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2021-05-05谢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例数

谢鹏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阳泉)

0 引言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是一种化脓性炎症,大多数病人都有胆囊结石出现。现阶段,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1]。传统的腹部手术尽管能够切除胆囊结石,但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手术后恢复缓慢,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2-3]。随着微创科技的急速进步,腹腔镜检查科技现阶段已经普遍在外科手术治疗中使用,其中也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这是微创外科手术中的一种传统技术[4-5]。本次研究择选在我医院的248例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到本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择取从2015年2月到2020年2月的患者248例,将这248例患者依照数字基偶分配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4例。在研究组124例患者中,男性67例,占研究组例数的54.03%,女性例数是57例,占研究组例数的45.97%;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84岁,平均(51.2±3.6)岁。在参照组124例患者中,男性为66例,占参照组例数的53.23%,女性为58例,占参照组例数的46.77%;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84岁,平均(51.8±4.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订相关同意书;②患者符合急性胆囊炎判断标准,伴随有上右腹阵发性绞痛、呕吐、恶心等症状。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法:①引导患者摆好正确体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②麻醉成功之后,位于患者腹部直肌位置做手术切口,切口大小在8~14 cm;③仔细检查患者腹部内部的具体情况,游离出胆囊,并做切除;④切除胆囊后,使用电凝进行止血,将内部的残留物进行冲洗去除;⑤缝合创口,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使用引流管。

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法:①引导患者摆出头高脚低的仰卧手术体位,做好保温工作,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②在患者的肚环做手术切口,大小在1 cm左右,置入戳卡,插入腹腔镜,CO2气腹建立,压力在12~14 mmHg为宜;③使用腹腔镜探查胆囊管、胆总管的解剖关系,在患者剑突下、右侧腹各置入戳卡;④采用胆囊抓钳将胆囊抓起,仔细观察辨认,分离黏连部位,切除胆囊;⑤使用电凝止血,缝合伤口,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使用引流管。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之后,后续治疗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1.3 效果判定

将两组患者手术中(术中出血量)、术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期时间)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败血症、腹腔感染、胆管损伤、创口感染)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各项数据录入SPSS 15.0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对比

研究组手术中、术后的各项情况都比参照组情况好(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对比( )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对比( )

组别 术后排气时间(min)住院时间(mi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研究组(n=124)20.04±1.75 4.22±1.35 43.91±3.1434.57±2.15参照组(n=124)40.93±4.37 8.26±3.81 64.73±5.2575.34±9.56 t 49.416 13.022 37.899 46.33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败血症、腹腔感染、胆管损伤、创口感染)发生概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61%,参照组患者为6.4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和参照组患者相比(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败血症、腹腔感染、胆管损伤、创口感染)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腹部疾病之一,是由于胆囊阻塞引起的胆汁淤积,而突然发生炎症,可能导致细菌感染。急性胆囊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在疾病开始时就可能发生堵塞胆囊管的现象,导致胆囊粘膜和水肿的堵塞,并且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进展更快。依照相关研究得知,急性胆囊炎发病率高的人群是中年和老年妇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引发慢性胆囊炎和其他并发症。胆囊外科切除手术是最首选的解决方案,腹腔镜外科手术的特征是微创性,出血量低,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开放手术的某些缺陷。然而,经过相关研究结论得出,腹腔镜手术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仍然较高,患者对其接受度有待提升。再加上腹腔镜手术缺乏相应的接受度和存在着很多手术禁忌证,例如腹部症状较重,腹部组织粘附过多,所以在此情况下许多重病患者仍然选择腹部手术。患者可能在患病期间,因为胆囊局部的血液水肿和胆囊明显粘附,必须将其进行分离操作。在分离过程中,由于其易碎的纹理,很容易引起出血,模糊视野,增加手术的难度和手术后并发症率[6]。随着腹腔镜检查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检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腹部疾病的临床治疗。传统的腹部手术也是治疗腹部疾病的常用方法,可以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切口更大,给患者造成疼痛增加,手术后使用止痛药,并发症率较高。腹腔镜手术主要优点如下。

①手术切口很小,并发症发生率很低。腹腔镜外科手术相当于一种比较小心的手术,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三个小切口来实现,患者身体的创伤很低,从而降低了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7]。传统的腹部外科手术可以形成患者身体的大开口与空气直接接触,使其易受创伤感染和肠粘附,并且腹腔镜手术装置更薄,粘附率降低。

②手术时间短,身体恢复快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整体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疼痛和麻醉刺激时间,从而减少胃肠功能损伤,从而恢复时间短[8]。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用时减短。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比传统的腹部手术更有利,而且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低,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并改善了手术的安全性[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正确找出病灶区域,拥有清晰的术野显示,研究组手术中(术中出血量)、术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的各项情况都比参照组情况好;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差距不大。综上所述,对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提升临床效果,也保证了术后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例数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体会
哪些胆囊“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