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2021-05-11罗利琼
罗利琼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台山 529200
高危药品是指少数特定的,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其出现差错可能不常见,一旦出现危害程度极大。常见的高危药品有吗啡类镇痛药、神经肌肉阻断药、注射用化疗药、造影剂、抗心律失常药(静脉途径)等,该类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较高风险,在严重后果发生前采取管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1-2]。药剂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3]。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以及用药安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台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9 月高危药品使用案例200 例。根据管理措施实施时间,将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3 月期间100 例设为管理前,将2020 年4 月至2020 年9 月100 例设为管理后。药剂科管理人员50 名,其中男22名,女28名,年龄25~45岁,平均(32.56±5.19)岁。
1.2 方法
①加强培训。药品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药剂科高危药品的管理效果,因此需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集中学习高危药品管理手册、纠正错误管理等方式,向其介绍高危药品的种类及用法用量、禁忌证、适应证、作用机制、易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等。②强化验收。药剂科管理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做好药品验收工作,保证药品入库安全,及时处理不合格或过期的药品。③做好建档。运用计算机技术,做好高危药品管理与分类,并对其种类明确划分。④严格存放。由专人根据高危药品药性进行专柜分类存放。放置过程中相同通用名的药物根据不同剂型摆放,每个剂型使用不同颜色标识。字体相近或包装相近的高危药品分开存放,并在外包装上用不同颜色标识。⑤设立醒目标识。警示标识要醒目,针对性强,且全面(图1),同时做好冷藏与干燥工作。失效期近3 个月内的高危药品挂上标识牌,以便提醒药剂人员优先使用。⑥定期检查。确保所存放的高危药品的有效、充足。同时高危安全管理小组不定时抽查,检验高危药品管理方法落实情况,针对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时修正。
表1 管理前后安全管理项目分值比较(±s,分)
表1 管理前后安全管理项目分值比较(±s,分)
时间 n 药品目录 专人管理 专区存放 专用标识 有效期管理管理前 100 6.39±1.06 5.46±1.01 5.36±1.30 6.98±0.36 6.01±0.22管理后 100 9.58±1.26 9.44±1.36 9.69±1.30 9.88±0.45 9.88±0.66 t 值 3.562 4.015 2.965 2.115 3.691 P 值 0.028 0.029 0.026 0.041 0.031
图1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参考梁雪茵等[4]自制问卷对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目录、专人管理、专区存放、专用标识、有效期管理等。每个项目总分0 ~10 分,0 ~4 分为差,5 ~7 分为合格,8 ~9 分为良好,10 分为优秀,高危安全管理小组每隔4 个月抽查1 次,共3 次,取每个项目平均值。②统计并比较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否出现放置不规范、标识不清晰、未及时补充、药品过期等情况)及给药差错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行t检验,组内数据比较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各项目分值比较
管理后药品目录、专人管理、专区存放、专用标识、有效期管理分值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管理前后给药差错率及不良事件率比较
管理后给药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管理前,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给药差错率及不良事件率比较[n(%)]
3 讨论
医疗安全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医疗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保证用药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部分高危药品使用范围广、频率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将增加患者死亡风险[5]。而一些高危药品用药范围专科性强,若出现差错,将会给患者造成极大伤害[6]。高危药品贯穿整个医疗过程,如何加强高危药品管理,保证其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安全。药剂科是医院药物管理的重点部门,由于药物管理种类繁多,工作量大,易出现药物放置错误,未及时补充等现象,给患者治疗造成安全隐患,尤其是高危药品,若没有做好管理,势必会加大风险[7-8]。因此对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点。
从既往报道[9-10]和临床经验来看,影响高危药品安全使用的常见因素有:药房管理人员自身疏漏、分类与摆放不合理、标识不够齐全等。药品管理人员自身疏漏主要体现部分人员缺乏较高的识别能力及长期工作产生的疲态心理。前者主要表现为对高危药品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快速区分相邻或相近高危药品。有报道指出药剂人员对高危药品认识不足,间接影响到用药安全[11]。后者主要表现为多数药剂科人员工作年限较长,长期重复相同的工作,易产生心理疲态,自我监控力度不足[12]。针对上述情形,本研究加大药品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在进一步提升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加深其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认识,提醒大家规范管理。药房的药物种类繁多,若分类摆放不合理,再加上相近药物较多,易混淆,加大药品使用的安全风险[13-14]。为避免此情形,本研究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高危药物进行种类明确划分管理,并对高危药品风险程度进行区分,相近药物隔开放置,避免干扰,从而减少给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管理后给药差错率1.00%显著低于管理前8.00%。高危药品都具有自己的药性,部分甚至具有较大伤害性,若标识不齐全易造成给药不当。为避免此情形,研究将药房所有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均设置了醒目标识,每个高危药品亦设置了警示标识[15],比如对易混淆高危药品,给出的注意事项“听似,看似”即有其他药品名字与其相似,方便人员加以区分。报道指出,清晰全面的警示标识,可减少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名字相似的药品必须明确注明,比如10%的氯化钠注射液与10.0%的氯化钾注射液[15]。
诸多报道[16-18]显示,核查不及时,是导致药品未及时补充、药品过期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定期检查,坚持对高危药品数量、有效期等信息进行核查,以确保临床用药准确,实施上述措施后标识不清晰、未及时补充、药品过期等累计不良事件发生率1.00%显著低于管理前8.00%,提示高危药品管理具有增益作用。此外宗纲等[19]报道指出,科学的审查制度,良好的审查意识,在高危药品审查必不可少,药品管理人员在审查过程中应时时警醒自身严格按照审查流程走。统一规范的高危药品管理可最大限度降低高危药品风险,使药学服务得以持续。
综上所述,加强药品管理人员培训、强化高危药品验收、做好建档、严格存放、设立醒目标识、定期检查等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在药剂科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继而保证用药安全,提升药房安全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