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1-05-06孙继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丁苯国药准字脑梗死

孙继荣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河北 秦皇岛)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指在1个月内出现脑梗死的情况,且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征[1]。因此,在治疗上需要在3 h左右进行溶栓治疗,抓住黄金用药期。患者在早期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当病情发展到晚期或者重度发病时,可直接造成死亡[2]。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此病的生存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也在进行相关药物的研发。丁苯酞作为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新药,也开始在临床上得到大量使用。本文则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丁苯酞治疗的分析,以探讨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男女分为27例、13例,平均(67.22±7.64)岁;研究组40例,男女分别为29例、11例,平均(67.62±8.14)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确诊急性脑梗死;(2)要求1 h<患者病发时间<48 h;(3)要求18岁<患者年龄<80岁;(4)患者本人知情并签署意向书,且院伦理委员会知情、批准。

排除标准:(1)丁苯酞过敏;(2)患者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3)患者存在脏器功能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所选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江苏平光制药有效公司;规格:25 mg;国药准字:H32026317;用法用量:口服、2片/次、每天早晚2次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国药准字:H20051408;用法用量:口服、2片/次、每天早晚2次服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生产企业: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L;国药准字:H20080592;用法用量:静脉滴注,2次/d)和前列地尔注射液(生产企业: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 mL:10 ug;国药准字:H10980024;用法用量:静脉滴注,1次/d),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再介入相应的治疗。

研究组40例,接受常规治疗+丁苯酞治疗。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一致,并同时接受丁苯酞(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 g;国药准字:H20050299;用法用量:空腹口服、2粒/次、每日3次)治疗。

两组疗程皆为4周。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总疗效。在NIHSS评分上,采用美国标准的脑卒中量表进行测量。在Barthel评分上,则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分,以获取患者的生活自能能力。在总疗效上,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相关,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总疗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研究组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上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 分)

表1 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 分)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Barthel评分研究组 40 17.62±3.44 80.65±5.41对照组 40 22.96±4.57 74.36±6.29 t 5.904 4.787 P 0.001 0.001

2.2 两组总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总疗效比较[n(%)]

3 讨论

在当今的社会中,急性脑梗死在致残和致死上的概率非常高,对我国社会和家庭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5]。在对该病的临床研究上发现,其病发原因较多,并不能做出十分清晰的划分,但是一直认为血液成分的变化、血管壁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发生粥状硬化,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出现异常,导致血流量、血液黏度和血流阻力等情况出现异常,从而形成血栓[6]。而临床上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两种,不过在溶栓治疗上,受制于黄金治疗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而在神经保护治疗上,又受制于临床试验效果,而迟迟得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上,常规治疗通过多种药物结合,以帮助患者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状斑块、改善微循环等等,从而助力于稳定患者的病情,助力于患者的恢复[7]。而在临床研究上发现,向急性脑梗死患者加以丁苯酞的治疗,其治疗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的好转。丁苯酞是由我国自主研发而出的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药物,其中的左旋芹菜甲素与芹菜籽中的结构相同[8]。丁苯酞主要是改善脑梗死灶周围的血管侧支循环,提高缺血脑区中的血流量,以缩小患者脑中呈现的梗塞面积,保护神经细胞,起到抗脑缺血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出现损伤的中枢神经功能。并且丁苯酞在改善和修复患者受损的中枢神经上,主要是通过消解花生四烯酸,降低其的含量,增加患者脑血管皮NO、PGI2的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发挥抑制谷氨酸、自由基作用等,以实现对改善和修复患者受损的中枢神经的目的。另外,丁苯酞主张及时应用,越早应用越好,一般在患者病发1~48 h应用会取得极佳的治疗效果。而采用常规治疗+丁苯酞治疗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出改善患者受损中枢神经和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状斑块、改善微循环等的目的,从而以达到更为彻底、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采用常规治疗+丁苯酞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总疗效上的表现皆好于单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时,积极向患者提供常规药物治疗+丁苯酞治疗的模式,有助于患者获取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减轻患者脑卒中情况,提升患者的自我自理能力,助力于患者的健康生活。

综上所述,向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丁苯酞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以获取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有保证,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丁苯国药准字脑梗死
更正声明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