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研究

2021-05-08刘进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固定架四肢病患

刘进平

(靖远县人民医院 骨科,甘肃 白银 730699)

0 引言

医院骨科中,四肢骨折具有高发病率,可引起剧烈的疼痛感,若干预不及时,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影响预后[1]。特别是在近几年当中,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意外事故频频发生,进而导致四肢骨折的患病率显著增高,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2],为此,临床有必要加强对四肢骨折病患进行早期对症处理的力度。外固定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与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骨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当中,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3]。此研究,旨在分析外固定架用于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本院创伤骨科接诊的四肢骨折病患4 6 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均分2组。研究组女10例,男13例;年龄在21~56岁,平均(36.47±4.69)岁;体重在40~84 kg,平均(54.69±4.21)kg。对照组女11例,男12例;年龄在20~57岁,平均(37.28±5.01)岁;体重在39~85 kg,平均(54.97±4.55)kg。患者病历信息完整,经X线与CT等检查明确诊断。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体重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4]。①血液性疾病者。②骨折部位先天性畸形者。③内分泌疾病者。④骨质疏松性骨折者。⑤骨折部位有手术史者。⑥精神异常者。⑦病历资料缺失者。

1.3 方法。2组都接受清创与止血等基础治疗。研究组采取外固定架疗法,详细如下:指导取仰卧位,常规牵引骨折部位,予以局麻亦或者是硬膜外麻醉。于X线透视下,于骨折部位近端和远端将外固定螺钉规范化的穿出,并将之放在垂直于骨纵轴部位,合理调整骨折部位,待明确复位效果满意后,开始对患者施以手术治疗。操作结束后,按要求安装外固定架,并对加压杆进行适当的调整,缝合伤口。对照组实行内固定治疗:复位骨折部位后,对固定部位进行妥善的固定。

1.4 评价指标。记录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统计并发症(骨不连,及疼痛等)发生例数。

1.5 疗效判定[5]。按照下述标准对2组手术疗效作出评价:①优,骨折部位愈合较好,骨性愈合时间为3个月内,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畸形与感染等异常情况。②良,骨性愈合时间为4个月内,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存在轻微感染的情况。③中,骨性愈合时间为6个月内,关节功能轻微受限,存在轻微感染的情况,肢体缩短不超过1 cm。④差,患肢畸形,且肢体缩短超过2 cm,关节功能严重受限。

表3 两组手术疗效的对比分析表[n(%)]

1.6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0.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同时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时,提示组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分析。研究组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如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的对比分析表()

表1 两组手术指标的对比分析表()

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cm)愈合时间(w)研究组 23 1.19±0.32 279.35±24.67 19.68±3.14对照组 23 5.37±0.96 581.49±19.25 31.57±2.69 t - 4.5823 7.9613 5.2215 P - 0.0000 0.0000 0.0000术中出血量(mL)

2.2 并发症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比对照组30.43%低P<0.05,如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分析表[n(%)]

2.3 手术疗效分析。研究组优良率95.65%,比对照组56.52%高P<0.05,如表3。

3 讨论

临床上,四肢骨折具有高发病率,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家庭都买上了车,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进而导致四肢骨折的患病群体明显增多[6]。过去,内固定手术乃临床对四肢骨折病患进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手术创伤比较大,切口长,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骨折伤口的愈合[7]。而外固定架的使用则能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损伤,并有助于促进骨折伤口的愈合,提高骨折部位固定的效果[8]。通过外固定架治疗,可对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矫正,从而有助于避免发生位移等问题,并且,此法还能实现快速止血的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相关资料中提及,外固定架的手术操作比较简单,且其生物相容性也非常高,便于术后的换药和护理[9]。

石万的研究[10]中,对42例四肢骨折病患进行了外固定架治疗,并对另外42例四肢骨折病患进行了内固定治疗,结果显示,外固定架组切口长度(1.58±0.61)cm、术中出血量(267.94±20.57)mL,优于内固定组(5.88±0.13)cm、(600.95±17.72)mL;外固定架组优良率95.24%(40/42),比内固定组69.05%(29/42)高。表明,外固定架对提升四肢骨折病患的手术疗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改善切口长度具有显著作用。此研究中,研究组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这和石万的研究结果相似。另外,研究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外固定架治疗后,四肢骨折病患的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该术式还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为此,临床可将外固定架作为创伤骨科四肢骨折病患的一种首选治疗术式。

综上所述,创伤骨科四肢骨折用外固定架,效果好,手术安全性高,切口小,并发症少,骨折创口愈合快,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固定架四肢病患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跟踪导练(四)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跟踪导练(四)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跟踪导练(四)
无天于上203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