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2021-05-08蔡明月

考试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策略

蔡明月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体验来获取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体验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课程基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在认识、体验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核心素质的培养,更偏向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从内向外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文章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教学体验理论指出,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他认为学习活动是注重生活经验的,强调教学应重视学习者的个人经验。基于这一理论产生的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引入、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再现、还原教学内容,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体验为核心,是一种生命活动,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二、 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学生在校所学的很多知识在未来迅速发展的社会中将被淘汰,而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很多知识又无法在今天获得。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的支柱。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技能,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摸索、分析、总结来获取知识,胜过老师传授知识本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

(二)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

如果把镜头转向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在课堂上能做到认真听讲,勤于记笔记,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学生不多。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点繁杂、内容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仍延续黑板加粉笔的方法,搞“一言堂”,就算内容再丰富,也难于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新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都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仍然是老师的“一言堂”,缺少师生之间互动的环节。且老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学习能力不足,话题枯燥乏味,不能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以致课堂氛围沉闷。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互动性,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体验式教学将是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

三、 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励体验

教师应努力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情景体验,根据所教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融合本地区有效的教育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去唤醒学生心底下对知识的渴望,增强学生的信任,让学生主动地投入教学情境中,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并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例如,在学习《以礼待人》这节课,在落脚点践行“礼”的环节,笔者设计了“争做文明礼仪小能手”情境表演比赛环节,给四个小组分配了任务:第一组:进老师办公室交作业;第二组:请同学帮忙讲解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第三组:不小心踩了同学的脚;第四组:看到有同学乱丢垃圾。要求:每组同学根据分配到的情景内容,简单拟定剧本,選派两三名同学上台表演,将最能体现以礼待人的表现呈现出来,并根据自己组的情境设计一句文明公约;表演完小组齐声喊出文明公约,最后其他组同学给予评价,

评出良好表现者和表演小组。同学间、小组间瞬间来了斗志,讨论、拟剧本、选演员、定公约,课堂气氛十分高涨。通过学生的表演以及小组的评价,包括学生表演中的不文明行为的点评,让学生对“文明有礼”和“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情景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教学设备,以及学生平时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点,来确定“体验”的情景。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会有思维的碰撞,相互引导启发,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提高课堂实效。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是生成性的、建构性的,对学生来说倍感亲切,学生从中亲身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情境中来。

(二)促进小组合作,加深体验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静止、单向的学习方式,学习者之间缺乏主动沟通和交流。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或团队作为基本组织形式,通过互助协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鼓励、承担责任、平等参与,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道德经验,实现道德水平的提高。

比如,在《网络改变世界》教学中,教师可课前设计几个问题:1. 列举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网络在经济、民主政治、文化、科技方面应用的典型例子;3. 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4. 网络的弊在哪里?5. 如何合理地利用网络?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组合作收集资料,并形成书面材料,以小组结论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小组合作的成果,同时允许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和反驳。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学生性格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影响分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