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2021-05-12黄敏
黄敏
摘要:在国际传播中,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通过做大做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够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向积极主动“传播中国”的观念转型,为国家形象的国际话语体系构建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在客观审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现实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 国际传播 现状问题 优化对策
近年来,中国主题成为全球纪录片市场的热门资源,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纪录片出口总量近2000个小时,国内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京剧》《超级工程》等作品销售到亚洲、欧洲、美洲等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合拍纪录片《极致中国》《鸟瞰中国》《港珠澳大桥》等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取得良好收视效果。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也出现了新趋势,题材丰富多元、合作方式多样,初步形成立体化的国际传播格局。但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种种因素导致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为未来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助推下,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取得显著成效,出口时长稳步提升。但受到文化差异、生产流程、资金渠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选题范围、合作层次、受众策略等方面。
1.选题范围局限,缺乏文化内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在选题上仍存在内容单一、范围局限的问题——纪录片基本以地理类为主,如《极地》《巢里巢外》《未至之境》等;传统文化和美食类虽然得到了一定拓展,但占比相对较小,尤其缺乏现实类纪录片。
以“一带一路”相关主题纪录片为例,主要是围绕丝绸之路进行历史故事的挖掘与呈现,然后通过与现实的对比,以图实现历史与当代的时空“重合”。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创作内容,这类纪录片往往缺乏新意,难以有效地激发海外受众的关注和兴趣,甚至会带来审美疲劳等问题。
2.合作不够深入,平台建设欠缺。就现状来看,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目前仍以传统广播电视机构为主,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作用;再加上与国外纪录片制作机构的合作层次不够深入,导致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在市场宣传等方面乏力,影响了其发展势头和潜能激发。
2016年10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纪录中国理事会共同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纪录片全媒体国际传播平台,聚焦“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该平台更多侧重于传统广播电视领域,影视制作、后期编译等工作都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完成,造成整个传播流程的“断裂”,严重制约着纪录片国际传播力的有效提升。
3.受众策略不足,反馈渠道缺失。我国有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近年来成功走出国门,但海外受众对这些纪录片的反馈却相对匮乏。尽管已有个别制作团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出于成本的考虑大多只是做了局部少量访谈,无法得到更为具体的反馈结果和有效结论。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因此无法形成传播闭环,难以对后续题材的调整、创作手法的创新、传播渠道的优化等提供针对性决策依据。相应受众策略的不足和反馈渠道的缺失,削弱了国际传播的精准性与实效性,不利于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对策
在简要梳理中国纪录片国際传播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相关主体应采取有效措施寻求国际传播的优化路径,充分发挥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作用,助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1.加强多向合作,扩展传播范围。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如果想扩展海外市场的业务范围,首先要解决资金受限的问题,生产机构通过市场化运营,灵活借助有效渠道丰富资金来源。例如,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新三板上市的机会,通过打造“中国纪录片第一股”,借助融资实现快速有效的资本积累,为纪录片业务的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纪录片的题材创作,在当前国内播出渠道有限的背景下,一方面要将目光投向海外,尝试制作为国际受众定制的纪录片作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全球网络新媒体的合作,发挥社交媒体平台在扩展海外传播范围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并呼吁国家放宽对网络媒体传播纪录片的限制。此外,纪录片生产机构还要加强衍生品业务的开发,将周边商品、旅游、城建、出版等要素巧妙融入产业链,进一步开拓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价值空间。
2017年以来,五洲传播中心每年都会与国际知名媒体或影视机构合作拍摄大型纪录片,如与探索频道合拍的《中国:变革故事》、与国家地理频道合拍的《世界上最大的生日庆典》等,后者获得2019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奖项。
国际合拍不仅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注入全新生机,还有效拓展了国际合作的范围;合拍作品既符合我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又符合国外受众的观看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在合拍过程中,中外双方可以在商业、制作、传播等模式上相互学习借鉴,交流分享、各取所长,推进国内外纪录片生产与传播的共同发展。
2.打造国际平台,拓宽传播渠道。相比欧美国家的纪录片,中国纪录片无论在制作流程还是发行机制上,还未形成有效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全媒体时代,民营影视机构和新媒体公司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新兴参与主体,打破了以往国家级电视台“一家独大”的纪录片格局;纪录片制播开始由宣传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但也容易带来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等问题,导致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目前仍无法形成有效聚合力。
为此,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应围绕“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战略核心,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打造国际开放平台,以“抱团出海”的方式拓展我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空间。一方面,积极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有影视节展。目前,全球各大影视节展已成为纪录片传播的核心销售平台。“中国联合展台”便是以政府为主导搭建的,其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致力于为中外纪录片机构搭建合作平台,2004年以来每年向国际推介中国优质纪录片,取得了一定效果;随后国内的纪录片机构开始抱团,共同参加全球各大影视节展,有效拓展了国际营销渠道,取得显著的传播成效。政府和影视机构应加强协同创新,以更开放的思维做好纪录片生产与传播,通过全球影视节展等平台,不断提高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纪录片传播平台,提高我国纪录片节展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是当前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本土纪录片节展,其中设立了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等多个板块,并以此为平台向全球电视台和播出机构进行营销推介。从公开报道可知,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参会机构达到808家、4天节展期间意向交易额达8.8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真正成为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关键渠道。
此外,还应积极对接全球优质资源对国产纪录片进行国际化包装。具体来讲,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与受众需求,对成片进行针对性的二次剪辑制作,以尽可能地消除“文化折扣”影响,增强国产纪录片与国外市场的贴合性。对此,我国可以借鉴好莱坞电影国别特供版的模式,在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的同时,有效规避不必要的文化争议与冲突;尤其要在确保纪录片质量和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满足海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这是拓宽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渠道的重要途径。
3.做好顶层设计,提供多元保障。国家近年对纪录片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态势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相关部门要探索转变扶持方式,提高政府支持的精准度,强化政策的产业贴合性。首先,加强对纪录片行业发展的调研,全面了解国内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问题,避免政策支持只关注行业的上层局面而忽视底层状况;应在把握国内纪录片行业动态的基础上,着眼海外市场拓展给予关税、补贴等方面的优惠,制定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维度切实推进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
政府部门应关注多方利益主体的多种平衡,包括中央与地方政策、国营机构与民营企业发展、纪录片产业与其他影视产业政策等平衡。目前,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扶持时,要站在整体高度进行考量,避免个别方面倾斜度过高造成行业资源分配失衡。在落实政策的具体过程中,也要兼顾各类主体,避免过度照顧大型、国有纪录片机构而影响民营、中小纪录片企业的积极性。
此外,在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中,政府或行业协会应组织实施专门的市场调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调研海外受众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及时掌握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效果,为生产与传播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形成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生态闭环。
三、结语
中国纪录片行业正在开启国际传播“走出去”的创新模式,积极主动地布局国际化、产业化的新篇章。纪录片从业者要站在更加宏观的高度思考中国纪录片的未来走向,持续探寻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塑造、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想不断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就必须通过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来有效解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折扣”等问题,而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相关传播主体戒骄戒躁并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同道,刘忠波.2019年中国纪录片类型、传播与文化版图[J].当代电视,2020(04).
[2]韩岳,韩诚.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路径构建——基于国际纪录片节视角的研究[J].青年记者,2020(06).
【编辑: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