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组合式俯卧位垫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体位护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1-05-12张雪华
张雪华
【关键词】改良型;组合式俯卧位垫;玻璃体切割术;体位护理;应用效果;价值分析
玻璃体积血(玻血)是指玻璃体周围组织发生了病变,血管破裂出血进入玻璃体腔,是由视网膜血管、外伤、炎症、视网膜裂孔、肿瘤、手术损伤等原因造成视力下降的常见疾病[1]。易使患眼屈光介质浑浊,影响光线到达视网膜,引起视力模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安全,并对眼部组织产生破坏。不同病例预后差异较大,据出血量、吸收程度及眼部反应给予相应治疗护理。玻血是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发生玻血后,患者自觉黑影飘动、片状黑影、视力下降、眼前雾水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会引发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眼球萎缩、中心视力损害等相关并发症,提高致盲风险[2]。目前对于大量玻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选择玻切术,虽能获得理想效果,但为减少术后并发症,要求患者在术后颜面向下俯卧。随俯卧位时间延长,会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肩颈及肘部不适等,严重影响睡眠,降低体位依从性和康复依从性[3]。据此,本研究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行玻切治疗的120例患者当做观察对象,探讨玻切术后体位护理期间应用改良型组合式俯卧位垫的实际效果与临床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入院的120例玻切术后患者进行课题研究。根据体位护理的差异性将所选的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传统组(n=60)和试验组(n=60)。传统组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为21~68(46.27±3.16)岁;手术类型:40眼硅油注入术,20眼惰性气体注入术。试验组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为33~65(46.31±3.24)岁;手术类型:41眼硅油注入术,19眼惰性气体注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自主接受手术治疗者;(2)符合玻切术治疗指征者;(3)有完整临床资料者;(4)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签同意书者(包括家属)。
排除标准:(1)不符合玻切术指征者;(2)无法配合手术与体位护理者;(3)意识或交流障碍者;(4)存在精神疾病者;(5)合并恶性肿瘤者;(6)患有阻碍研究的其他疾病者。
1.2 方法
在术后体位护理中,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俯卧位。试验组则加用笔者为玻切术后和视网膜复位术后设计的改良型组合式俯卧位垫(包括:床垫头部留有直径15~20 cm椭圆形孔、可调节圈大小的马蹄形软垫、30 cm×6cm可固定肘垫。)
传统俯卧位护理:患者术后俯卧于普通床铺,胸部垫软枕,额部垫双手上,保持面部向下的俯卧体位。在体位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改善情况,嘱患者维持低头位,面部平行于地面,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同时指导定期更换正确的卧床体位,坐起时面部向下,额部垫软枕趴在桌上。
改良型组合式俯卧位垫护理:体位护理过程中,患者玻切术后俯卧于带孔床垫;马蹄形软垫置于头部圆孔周围,据面部大小调节马蹄圈;戴肘垫,颜面部向下俯卧于马蹄垫,上肢自由摆放。坐位时马蹄垫垫于额面部,垫肘垫,面向下平行地面;立或行时,颜面部尽量与地面平行,马蹄垫围绕于颈,支撑下颌以减轻颈部肌肉紧张。使用组合式俯卧位垫时,嘱注意保护眼部以免受压,调整头部保持相对固定状态,禁止自行改变面部位置,避免侧卧、仰卧等姿势,影响手术效果。另外嘱患者减少剧烈运动,以免引发术后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俯卧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眼压变化、睡眠情况、应用Kolcaba舒适量表[4]评价舒适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2)对两组患者每天俯卧位时间、入睡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判断其俯卧情况。(3)从术后第1~5天,定期测量两组患者眼压情况,每天1次。正常眼压值为10.8~20.9 mmHg。(4)术后第1、3、5、7天用Kolcaba舒适量表分别对两组进行评价,用分数越高越舒适。(5)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对术后体位护理满意度,并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6)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实验所得的最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卡方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每天俯卧位时间及首次入睡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传统组,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眼压水平比较
试验组在术后第1~5天内的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舒适度比较
试验组在术后第1、3、5、7天内舒适度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采用玻切术治疗玻血等眼科疾病具有良好效果,为更好地恢复视力,术后通常会强制患者维持面部向下的俯卧位。研究指出,长时间保持强迫体位不仅会引发头部、肩颈、腰部不适,还易致焦虑、失眠等,加重患者身心痛苦,降低治疗依从性[5-8]。因此,积极探讨舒适有效的体位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此类手术后患者减轻痛苦,改善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使用改良型组合式俯卧位垫后的俯卧位时间、首次入睡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传统组,舒适度显著高于传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术后各时间段内的眼压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改良型组合式俯卧位垫在玻璃体切割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减轻体位的不适感,增强舒适度与体位依从性,从而稳定眼压,提高护理满意度,避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改良型组合式俯卧位垫的应用,能帮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维持正确的俯卧位,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还能防视网膜脱离和促进视网膜复位,避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