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视域下劳动教育促进就业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1-04-29郁吉玲

文教资料 2021年34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毕业生

郁吉玲 徐 敏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15)

一、研究背景

“双高计划”的提出是国家对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性制度设计,是对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新审视与变革创新,是国内各类职业学校的发展新导向。中国知网数据显示,自2019 年正式提出“双高计划”至今,国内对“双高计划”的研究呈指数式递增(如图1),相关研究主题集中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如图2)。其中梁克东系统分析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三大挑战,探索性提出多元参与、开放合作、精准施策、章程引领的实践路径。[1]任君庆、胡晓霞以双师队伍为研究点,提出双师队伍建设规划、以专业群为基础、建设好四支高水平教师队伍、高标准引领、校企联合培养等五大策略。[2]秦华伟、陈光立足“三教”改革,提出“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三教”改革的目标、原则及路径。[3]谢琪、丁金昌通过分析校企“双元”育人体系,提出面向“双高”建设的校企“双元”育人体系构建路径。[4]

通过分析现阶段的研究发现,整体研究集中为顶层设计层面的策略研究,本文拟从人才培养的微观视角探索双高计划的实践路径。由于人才培养基数较大、专业冗杂难以测评,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多以学生就业为评价依据,即通过学生就业后的各项指标,包括薪资水平、职务技能等多层次量化测评该校的人才培养情况,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问题,但整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突出性。因此本文立足劳动教育与促进就业的内在逻辑,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图1 中国知网“双高计划”近30 年研究情况

图2 中国知网“双高计划”研究主题共现矩阵分析

二、“双高计划”与劳动教育

(一)“双高计划”的内涵

2019 年4 月,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为标志,我国“双高计划”正式实施,文中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 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 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同年12 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197 所高职学校入选。同时指出,各地要将“双高计划”作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的“先手棋”。至此,跻身“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和专业群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根据“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的遴选办法,可知遴选获批的核心在于就业率高、毕业生水平高、社会支持度高,校企结合好、实训开展好、“三教”质量好的突出办学特色。因此,“双高计划”视域下职业教育的目标导向进一步明晰,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校企社联动发展为基础,以培养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核心立足点。[5]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这一提法最初是在民国时期由蔡元培提出的,但当时并未有实际措施。至2018 年9 月10日,习近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将其作为我国的教育方针。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号)出台,提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发展。劳动教育本质上是借助劳动这一手段育人,最终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它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劳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教育活动。

(三)劳动教育与促进就业的内在逻辑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德智体美四育的有力补充,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劳动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当劳动作为手段时,可以帮助劳动者亲历劳动过程,熟练劳动技能,锻炼劳动本领,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切实感受劳动的辛与收获的喜,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当劳动作为目的时,可以帮助劳动者增进劳动观念,提高劳动素养,领悟劳动价值,适应劳动实践。就业是当前社会衡量人的技能水平与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通过就业才能科学客观地认识,才能被社会认可。从这一视角审视,劳动教育与促进就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有机体。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技能上不断提升,适应社会、企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就业;在观念上尊崇热爱劳动,坚持劳动,努力劳动,促进学生转变“懒就业”“不就业”的观念,积极就业。

三、劳动教育促进就业的历史路径分析

我国劳动教育虽真正被明确为教育方针在2018年,但实际上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左右,劳动教育就已经逐步开展,并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被不断运用。

(一)劳动目的导向就业:引导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

1953 年,我国提出要强调中小学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1954 年,在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及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文件中,毕业生参与生产劳动多次被强调。后者更是明确指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绝对不可分离,各学段的毕业生都应该积极从事劳动生产。”随后9 月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周恩来同志专门作出指示:“中小学教育都应当注意劳动教育,以便中小学毕业生广泛地参加工农业劳动。”

1955 年,《教育部党组关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是“动员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根本办法”。1957 年,《人民日报》刊发《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核心对象是各高中小学毕业生,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升学压力,即将毕业生分流,维护社会良性运转。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劳动,为毕业后更快更好地投入生产劳动、顺应就业发展需要奠定基础。至1978 年4 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

(二)劳动内容延伸拓展: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我国劳动教育在20 世纪50 年代虽未形成专门的体系化课程,但已逐步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早在1952 年教育部颁布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中,已提出小学八科中的美工科包括劳作。1954年,劳动教育逐步上升为配合课堂教学,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明确提道:“在学校教育中,应当配合着课堂教学,适当组织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教育意义的体力劳动。”[6]随后1956年,教育部《1956—1957 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关于普通学校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指示(草案)》更是对劳动教育的授课时数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劳动教育课程进一步明晰。

1957 年2 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明确新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劳动被定义为培养人的目标要求之一。随后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等多份文件中,更是贯彻这一精神思想,提出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逐步提高。

20 世纪70 年代末,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趋向系统化、专业化,与就业的联系日趋紧密。1978 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学校要把劳动定到课程中,每周规定半天,主要是使娃娃们养成劳动习惯,加强集体观念。”[8]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1981 年教育部《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均谈及要开设劳动技术课、职业技术教育课。1982 年教育部更是专门发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指导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1985 年《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发布,劳动教育被作为当时初高中毕业生的必修课程,文件中强调“在初中和高中的最后一年都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对全体学生教授职业生活知识、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劳动安全”等相关知识。

(三)劳动形式多元化:开展社会实践

伴随着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化发展及毕业生劳动教育价值得到认可,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教学外部的教育方法多有运用,甚至被作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参考依据。1986 年《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谈及:“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并根据各自的特点适当加强劳动教育,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放在首位。”[9]200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突出强调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在其后发布的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与2006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06〕4 号)中,社会实践更是被多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安全工作联系,由此可见社会实践的突出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2010 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 号)突出强调要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等意见。随后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 号),由此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考评依据被列入考试招生制度,换而言之,社会实践自此与学生毕业、升学形成密切联系。

四、劳动教育促进就业的实践路径探索

综合以上劳动教育促进就业的历史路径的梳理与分析,劳动教育推动就业发展的核心是学校和外部环境,关键是在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构建有机联系,形成劳动输入与输出的双向循环,切实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就业竞争力。本文提出以学校内部教学体系与学校外部“校—家—企—社”四元联动体系为主要节点,建立双轨协同路径,切实发挥劳动育人的突出价值。

(一)完善劳动教育内部教学体系

学校劳动教育内部教学体系主要由两个课堂组建而成,即以劳动课程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第一课堂、以校内专业课程之外的其他活动为核心的第二课堂。

1.以第一课堂为根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第一课堂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课堂,其知识获取方式集中表现为教师讲授,其优势在于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理论、构建知识框架。因持续时间长,一般贯穿学生一学年的学习,所以第一课堂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续的。当下的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以劳动教育第一课堂为根本,积极开设各类专业相关劳动教育课程,根据课时数量合理分配劳动课程内容,同时有效运用各类课堂组织形式与课后作业形式,将课堂内容与社会、时代有机串联。开展好第一课堂,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之初对劳动教育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业择业观。

2.以第二课堂为重点,掌握基础劳动技能

第二课堂是学生校内专业课程之外的其他活动,一般包括学生社团、寝室美化、文艺体育、学术科技等内容。[10]相较于第一课堂的强制性与固定性,第二课堂更具主观性与灵活性,其主体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知识获取方式更加趋向个体的亲身实践经历。第二课堂体验感受更丰富,产生的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等更强烈,获得的劳动技能与观念更易内化于心。以劳动教育相关第二课堂为重点,借助社团活动、寝室比赛、党团之家、体育运动会、劳动模范进校园等形式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历体验,使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掌握基础劳动技能,为毕业后更快适应就业环境、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二)建立“校—家—企—社”外部四元联动体系

人是社会的人,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五育要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就业不仅需要学校内部教学体系实现劳动育人,还需要外部环境包括家庭、企业、社会等组建而成的联动化育人体系,两个体系只有彼此作用、同频共振才能发挥出“1+1>2”的作用。

首先,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家庭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第一位教师。尽管现阶段大学生均已较独立,家庭对学生观念与行为的直接影响逐渐弱化,但家庭始终是学生最信任与依赖的外部系统,家庭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仍然不可忽视,甚至对于信念不坚定、家庭依赖性强、外界辨识力差的学生而言,家庭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因此,必须将家庭与学校联结起来,孤立学校或忽视家庭的重要育人功能都会使劳动教育无法入心、入耳、入脑,唯有将家校统一在一起,才能有效减少类似“懒就业”“不就业”等劳动价值观歪曲现象的发生。

其次,企业是学生接触专业相关劳动技能的全真“实训室”。相较于校内实训基地,校外企业与时代、社会关联紧密,是学生在学期间直观接触未来职业的唯一平台,其技能要求更严苛、管理机制更严厉、技能学习更贴近实践。[11]学生在课程学习基础之上积极参加校外企业实习实训,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提升本领,更系统地掌握技能,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借助企业这一平台,与前辈积极沟通请教,开展职业调研,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做好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理性就业择业。

最后,社会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大舞台,是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涵养劳动素养、树立劳动精神的重要外部媒介,是学生劳动价值评判的重要工具。社会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育人一环,其实践内容更丰富,从寒暑假期各类社会实践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形式更灵活,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实践价值更多元,从单一的技能学习到人际交往、本领提升、观念增强。综上而论,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均为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者缺一不可,只有建立“校—家—企—社”四元联动体系,完善学生劳动教育发展的四维支持系统,才能实现同频共振、优势互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