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在学生校园文化认同中的作用探究
2021-05-08刘刚
刘刚
[摘 要] 高校博物馆是校园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博物馆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发挥相应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成为大学生认同校园文化的窗口和媒介,是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认同和文化的二维存在中,如何重新定义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博物馆;校园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4-0022-03
认同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被广泛地使用在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和心理等领域,用来指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也可以指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个性,这是在个人的层面上对认同的理解。在另外一个层面,即社会认同中,主要强调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一、认同概念的探析
认同在黑格尔的意义上等同于“承认”,具有四方面的维度,在本體论上,指对特定存在着的现实性的确认;在认识论层面上,是指以信念或知识为基础的认同;从伦理学角度来看,是指符合道德伦理的行为得到肯定和赞扬;最后,就实践而言,是信念和行为的中介环节。
英国当代著名认同伦理学家阿皮亚指出,认同这个词的当代用法指的是人类当中诸如人种、种族、国籍、性别、宗教或性等这样一些20世纪50年代后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引起关注的特征。[1]而对这些特征的强调尤其反映在艾瑞克森和古德纳的思想中。他们认为对它的使用反映了一种信念,在这种信念中包含着相信每个人的认同。在1956年的文章中,艾瑞克森谈到了“人有关自我的概念与他的群体对他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社会生活的政治和道德领域中,对于艾瑞克森谈到的关系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每一个人从出生以来就被归入到不同的道德和生活的共同体中,接受着不同共同体的范式,从而逐渐认同着这个社会中发生的事情。
阿皮亚认为,集体认同是认同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可以帮助人们确认关系和身份;具体而言,集体认同有三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即在一种可被认知的公共生活或者是公共讨论中,通过归属指认的办法让一些术语找到承担者,从而将这些承担者看作是属于这个群体的成员。事实上,在这种结构中,要建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并将个人的存在纳入群体的范围,成为延续群体生命力的部分。这种意义上的认同,是一种规范性的认同。
第二种结构,即在一个完善的集体认同中,通过标签的方式将个人归属到不同的类别中,此时,标签的所有者会将标签所具有的内容内化为个体认同的一部分。在这个结构中,实现了从集体认同到个体认同的转变,将认同的重点回归到个体的存在。在一个可规范的社会中,个体的认同会通过一定的道德伦理等方式得到指认。
第三种结构,在集体和个体认同的基础上,出现针对承担者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首先是社会性的,即存在一定的伦理、政治、道德规范使得承担者能够被看作是社会规范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其次,就认同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可能影响着人们对自我生活的塑造和评价。
阿皮亚通过三种认同结构的描述,成功地将个体转化为认同的核心部分,并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内在的自我意识完成了从集体到个体的转变,为个体的认同奠定了基础。
社会学家哈金认为,人生下来就被带入了为他们贴的标签。[2]中国古话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对这种观念的最好诠释。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是每个人第一个共同的标签,用来区分其他不同的社会群体;同时,人们还赋予了这一群体一些特定的使命。其次,我们会在一个学校后面加上一个“人”字,来表明艾里克森意义上群体对他人的概念,例如“北大人”“清华人”“复旦人”等等。和前一个概念界定相比,后一个在范围上要小很多,进一步确定了认同的范围。而在描述身份确认和认同的关系上,其实还可以更准确一些。阿皮亚认为,这种具体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结构来实现,即要求我们在公共讨论中可以通过归属指认的办法让一些术语找到其承担者。[3]在当前我国大学的建制中,以学校为单位下设有学院,之后是系,年级,最小的单位班级。这一层层的设置从个体作为一个很小的单位开始,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即我们讨论的认同问题。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展开的公共生活中,每一个个体所获得的这些标签的存在,事实上是要求他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这些逐渐被接受的标签去识别自己和别人,并且能够在相同的标签下达成一种共识,例如,我们对于某个高校,某个高校的某个院系的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刻板的印象。或者说,在大学四年中在博物馆当过志愿者的同学都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风格或者特点。阿皮亚认为这些刻板印象中的某些因素有其规范性的起源,即根植于符合有关规范的行为应该如何。[4]
而在大学生对学校认同的另外一种考虑中,当给一些人贴了标签之后,这些标签就会被内化为个体认同的一部分。大学时间很短,但其对一个人的影响却是一辈子。在当代的大学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即自己怎么说自己学校的不好都可以,但是就不允许别人说自己学校半句不好的话。大学生从进入大学那一刻开始,就有心无心的开始接受这个大学给予他的一切,哪怕是没有游泳池,没有博物馆,或者远离城市的校园。在已经形成的文化中,蕴含着一种开放的元素,每一个后来人都可以成为未来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共同建构认同的范式。
因此,大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通过标签表现出来的形式,最终必然会以行为模式存在。不管这个人在学校的哪个角落,或者他每天干什么,必然会被接纳到一种环境中。受到认同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深入且长久的。
二、高校博物馆在当前学生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在博物馆和大学生的二维存在中,一般会认为大学生是主动的,博物馆是被动的。因此,大学生应该主动走近并设法了解自己学校的文化以及最能体现学校历史和底蕴的博物馆。但事实上,博物馆在我国高校中作为新出现的单位在学生的成长中还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这些不足不仅作为客观事实存在,而且成为阻碍认同发生的重要因素。
第一,关注不够。在很多高校的主页或者是宣传册中,都没有或者很少提到“博物馆”等字样。对于没有博物馆或者是校史馆的大学来说,不提属于正常的。但是对一些知名高校、并拥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的大学来讲,不提及博物馆只能说明高校在自身的发展中并没有考虑到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这种状况又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当前高校在发展中单纯追求科研而忽视文化的局面。
第二,空间不足。博物馆的存在没有显著的场所,很多高校的博物馆处于半地下或地下,特色不鲜明,主题不突出。只有在每年的开学时象征性地开放几天,做个样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相对独立存在的高校有着自己丰厚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但这种资源本身并没有正相关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中,这种局面对于博物馆的存在和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定位不准。博物馆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单位,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在国外一流大学中,都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被纳入学校的发展当中。反过来,在我国高校五年十年计划中,很少提到要将博物馆纳入规划。
第四,认识不足。因为观念、意识或者是认识的原因,在国内高校中,很多单位和部门与学生的成长之间不是直接的正相关关系,不能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和历史发展过程等。学校在各种规划中没有将博物馆之类的存在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重要场所,只是当作可有可无的建筑物。
反观博物馆的发源地,国外高校在对待博物馆的认识、策划和方法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做到从被动的存在转变为主动的接纳。这里所说的接纳不是简单的打开门上班,而是把博物馆的存在当作是大学生成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成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
三、大学生对高校博物馆认同的几个核心要义
大学生对博物馆的认同是博物馆存在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对于校园文化的强调突出了一个学校动态的性质,但类似于博物馆、校史馆、校园雕塑等等静态的实物往往成为被遗忘的部分,也不会当作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就不会成为学生认同校园文化的元素。
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通知》,指出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優秀大学的重要标志。该文件充分认识到博物馆在高校学校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该文件的出台开启了我国高校博物馆与校园文化发展的新模式,也是认同意义下二者发展的新思路。
博物馆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由外在的建筑、内在的摆设和互联网宣传三部分组成。就外在的建筑而言,是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很多高校还没有独立的博物馆建筑,通过以图书馆、校史馆、陈列室等替代博物馆的功能,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就内在的摆设而言,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以收藏为主要的功能,常被看作是活的历史,也就是文化。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和收藏呈现出很多的新特点,如民族类大学主要收藏民族传统文化类的藏品,地质类大学主要收藏地质矿物类的藏品,服装类学校主要收藏服饰类的藏品等等。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则通过展示藏品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展现该校在建设中的成就等等。就互联网而言,传统的博物馆借助网络的形式实现了重大的发展,不仅成为实体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成为网络文化的新内容,能够满足更多数人的需求,实现校园文化服务社会的作用。
博物馆在我国当前高校发展中,被赋予了很高的意义,认为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在新时代实现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这种推动力的直接作用人群则是大学生,能否让学生从博物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衡量一个博物馆价值的重要尺度。
大学生对博物馆的认同应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否把本校博物馆看作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有自己特色博物馆的学校超过20多所,它们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藏品,而且都和自己学校的特色学科关系密切,如北航的航空博物馆,地质大学的地质博物馆等等。但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48%的学生知道并去过本校的博物馆。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博物馆不是自己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
在阿皮亚的认同理论中,存在着集体认同向个体认同转化的维度,贴标签是认同中作为承担者的直接表现方式。博物馆的高校指向或意义作为集体认同的部分,是与图书馆、教学楼、课程体系、学生活动等捆绑在一起出现的,作为整体性对学校文化负责,但不对个体负责。个体认同的博物馆指向是将博物馆从集体中剥离出来,在一个简单的意义上谈论其对于大学文化的作用,并通过个体体现出来。但个体能够完全按照贴标签的方式在博物馆认同自己的文化角色、价值判断甚至社会规范,则取决于博物馆是否能够起到作为载体、实体、文化符号等等的作用。
其次,学生是否能够认同博物馆作为自己专业的重要补充甚至是重要的第二课堂。理论的知识总是带有抽象的特点,而博物馆臧品的具体性则很好地诠释了理论,非常直观的将书本回到了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外很多大学博物馆直接成了延伸的课堂。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的动物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博物馆每天下午开放,动物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几乎每天必须到这里来观看标本,进行研究和扩展知识。其他年级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也经常把教学、科研活动安排在这里进行。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的博物馆是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光明日报驻马尼拉记者付志刚在2011年走访时了解到,一年到头来参观这里的人超过4万,而在每年开学的时候,新生参观率更高。记者从博物馆的宣传册了解到,该校的博物馆是师生们最钟爱的场所,大家甚至喜欢在这里举办自己的画展、音乐会或者其他的活动;就连毕业的校友也愿意回到母校,把这里作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演出场所,他们用神圣来形容这个地方。
第二课堂有着第一课堂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在于其实践性的直接特点,更在于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将部分学校文化建设的职能通过博物馆体现出来,例如学校历史的介绍、学校主流专业的传承、学校文化的积淀与发展等等。我国高校在自身的发展中,还处于谋大事、重学科发展阶段、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从事校园软实力的建设,因此必然出现的结果是对类似于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等机构无法给予合理的重视,更不会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
最后,学生能否真实地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和日常运营中,通过博物馆来体现自己对于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国内外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就是逐步的建立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学校充足的免费人力资本。这么做对博物馆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结果;一方面,志愿者可以协助博物馆完成大量繁杂的文字和实体工作,如布展、策划、讲解等等,使博物馆在没有费用开支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己的长远发展和规划;另一方面,对志愿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在策划和布置中,可以锻炼自己整体与部分的思维能力;在讲解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和与人交流的能力等等,从而为走入社会打下基础。目前,在我国的众多高校博物馆中,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借鉴和推广。
四、結语
博物馆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存在,“它将抽象的文字和知识理论转变为一种直观的事物,该事物会改变、影响人们的生活。”[5]我国高校在经历高速发展阶段之后,正在迈向建设国际化大学的过程中,博物馆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传承除了建立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之外,还应该开发出更多具有历史感的课程、建筑、物品等等,共同构成大学生对学校认同,对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需要在物质层面上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以更显著的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以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6]
参考文献:
[1][3][4]夸梅·安东尼·阿皮亚.认同伦理学[M].张荣南,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3:93-96.
[2]LanHacking.MakingUpPeople,lnReconstructingIndividualism[M].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5:236.
[5]白俊龙.新时期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意义与趋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39-142.
[6]郝淑静.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现状与对策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64-165.
(责任编辑: 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