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2021-05-13郝莉赵焕杨元芳郑鑫
郝莉 赵焕 杨元芳 郑鑫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高度特异的微血管并发症,病情发展不可逆,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DR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糖代谢、生长激素、血管生长因子异常有关,DR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因此难以察觉,大多数患者在出现显著临床症状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患者预后不良[1]。李会琳等[2]对部分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显示其患病率为37.2%,这与王涵等[3]调查的35.8%相差无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DR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较高,需加以重视。本次研究对医院近两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DR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6月—2019年3月接收的4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并发DR 的9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并发DR的 3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条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临床资料完整;无精神、心理、意识障碍;有配合研究的能力。排除条件[5]: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感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肿瘤疾病;妊娠、哺乳期女性;涉及医疗纠纷。
1.2 调查内容
本研究自行设计“患者一般资料和病情状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吸烟史、高血压史、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有无不良饮食习惯(高脂饮食、喜好甜食)、每日运动时间等。
1.3 调查方法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由研究者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同意后,用统一性语言向其解释问卷内容,患者一般资料内容由患者自己填写,疾病相关部分参照患者病历记录和实验室生化检查。本次研究问卷发放480份,回收480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构成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单因素分析
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性别、年龄、血脂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吸烟史、高血压史、饮食习惯和每日运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DR为因变量,以BMI、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吸烟史、高血压史、饮食习惯、每日运动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值高、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水平高、吸烟史、高血压史是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单因素分析
表2 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DR作为糖尿病一种高度特异且不可逆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不容忽视[6]。糖尿病患者DR患病危险因素是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从本次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程长短、DR患病密切相关,李甦雁等[7]对某社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DR的患病率与糖尿病病程呈明显的正相关,李磊等[8]研究发现,DR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平均为8.08年,而非DR组患者病程平均为4.19年,由此可见糖尿病病程对DR的患病风险有密切关系,并且在本次研究中,该因素已经成为DR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患者长期高血糖水平也会增加DR的患病风险,田杏等[9]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每下降1 mmol/L,其DR的患病风险会下降20%左右。此外陈静等[10]研究指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其DR患病的风险也会增高,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导致血液血浆通过损伤的微小血管进入视网膜引发病变,血压控制不合理还会加快视网膜病变的病情加重,由此可见,高血压也是DR患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病程进展受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十分严重。本次研究调查发现,DR患者的体质状况、是否吸烟、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等与非DR患者有明显差异。郝兆虎等[11]相关研究也证实,青少年吸烟史是DR患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而且吸烟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DR的患病率就会增高,病情就会加重,因此应加以重视。BMI与DR患病在临床中存在一定争议,但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BM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该因素是DR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也有国外研究显示,肥胖糖尿病患者的DR风险是正常体质糖尿病患者的6倍左右。本次研究还调查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发现两组患者的饮食和运动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对DR的发病和病情状况也有一定影响,但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上述因素并不属于独立性危险因素。沈旻倩等[12]通过对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一定时间内饮食状况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坚持低脂饮食的患者可有效减少DR患病风险,而喜好甜食的患者其DR患病率较不喜甜食的患者低10%左右,这一研究也充分证实了饮食对DR患病的显著影响。
DR并非不可预防,本次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因素后,可针对其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建议临床护理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干预:①心理干预。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并发症时,大多会出现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甘亚平等[13]研究指出,DR患者会由于视力减退、眼部不适、形象受损等问题出现异常心理,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讲解DR病变知识,纠正患者不良认知和应对态度,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患者配合治疗。②加强用药和生活指导。向患者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不遵医嘱用药会导致血糖控制不良,进而导致病情加重,其他并发症出现,加大治疗难度;指导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督,协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信念;耐心向其讲解所服药物的药效、机制、服用时间、剂量及其他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能力。针对存在诸多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应指导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劝导患者及时戒烟,减少吸烟对身体的损耗,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饮食原则,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制定每日摄入总热量,为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告诫患者努力戒除高脂饮食、喜好甜食的不良饮食喜好。为运动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制定运动计划,指导家属督导患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培养。③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研究发现,DR的早期筛查对降低其发病率有显著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眼部出现任何问题时应及时去眼科就诊检查,对于本身有眼科疾病史的患者应增加定期检查频率,防止恶化。④建立随访机制。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病情进展关系重大,十分需要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因此医院为糖尿病患者建立档案并进行随访,住院期间收集患者联系方式(电话、QQ、微信)以及家庭住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平台,指导患者和家属实名加入,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和视频访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用药情况、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等,对有DR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加强随访频率,对于居住在附近社区的患者,与该社区进行联系,通过社区活动、板报展示等方式指导社区加强DR并发症相关知识的宣教,充分为患者提供就医和咨询平台。陈丽云等[14]研究也证实,通过微信平台对DR出院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度、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曹怡等[15]研究也发现,基于社区为糖尿病患者建立档案进行DR认知干预发现,患者对于DR的认知需求较大,但又缺乏条件去医院就诊,因此通过社区来进行疾病干预,既能够节医疗资源,又能高效率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肥胖、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史、吸烟史均是DR患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对此进行积极干预,以降低DR患病率或减缓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