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在胃癌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21-05-08肖娟吴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鸣音肠梗阻排气

肖娟 吴燕

在恶性肿瘤中,胃癌发病率占据第4 位,临床中比较多见,并且在造成癌症死亡的因素中列第2位[1]。关于胃癌的医治,认可度最高且运用最普遍的方式即为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而其中最多见的治疗方法即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全胃切除术后,在麻醉及机械刺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患者肠道难以发挥正常的功能,蠕动消失或减弱,极易引发腹痛及腹胀等。因此及早恢复肠道功能对疾病的早日康复十分关键。中医学的发展历经了几千年,在诊断及医治疾病方面颇具特色,并且对于人体的病理及生理也有着自身特有的认识和实践手段。本研究将中医护理技术运用于胃癌手术患者中,探讨其在肠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130 例于2019 年1—6 月在医院行全胃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66 例)和观察组(64 例)。入选条件:病理学清晰明确诊断为胃癌;择期行全胃切除术;知晓并且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条件:同时存在重度心、肺功能严重损伤;肺疾病和其他的恶性肿瘤;手术之后转进ICU 治疗时间超过24 h 或者在手术台上死亡者;存在重度视听障碍;无法与人正常互动。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许可。观察组中男52 例,女12 例;年龄61.22±1.39 岁;手术时间2.95±0.79 h疾病分期:I 期4 例,II 期12 例,III 期40 例,IV 期8例:术中化疗54例,未化疗10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12 例;年龄62.03±10.51 岁;手术时间3.09±0.32 h疾病分期:I期10例,II期6例,III期34例,IV期16例:术中化疗54 例,未化疗12 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机械排痰、超声雾化吸入、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操作。在促进肠功能恢复方面,施行早期活动,在全麻清醒之后开展双下肢屈伸活动,护理工作者及家属帮助患者术后第1 天在床上坐起,第2 天助其下床站立,术后第2 天及之后将活动量及时间慢慢加大;在早期肠内营养上,手术之后的第1 天遵照医嘱借助空肠营养管将250ml 葡糖糖氯化钠注射液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第2天起给予250 ml 营养制剂进行滴注,而后缓缓增至1500~2000 ml,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并且询问其是不是出现了腹胀、腹痛及腹泻;倘若患者在手术之后第3 天依旧没有排气,则需将40 ml 开塞露注进肛门内,尽可能保持10 min 后再排便,早晚各1次,直到肛门排气。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护理: ①足浴。自术后第1天起,在床旁专业足浴椅上备好3000 ml 水,温度控制38~42 ℃(按照患者的现实状况对水温加以调整),帮助患者坐在床边,两只脚泡在水里,并且按摩其足部,2 次/日,每次30 min,在此期间不断加水,使温度保持恒定。②小茴香热敷腹部。从手术后第3天起,将250 g 小茴香装在中药袋里,并且加入适量的水,放在微波炉里加热,时间以1min 为宜,将温度调至患者不会感到烧灼痛即可,避开切口位置,把小茴香置于患者腹部,同时以顺时针的方向对药袋位置进行转换,每次20 min,2~3 次/日,排便后即可结束。③按摩足三里。手术后6 h 帮助患者转换为仰卧屈膝位,以大拇指对双侧足三里穴位进行交替揉按,倘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则代表力度适宜,每次10~15 min,3次/日,第1 次由护士操作,并且将家属教会,以后则由家属自己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持续按摩直到排气方可结束[3-6]。④超声透皮治疗。手术后第1天起运用超声电导仪 NANA-01TD (北京诺亚同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及胃肠宁贴片。在患者降结肠、乙状结肠区域体表部位放置贴片,药物的导入借助超声药物导入仪来完成,每次30 min,并且在结束后需将贴片保留1 h 之后才可拿掉,2 次/日[7]。

1.3 评价指标

(1)首次排气:将判定肛门排气的方法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保证首次排气时间准确,并且以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诉为判定条件。

(2)肠鸣音恢复时间:手术6 h 后对患者左右侧上、下腹和脐区肠鸣音进行听诊,每4 h 1 次,各个部位每次1 min,一旦听诊区出现的肠鸣音最少3次/min,则可将此记为肠鸣音恢复时间。

(3)并发症: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直到出院出现肠梗阻的状况进行细致观察并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中位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期时间及肠鸣音回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肠梗阻4 例,对照组出现肠梗阻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例数比较

3 讨论

目前治疗胃癌的关键方法即为外科手术切除,而全胃切除术是一个关键的术式。手术期间的炎症、刺激、浆膜受损等都会造成浆液渗出,从而引发腹腔粘连;麻醉会使肠蠕动减弱或者消失,从而致使肠功能恢复滞缓,严重时还会造成肠麻痹。肠功能恢复滞缓会引发许多不适,譬如恶心、呕吐、腹胀等,重度腹胀还会抬升膈肌,抑制正常的呼吸运动,对于腹部切口和吻合口的愈合都极为不利,还会造成粘连性肠梗阻从而吸收更多的肠内毒素[8]。因而,对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及早恢复十分关键,本研究采用多种中医护理技术促成患者肠功能及早恢复,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回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足浴是对足部脏腑反射区的经络及穴位等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全身血管得以扩张,双足底相应反射区的血液的流速及流量都得以加大,从而加快肠功能的及早复原[9],此外,还可以使心脏至边远部位的运输线更加通畅,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茴香性温味辛,不但能够行气止痛和温肾暖肝,而且能够起到理气的作用。由于其在芳香走窜方面颇具实效性,热敷于腹部可以将皮肤腠理穿透,从而使药物渗入肠腔,对肠道神经产生刺激,分泌出更多的消化液,造成肠壁收缩,对于肠蠕动恢复非常有益[10]。在操作时,须合理控制温度,避免出现烫伤。也有资料指出以吴茱萸对腹部进行热敷对术后的肠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效果。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所起到的功效较多,譬如气血调节、健脾和胃、通活经络等,按摩此穴位对肠道功能所产生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借助对气机的调理,可以使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加快[11]。为使肠功能的及早恢复,还可按摩及针刺天枢、合谷、中脘、丰隆穴等[13]。复方大承气汤是胃肠宁贴片的关键成分,其中的芒硝可以软坚润燥从而起到通便的功效,大黄可以泻下攻积,枳实、厚朴可以宽中下气行滞[14]。大承气汤对于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及推进十分有帮助,可以对腹腔内血运和肠壁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以使组织水肿有所减轻,从而加快坏死组织的吸收,同时起到抗炎抗菌的功用。另外,其可以减少血管活性肠肽,从而使肠功能不再受到过多阻抑。通过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加快。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方法,须重视以下几点:足浴时保护好患者,避免烫伤及坠床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热敷小茴香时必须将温度掌握好,避免烫伤,并且做好胸腹部保暖;对足三里进行精准取穴,以患者感到显著的酸麻胀为宜,这个时候可用记号笔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识,严苛遵照说明书来对电极片进行粘贴[16]。

总之,对胃癌手术患者综合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其肠功能的及早恢复。操作方便,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猜你喜欢

鸣音肠梗阻排气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