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2021-05-08王梦瑶

考试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

王梦瑶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特征比较显著的学科,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初中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要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初中生道德、法治意识的提升,以及行为习惯的改变。而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让初中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对于上述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互动教学模式

一、 引言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伴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能够有效促进其智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该理论为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当然,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也获得了大量的实践证明,并且深受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和推崇。学生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激励、合作、竞争、评价等方式来开展学习互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顺利完成相关的知识探索任务,并且产生更加深入地认知和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其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基于此,对该模式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 学生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学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在某一集体教学情境下,学生之间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性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对其学习情况产生影响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互动的形式相对较多,包括相互提问、讨论、合作等,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主题发言、现场调查、竞猜竞赛、小组讨论等均为可行性较强的互动方式。学生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属性多样、形式渗透、过程相互等方面的特征。属性多样主要表现在互动类型、内容、性质等方面的多样化,类型方面包括个体互动、群体互动、个体与群体互动等;内容方面包括情感、行為、认知等方面的互动;性质方面包括竞争、合作等多种性质的互动。形式渗透是指各种互动形式可相互渗透和融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互动模式予以运用。过程相互是指学生互动属于相互渗透和作用的过程,为了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并且通过知识、情感等多维度的交流来促进彼此思维、行为的转变,这种影响和转变并非单向进行的,而是具有相互性。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意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学生互动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积极性,在互动过程中帮助其构建更加完善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并且锻炼其思维能力。该模式的应用是“生本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体现和落实,能够让初中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其在开放、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充分释放自身潜能,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非常值得推崇。其次,有助于初中生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发展。现代社会对优秀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代优秀人才的必备能力。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初中生在与人交往、竞争、合作等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对其成长为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能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将该模式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意义所在。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常见且非常有效的一种学生互动教学模式,通常由4~6名初中生共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表现进行评价,为了激发初中生参与小组合作的兴趣,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各个小组恰当的奖励。该模式的运用需要重新编排座位,让同小组成员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互动,其实质是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具有积极性特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在自学的同时还要主动帮助同组成员进行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全组成员共同进步。一般而言,每个初中生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彼此能够相互启发和补充,并且通过交流互动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促使组内成员产生一些新的认识和体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以《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让初中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并且比较分析一下互联网出现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进一步确保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将相关问题布置下去,让初中生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课上与同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将会深刻体会到“网络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互问互答互评

有疑问才会去思考,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引导初中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让其通过互问互答互评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教师可以选择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一些难度较低、适合初中生自学的内容,指导初中生运用此种模式进行学习。教师要提前为其确定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初中生自主阅读、分析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与同组成员通过讨论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并将本小组发现的最具思考和讨论价值的一些问题记录下向其他小组提问,并对其问题回答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学生互动模式能够激发初中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热情,并在此过程中增加初中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不仅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益,还能促进初中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在进行《学习新天地》这一课中“享受学习”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互问互答互评”的方式让初中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节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初中生体味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认识到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初中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克服困难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快乐的体验?你认为怎样才能享受学习?并且结合自身经验和教材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说出了自己有关“享受学习”的一些感想,并且在互问互答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对该节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怎样享受学习”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这些都为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确保学习效果,教师要针对初中生在互问互答互评之时未能涉及的一些重点知识、深度知识等进行必要的补充,发挥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总揽全局的作用。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