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

2021-05-08张丽霞

考试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感恩小学

张丽霞

摘 要:感恩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现如今又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将知识教学作为重点,应该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知行统一也是现如今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生要在懂得感恩的基础之上,再将感恩付诸行动,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文章就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进行讨论。

关键词:感恩;德育素养;小学

一、 引言

感恩是一种待人处世的哲学,有的时候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大智慧,当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就有“衔环结草,以德报恩”的经典谚语。在中国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都非常重视,遵循从简单到难的顺序制定思想与品德的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制定出对应阶段的教材,实施相应的思想品德课程,为感恩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在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重要地位

(一)可以通过感恩教育间接改变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教育之本。如今社会的孩子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像丝毫不记得父母的付出,也不会去感激别人,总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讲,要培养他们养成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习惯,要在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感恩,更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感恩,如何将感恩的心付诸于行动。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挖掘丰富的德育内容,以德育人,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经具备的对生活的认知和定位,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并努力改变,激发学生形成对社会、自然以及其他人感恩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二)学校和家庭之间合作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人们待人处世时的哲学。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不如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斤斤计较、一味索取、私欲膨胀、不懂得感恩,那么他周围的人久而久之都会避之而不及。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一个只知道一味索取,没有社会责任感,不懂得感恩的人,根本就没有一颗真诚的心,对他人的给予总会觉得理所当然,没有社会责任感。都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人,更不用说会感恩老师同学或者其他的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思想就必须从思想出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感恩,明白为什么要感恩。一个人的德育素养,大部分都是经过后天学校和家庭之间互相努力而形成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寻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善良,可以净化思想,看到身边每天都会发生的美好,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从而结交到很多的好朋友。

(三)感恩教育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在进行感恩教育时教师如果只想借助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是完全不可能的,应该在结合教材的同时通过教化的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素养,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辛苦和不易,从此,更加尊重敬爱教师,形成一道友谊的桥梁,使学生与教师相处时感受到平等和和谐,可以大大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互不理解而产生的种种误会和矛盾,因为有了感恩教育这一课程也让整体的教育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和谐美好。

三、 完善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将感恩类的专题教育与学科内容相结合

学科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所以要以教材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行动指导作为授课的基点,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佩之情,进而将感恩意识加入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新颖的教学模式,例如,让每一位学生任意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进而在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的时候,学生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重新考虑问题,从而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清楚地感受到每个人都不可以平白无故去接受其他人的帮助,都需要怀有感恩之心。回想到曾经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第一次开口说出爸爸、妈妈,第一次踮着脚尖艰难地学习走路,第一次……这无数的第一次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啊,父母的爱永远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以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不同身份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借此活动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让学生也感受父母和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让思想教育走进生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将现实生活、情感体验和感知体验相结合,更加准确地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促进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全面开展,并持久保持下去。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从懂得家长对自己温柔是爱,严厉也是爱两个话题入手,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是否可以体会到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无论是严厉的爱还是温柔的爱。引导学生观看本单元中出现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些家长为什么这样做?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爸爸让孩子自己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为什么想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手工?爷爷又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进行认错?询问学生是否可以体谅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良苦用心。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类似的经历,想一想当时家长说了什么,自己当时又是怎样的想法,探究完问题,学了本篇课程后又有怎样的体会。通过本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了解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和不易,从中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感激之情,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是一种责任。

(二)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学生宣传感恩

第一,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中午休息时间的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内的宣传栏和黑板报等有利条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宣传感恩教育,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或者制作相关的手抄报等方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埋下一顆感恩的种子,随着日积月累的成长,终将生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第二,开展有关感恩主题的一切活动,朗读感恩的文章、学唱歌曲《感恩的心》、分享讲述感恩故事、看有关感恩的视频。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比赛,例如以感恩为主题的朗读大赛、班级大合唱和小小故事家等。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在课间休息时间还是放学后的时间,人人都在讨论感恩话题的故事,让学生之间快乐地分享自己感恩精神的食粮。这些活动在最大限度上唤醒了学生感恩的意识,让学生在全身心体验的过程中更加明确感恩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感恩小学
宽容 守信 感恩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