优化的意识,只能用常规的方法,在复杂的计算中容易出错。很多人都不太重视估算,认为有了精算何必要去估算。其实只要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用估算还能进行快速检验。

(二)计算心理和习惯方面原因

1.不良学习心态的影响

这些不良心态包括:懒惰心理、轻视心理、畏难情绪。态度决定一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肯努力,才可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并鼓励他们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让学生坚持练习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

要提高计算能力,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了一些不良计算习惯,导致计算总是错题不断。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粗心、书写不规范、不审题、不认真分析、不打草稿、省略步骤、不检查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整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存在,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二、提升计算能力的措施

(一)计算的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基础知识,讲清算理

学生要牢固掌握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因为它们都是计算的依据。理解了算理,就知道了“为什么这么算”。算法即计算法则,揭示“如何算”的方法,探究算理和掌握算法同样重要。大纲强调“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

例如,计算247+51,展示算理的过程如下:247=2 个百+4 个十+7 个一,51=5 个十+1 个一,先把7 个一与1 个一相加得8 个一(8),再把4 个十与5 个十相加得9 个十(90)。得到:200+90+8=298。

笔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2.加强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1)坚持口算练习。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基础,口算能力好才能保证快速、准确地计算。反复训练20 以内的加减、表内乘除法,还要熟练掌握100 以内的加、减法以及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这些是四则运算的基础。要坚持练习,为了让学生达到熟练,采取“天天练,不断线”的方式。每天上课时都用几分钟训练口算,时间和题目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逐渐提高。口算的方式逐渐从看题口算,过渡到听题口算,增加难度。听题口算增加了记忆的因素,做题时,学生必须全神贯注,记住所有数据,才有可能计算正确。虽然听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但听算训练却可以提高计算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制作口算卡片让学生天天练习,在规定完成的时间,要求做到快速、准确。比如,在学习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表内乘法时,制作加减法和乘法卡片,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读出答案。下表是五年级的口算卡片,要求在2 分钟之内完成。

0.23+0.37= 1÷0.4= 6.8÷0.4= 2.4×5=50×0.06= 0.8×6= 0.64+15= 8.7-6=1-0.76= 1.7×4= 0.36+0.5= 0.25×0.8=

(2)加强“凑整”的训练,这样能提高速度。如:27+73=100,63+37=100,368+632=1000,25×4=100,125×8=1000。教师还要教学生快速观察、判断凑整的方法。

3.熟记常用数据

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如125×8=1000,25×4=100,1—20 的平方,1—10 的立方,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结果,常用的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积,计算周长、面积时常用的π 的整数倍的数值,即2π=6.28,3π=9.42,4π=12.56,5π=15.7,6π=18.84……要把这些常用数据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4.重视简便运算和估算

简便运算能简化运算过程,可以更准确、快速地计算,能培养学生熟练的解题技巧。而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简算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1)简便运算的运用。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减法和除法的简算。在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中也可以改变运算顺序,让计算更简便。如:356+478-156=356-156+478=200+478=678。要熟练掌握运算的性质和定律,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如:25×36=25×(40-4)=25×40-25×4=1000-100=900,25×36=25×(4×9)=25×4×9=100×9=900,25×36=(25×4)×(36÷4)=100×9=900。运用不同的运算定律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简便算法,平时做题时就要多训练一题多解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2)估算的运用。在估算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分析并快速判断的能力。用估算的方法分析495×7=3565 是否正确,因为495 接近500,500×7=3500,495 <500,所以495×7 <3500。由此可以判断答案3565 是错误的。

(二)计算的心理和习惯方面

1.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低年级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竞赛方式进行训练,比如闯关卡、开火车、击鼓传花、扑克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可以给高年级的学生讲讲数学家高斯和陈景润的小故事,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还可以讲解解题原理,厘清解题思路,获得成就感,提高兴趣。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做题时严格按“看—想—算—查”的步骤进行。仔细看:看清题目,抄题时要细心,抄完要检查、核对数字和运算符号,这是保证计算正确的前提。教师平时就要加强练习,可做一些训练注意力,锻炼手、眼协调的游戏。认真想:在做题之前要认真审题,弄清运算顺序以及是否能简便运算,再计算。耐心算:书写要规范,字迹要端正,计算要认真,养成估算验算的习惯,利用估算检验答案是否正确。细心查:计算完成以后要对试题进行整体的检查,查抄题情况、查计算方法、查计算对错。

(2)有效利用草稿本。把计算的过程清楚地呈现在草稿本上,有利于准确计算。打草稿要条理清楚,书面整洁。在草稿本上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按题目的先后顺序标清序号,便于查找、验算。教师也要定期对草稿本进行检查、评比,展示优秀草稿,教师的鼓励能激发学生使用草稿本的积极性。

(3)重视错题分析。分析错题原因是提高计算能力不可缺少的,有些同学做了很多题,却收获甚微,究其原因,很多是不知道自己做错题的原因,总是犯相同的错误。所以,准备错题本对错题进行分析很有必要。要对犯错的原因进行分类,一是粗心。包括漏做了题目,看错、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错误理解了题意,忘了写答案等。把这类题收集在一起,找出粗心点,并用红笔注明错题的原因,经常翻看,时时警示自己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做题时看两遍题,也是避免粗心的方法。二是没掌握好基础知识。比如,数位没对齐、计算出错、计算法则出现错误、运算顺序不正确、简便方法用错,这些都是相关的知识点没掌握好。所以,把这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记在本子上,并背下来,确保下次计算能正确。三是没想到难点。

遇到难题,我们往往一筹莫展,找不到解题思路。错题分析时我们要把没有想到的点和解题思路的要点都记在本子上,把它记住,再遇到相同类型的题时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严格要求、悉心教导,通过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需要学生端正态度,刻苦练习,如此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草稿本口算做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小学数学草稿本有效使用的实践与探索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效使用数学草稿本的方法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探析打草稿习惯的养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