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罪”的叙述在否定中展开

2021-05-04南英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祝福祥林嫂

摘 要: 格雷马斯用符号方阵的形式把意义的基本结构拆解到了极致,《祝福》中祥林嫂的“罪”正好呈现为一个完美的符号方阵图式。赵毅衡教授提出符号方阵的“十元素格局”把符号方阵“化静为动”,展现了“罪”的叙述在层层否定中的展开过程。祥林嫂这个封建礼教下无辜受戮的“替罪羊”,始终没有挣脱符号方阵的约束规则,这显示了在封建社会夫权、族权、政权、神权合力建构的强大、无情的封建礼教重压之下,底层人民特别是底层妇女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

关键词:符号方阵 《祝福》 祥林嫂 十元素格局 否定

《呐喊》和《彷徨》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性之作,“是鲁迅独特思想的小说体现形式,它既刻画了四千年沉默的‘国民的灵魂以疗救病态的社会,同时又展现了鲁迅作为一个历史的‘中间物的全部精神史”a。鲁迅创作于1924年的短篇小说《祝福》,是其小说中表现农村妇女生存困境问题最为“深切”的一篇。《祝福》采用“横截面”的艺术手法,把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推到了“后景”,用倒敘的方式展示了封建礼教下中国农村底层妇女祥林嫂的命运悲剧,刻画了一群老中国的儿女们的愚昧和麻木,表达了鲁迅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生命体验。祥林嫂在丧夫后逃到了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却被自己的婆婆捆了回去强迫她改嫁给了贺老六,几年之后贺老六病亡,儿子阿毛又“遭了狼”,祥林嫂被贺家大伯赶了出来,走投无路又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然而,鲁镇的人在觉得她可怜的同时又认为她有罪,进而把阿毛“遭了狼”和她反抗改嫁时额上留下的伤疤当作“趣味”。在“善女人”柳妈的“开导”下,祥林嫂到土地庙捐门槛以赎罪,然而“我”却给了她人死以后“也许有”魂灵的答复,毁灭了她微乎其微的生存希望。小说最后,祥林嫂这个“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终于在鲁镇新年“祝福”的空气中死去。自《祝福》诞生至今,祥林嫂作为被封建社会夫权、族权、政权、神权交织的封建礼教戕害的底层女性的典型形象,已经拥有了极为丰富的文学与社会内涵。然而,在法国符号学家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视域下,《祝福》依然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和阐释价值。

一、符号方阵的建构及约束规则

立陶宛裔法国符号学家格雷马斯在肯定两个目的项的“并合”关系的同时,也强调“分离”关系的存在。他认为“探讨意义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肯定在感知层面上存在着断续性,肯定存在着产生意义的差别”b,也就是说意义产生于两个目的项之间的“感知差别”。根据这一观点,格雷马斯指出,一个完整意义以语义轴的形式显现为两个相矛盾的义素:S和S。格雷马斯因此做出假设:“语义轴S(内容层实体)在内容层形式的层面上串联着两个相反的义素:

S1 ←……→ S2 c

那么,这两个义素就必然会有与它们各自相矛盾的对立项:

S1 ←……→ S2 ”

在把S和S分别“析取”为S1、S2和S1、S2两对相反的义素之后,S和S就被格雷马斯定义为“一个具有析取和合取双重关系的复合义素”d,即,上位义素S和其下位义素S1、S2之间是“析取”和“合取”的双向关系;同理,S和S1、S2的关系也如此。经过上述一系列假设和推论,格雷马斯把一个意义的基本结构表述为如下符号方阵e:

格雷马斯根据各义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符号方阵共有六个系统维,即两根反义轴、两个图式、两根指示轴。两根反义轴,即S和S,它们在符号方阵中析取出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义素S1、S2和S1、S2;两个图式,即S1+S1为图式1,S2+S2为图式2,每个图式中的两个义素之间均为矛盾关系;两根指示轴,第一根轴由S1和S2之间的蕴涵关系来定义,第二根轴由S2和S1之间的蕴涵关系来定义,指示轴两端的两个义素之间为蕴涵关系。同时,格雷马斯也预测了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两根由反义关系组成的反义轴之间是矛盾关系;由矛盾关系定义的两个图式之间是反义关系。

符号学巴黎学派的核心人物格雷马斯用符号方阵的形式把意义的基本结构拆解到了极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格雷马斯试图对感性的意义做出理性化解释的努力。在《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中,格雷马斯运用符号方阵对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人类群体的性关系、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等做出了颇具说服力的说明,证明了符号方阵极强的理论力量和实际操作性。在格雷马斯之后,不少学者把符号方阵引入文学领域,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显示了符号方阵强劲的生命力。

二、“罪”的基本结构

《祝福》的叙事内容主要是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那么把祥林嫂逼上死路的幕后凶手是谁呢?可以说,鲁镇的每一个人都间接地导致祥林嫂的悲剧,他们对改嫁过的祥林嫂进行言语、肉体和精神上的多重打击,最终使她在极度的绝望与恐惧中死去,这是鲁镇人排斥祥林嫂的结果。可是,祥林嫂的改嫁为什么不被她所在的环境所接受呢?鲁镇人认为改嫁过的祥林嫂有罪,用鲁四老爷的话来说就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用柳妈的话来说,祥林嫂没有“撞一个死”,“倒落了一件大罪名”。总之,“有罪”,是“鲁镇”不接纳祥林嫂的根本原因,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排斥之外,“鲁镇”对不幸的祥林嫂有没有同情和怜悯呢?也就是说,在鲁镇人眼里,祥林嫂到底有没有“无罪”的可能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祥林嫂的改嫁是被婆婆逼迫的,她也做出了激烈的反抗,这换回了鲁镇人对祥林嫂或多或少的同情和怜悯。卫老婆子在向四婶讲述祥林嫂被迫改嫁的经过后,“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四婶也对她婆婆逼她改嫁的事情表示不满,“阿呀,这样的婆婆!……”其次,当祥林嫂亡夫丧子再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四婶听到祥林嫂的不幸遭遇,“眼圈有些红了”,甚至连鲁四老爷这个封建礼教的忠诚卫道士,也觉得祥林嫂“似乎很可怜”,并收留了她。最后,被鲁四老爷大骂的“新党”——“我”违心地告诉祥林嫂人死以后“也许有”魂灵,本是不想“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然而得知祥林嫂死后“有些负疚”,在“我”的讲述中更是自始至终都对祥林嫂流露出同情的感情倾向。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鲁镇的人(无论旧党新党,无论男女,无论“老爷”“婆子”)都对祥林嫂的改嫁及其导致的悲剧命运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情,换句话说,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眼里是存在无罪的可能性的。

这样,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悲剧遭遇就呈现出多元的情感矛盾,即祥林嫂的“有罪”“无罪”及二者的复杂交织:

(1)祥林嫂满足于守寡原本无罪;

(2)祥林嫂嫁过两个男人被公认为有罪;

(3)祥林嫂满足于守寡却嫁过两个男人是既无罪又有罪;

(4)祥林嫂改嫁时没有“撞一个死”,但做出了激烈反抗是既非无罪又非有罪。

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模型展示了一个意义的基本结构,但这一结构模型是纯形式的,正如数学上的“函数”,我们需要对这一模型赋予“意义值”,使其具有“内容实体”。《祝福》为理解符号方阵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思路,祥林嫂的“无罪”与“有罪”即为两个相反的义素,于是,这两个义素又有了与它们各自相矛盾的对立项:非无罪 ←……→ 非有罪。

于是,根据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的建构及约束规则,就有了如下方阵:

方阵中各义素的“意义值”如下:

(1)祥林嫂满足于守寡,原本无罪;

(2)但她确实改嫁了,被鲁镇人视为有罪;

(3)她改嫁时没有“索性撞一个死”,并非无罪;

(4)祥林嫂的改嫁是被迫的,并且做出了激烈反抗,又非有罪;

(5)鲁四老爷收留了祥林嫂但不准她参与祭祀,“教她走开”;

(6)祥林嫂毕竟改嫁了,然而“白撞了这一下”,留下额上的伤疤,“实在不合算”;

(7)鲁镇人认为祥林嫂的遭遇“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

(8)祥林嫂改嫁“落了一件大罪名”,要捐门槛赎罪,然而“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

(9)祥林嫂改嫁时没有撞死,有了“两个死鬼的男人”,将来到了阴司,阎罗大王只好把她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

(10)由祥林嫂的改嫁和反抗造成的“阿毛的死”和额上的伤疤成为鲁镇人的“趣味”。

把《祝福》置于符号方阵的规则之下,也就有了相应的六个系统维及三种类别关系:两根反义轴,即(5)和(6);两个图式,即(9)和(10);两根指示轴,即(7)和(8)。可见,《祝福》中祥林嫂的“罪”的基本结构正好呈现为一个完美的符号方阵图式,整个结构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服从于符号方阵约束规则的。

三、“罪”的叙述在否定中展开

如上所述,用符号方阵分析一个意义的基本结构是独到而深入的,然而,格雷马斯始终只停留在静态层面上解释这一图式,这就导致了符号方阵的“美中不足”:符号方阵只展现了意义的基本结构内部封闭静止的固有关系,而没有说明意义的叙述过程,即没有展现意义的各要素之间运动展开的过程。实际上,随着叙事动作的展开,意义的叙述也是在不断变化中推进的,甚至可以说,意义在故事情节中的展开对于理解意义本身至关重要。黑格尔认为:“动作(情节)表现为动作、反动作和矛盾的解决的一种本身完整的运动”f,要探讨祥林嫂悲剧的“完整的运动”,赵毅衡教授提出的符号方阵的“十元素格局”是一个很有操作性工具。

在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各义素之间大量否定关系的存在,然而也有“两根指示轴”的蕴涵、补充与肯定关系的存在,格雷马斯本人及其跟随者们也都并不认为这一图式是纯粹否定的关系图式。为了借以说明小说《黄金时代》的情节叙述在否定中展开,我国著名符号学家赵毅衡教授提出了符號方阵的“十元素格局”g:

“十元素格局”包括四个基本项:(1)A正项;(2)B负项;(3)-A否项;(4)-B负否项以及连接四个基本项的六个连接:(5)AB负正连接;(6)-A-B否负否连接;(7)-BA负否正连接;(8)B-A负否连接;(9)A-A否正连接;(10)A-A负否负连接。

赵毅衡教授指出:“方阵中不仅任何相关项都是否定,甚至所有连接也都是否定连接,由此把一对二元对立,演化成十种因素:在一个正项上,可以一层层累加否定,否定成为延续递进变化的基本构筑法。”通过对符号方阵的“十元素”改造,赵毅衡教授把封闭静止的符号方阵理解为一个连续否定的不断运动展开的开放结构,赋予了符号方阵更多的灵活性与可能性。由此,赵毅衡教授以《黄金时代》为例,证明了“叙述在否定中展开”这一命题。

在赵毅衡教授的“十元素格局”之下,《祝福》中祥林嫂“罪”的叙述也在层层否定中得以展开:

从以上“十元素格局”中我们可以看出,《祝福》中祥林嫂的“罪”的叙述是在(1)→(2)→(4)→(3)四个基本项层层否定的运动中展开,甚至六个连接:“不准参与祭祀”“白撞了这一下”“败坏风俗”“庙祝不允许”“要被锯成两半”“成为鲁镇人的‘趣味”也是否定的连接。“十元素格局”已经把意义的叙述过程展现为一个纯粹否定的动态图式,否定成了推动叙述展开的内在动力。同样,在《祝福》中,否定的叙述推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一步步展开,意义的叙述是在否定中完成的。

格雷马斯的符号方阵理论把祥林嫂的“罪” 撕裂成了关系复杂的四极,又通过“十元素格局”呈现了“罪”的叙述在层层否定中的展开过程,然而,“否定之否定”的叙述之后,并没有演化到肯定的逻辑起点,无论祥林嫂如何抗争和赎罪,她再也回不到“无罪”的被接纳状态。祥林嫂这个封建礼教下无辜受戮的“替罪羊”,始终没有挣脱符号方阵的约束规则,这显示了在封建社会夫权、族权、政权、神权合力建构的强大、无情的封建礼教重压之下,底层人民特别是底层妇女悲剧人生的不可避免。

a 雷达,赵学勇,程金城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 (上册),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b 〔法〕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cde〔法〕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上册),吴泓缈、冯学俊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40页,第141页, 第141页。

f〔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8页。

gh 赵毅衡:《叙述在否定中展开——四句破,符号方阵,〈黄金时代〉》,《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1期,第54—64页。

作 者: 南英,硕士,昭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祝福祥林嫂
语言描写尽显人物情态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引入人文元素,教出《祝福》的厚重感
空间批评视域下的《祝福》解读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眼神.内心.命运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