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05-08李洁
李洁
[摘 要] 以实践共同体为切入点,进行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认为实践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参与、共同事业、共享资源等要素特点,非常契合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为此,针对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对公共英语课程不重视、传统教学模式互动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并从教师线上资源的准备、学生自主进行线上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教师线下课堂辅导和在实践中进行评价展开实践探索。
[关键词] 大学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4-0089-03
一、实践共同体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也被称为实践社区或实践社团,是指有着共同爱好,对同一知识感兴趣,同时共同学习同一知识,共同围绕这个知识领域探索研究,分享共同的学习经验及学习心得,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分析各自学习资源的群体[1]。作为一种主张以综合性、开放化、普遍化的眼光来看待“学习”的现代化教学理论,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封闭的课堂、教室、校园、考试、成绩中解放出来,将其置于一切社会实践参与之中的教学环境之下,以共同参与、共同事业、共享资源为核心要素,为学生构建一种强调情境化、协作性和自组织性的集体智慧学习与相互沟通交流的学习空间。这种新型的学习空间,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成为推动学习的重要动力。实践共同体教学理论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不仅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拓展了优化空间。因此,自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广大的学者逐步将其引入到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之中,以此助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英语素养,提高英语水平、促进其国际化接轨的重要课程。自我国社会转型、教育逐步与国际接轨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外语界的专家、学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虽然不断优化的公共英语教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改变,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大学生英语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依然难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3]。这不仅制约了我国高校人才培育的水平,同时也使得大学生虽然经历了认真的英语课程学习,但依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英语需求。由此,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优化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让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成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所在。而实践共同体教学理论的出现,就为高等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首先,公共英语本就是一项以英语语言运用为目标的教学课程,单纯的英语学习而缺乏实践化的应用,不仅不能有效地掌握语言技巧,同时也让背单词成为英语学习的难点;而将其置于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沟通交流为特点的语言教学,不仅让老师和学生形成了教学互动,同时也让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基于群体共同互动的教学过程。这种群体性教学互动实现了师生教学的共同参与,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通过口语的沟通交流带动英语教学的开展与知识的习得。其次,公共英语教学核心目标就在于促进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与社会需求适应。这使得教学目标的达成不仅是教师教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学的关键。由此,公共英语教学成效的实现,就不再是教师认真教或学生认真学的问题,而是一种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主体间性的问题。即,公共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业,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的结果,两者任何一方的缺失或互相交流的匱乏,都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不可能有效推动大学生外语水平的提升。这不仅与实践共同体教学理论中的共同事业要素相一致,同时也使得基于实践共同体下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具备了可行性。第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不仅是当前数字化信息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当代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通过利用多种英语教学资源(学习通、智慧树、ATP网站、英语电影等),可以有效地改善高校公共英语教材内容单调、语法较难、与社交实际应用脱钩、语言技巧较低等弊端,可以更好地改善学生的语言运用视野,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与运用,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奠定基础。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很多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课堂讲解能有效阐释教材中的英语课程内容、语法、语句形式等,但单纯的语言讲解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缺失。由此,使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进度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不仅使得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难以有效接收教师的教学信息,同时也造成了教学的整体效率低下,难以有效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虽然学生们都能在英语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难以有效地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二)学生对公共外语不够重视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不仅在对外交流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和前沿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因为很多学生都难有出国交流、学习,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英语语言需求,使得很多非英语系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并不重要,不仅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较低,同时在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没有过多的关注或认真投入。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智慧词典、翻译笔、翻译机等为特点的英语翻译工具,不仅使得英语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英语的学习。使得很多非英语系的学生不愿意在英语学习中投入较多的时间,学习也不够积极主动。这不仅成为阻碍英语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进一步影响了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此外,公共英语课程的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还有非常重的专业课程学习任务,学生们往往比较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英语知识的学习,因而导致外语学习的效率不高,进步不大。
(三)传统教学模式互动性差
公共英语课程与普通的课程并不同,要想学好英语知识,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全面的引导,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而且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朗读与背诵,寻找语感,积极进行英语知识的探究,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互动时间。然而,目前英语课堂上对教学内容安排得过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不积极主动发言。在传统的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受到的关注少。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主体,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是公共外语系的学生的在线学习经验不足、语言实践能力差、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混合式教学方式还有一些不适应,使得混合式教学模式没能达到预期效果。我国大学公共外语英语教学改革,要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运用基于实践共同体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推动公共外语系学生英语能力的进步与提高。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受欢迎的教学模式,以往课堂上所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业余自学[4]。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教师帮助学生不再仅通过传输信息加以授课,而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并且控制管理自己的学习进程。英语教师已改用其他教育模式与学生互动,如小组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实践活动等。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而是利用线上教学、网络云平台教学与课堂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语言交接能力。并且《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也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鼓励教师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重构传统课堂,将混合式教学分为线上教学、网络云平台教学,课内应用和课外实践等四个核心构成部分,促使这四个部分互不分离、互相联系、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结合线上线下资源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再是线下英语教师一人上课,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英语中。公共外语系的学生可以在线上大量的资源中自主学习并加以巩固提高。教师可以在线上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上与学生进行口语交流。这样学生不再仅仅是面对机器,而是面对教师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就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言,混合式教学模式则注重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元性互动,并展现了学生的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持久性
英语教育专家们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必然发展方向,是有效解决目前英语教学难题的最完美的选择[5]。此教学模式是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组合,教学过程被分成若干模块,以课堂讲授和网络教学以及现有的微信为主要依托,然后依据需要将这些模块合理有效地呈现给学生,就目前教育改革的情况而言,混合学习模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教学手段。混合学习模式具有持久力,它将课外虚拟工具及学生课堂上主动学习的高效结合,能创造强大的学习效果。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帮助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得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三)对学习内容加以拓展
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使用大量的目标语言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传统课程及体制的特点,每个学生不能得到均等的练习机会,但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得到大量的配套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后更好地领会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其次,从教学质量讲,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扩大了思维空间,并有利于学生提高科学探索能力。并且由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电脑、微信、快手、抖音等搜集到大量有助于教学的信息,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五、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
(一)教师线上资源的准备
课前预习阶段是课程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线上资源准备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作量也比较大,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平台的开发与设计,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技术,微课堂技术,空中课堂及网络云平台进行准备。在这些平台中提前发布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设置一些课件,或提出一些探索研究性的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提前做好相关视频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并设计一些相关练习和测试题来丰富课堂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与系里的同事进行沟通,制作一些高质量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及课件,微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微课堂有在线直播、在线录播授课、在线考试、互动答疑、直播公开课、社区讨论等多项功能。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相关平台的选用。同时,教师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微课制作,将微课视频在互联网平台中发布,并进行相关测试题的制作,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和了解,推动教学更加符合实际。
(二)学生自主进行线上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通知之后,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微信通知进行知识内容的寻找,并开展自主线上学习。采取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同伴辅助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混合式教学课堂中,协调解决问题和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课外活动,在社交网站交流学习。例如大家知道的微信朋友圈、微博、QQ等。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进入更深入的学习状态,它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学习意识的机会。混合式学习模式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参加小组活动,以主动模式学习,教师扮演促进学生学习的角色。由于课堂时间不是通过混合学习的教授来提供知识,教师可以进行协作小组活动与学生互动。在混合学习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课堂时间一起学习并参与协作他人学习。
(三)教师线下课堂辅导
在学生线上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明确的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及提交情况、继而对学生的视频学习时间、学习次数等有全面地了解,更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例如,相关的网络系统能够对学生的具体在线学习时间和学习次数进行记录,并且能够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在线测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线上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次数状况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整体学习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在线测试的结果了解公共外语系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结分析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推动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如果在线学习中,学生对于学习有疑问或者有问题需要解决,那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中和微课堂中的“疑难问答”以及类似的模块进行信息的传送,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通信手段给教师留言。教师在接收到学生的信息以后,能够对问题进行在线解答或通过其他方式将信息发送给学生。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将预设题目的答案进行整理。
(四)在实践中进行评价
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充分发挥实践的评价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混合式教学学习模式下的公共英语教学应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公共外语系学生的未来学习情况。运用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评价的主体的只有教师,评价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考试结果成为教师评价的标准。然而,对于同一个被评价者来说,不同的評价者的看法是不统一的。因此,观点难免比较片面。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评价主体具有多样性,其中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及教师的评价。另外,还有来自大众平台的评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评估人员也会相互学习,实现教与学。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激励和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快手、抖音等平台展示自我的学习成果进行多维的评价,并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结语
在混合式学习课堂中,学生可以体验主动学习,学生们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者,这无疑有助于他们在自我学习中成长。公共外语系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不仅是理论化的探索,更是一个积极性的实践过程。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基于实践共同体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将有助于探索大学生英语能力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Wenger, 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蔡基刚.高校英语教学范式新转移:从语言技能训练到科研能力培养[J].外语研究,2019(3):55-60,112.
[3]向金侠.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30-132.
[4]杨芳,魏兴,张文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7(1):21-28.
[5]赵健.学习共同体——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