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内效贴在脑卒中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活动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29马丁莹陈忠燕何结实李新科

护理与康复 2021年4期
关键词:肩关节上肢疗程

马丁莹,吕 晓,陈忠燕,熊 飞,何结实,王 滨,张 浩,李新科

宁波市第九医院,浙江宁波 315020

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5%~84%之间[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与关节软组织结构、力学因素与神经调控等因素相关,患者常在主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出现疼痛,多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康复护理以肩关节固定、良肢位管理及康复训练为主[1,3-4],但受康复场所的限制,无法做到持续性护理,因此效果欠佳。肌内效贴又称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将具有特定纹路的弹性棉布以特定方法贴于体表,产生力学及神经生理学效应,在稳定关节与肌肉的同时不妨碍甚至可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锻炼,有止痛消肿、改善感觉输入及支持软组织功能活动的效用,以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或其他治疗的目的[5]。本研究将肌内效贴用于脑卒中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活动障碍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宁波市3家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6],首次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年龄>18岁;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无认知功能障碍;一侧肢体(至少有单侧上肢)功能障碍者,整体功能评估Brunnstrom分期为Ⅱ~Ⅳ期[7],伴有肩关节疼痛者;病程在3个月以内,无其他严重的急慢性疾病;能接受并耐受相应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肌内效贴贴布有变态反应者,不能坚持干预方案或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脑卒中原发病情有波动进展,存在严重的未得到良好控制的重要脏器疾病。脱落标准:因各种其他原因而终止试验者。纳入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干预过程无脱落病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由经统一培训具有相同资质的物理治疗师予以正确的良肢位指导,包括健侧卧位、仰卧位和患侧卧位指导,以抑制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的发生,并进行肩关节活动度的主被动训练、神经促通训练,以改善上肢运动异常,提高肩关节稳定性,每次60 min,每天1次,每周连续训练5 d、休息2 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期间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家属陪同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衣、修饰、洗漱及饮食等,并对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避免家属暴力牵拉患者患肢远端,避免肩部过度屈曲外展和双手高举过头的动作。

1.2.2观察组

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肌内效贴干预,由物理治疗师完成。首先在肩关节周围(疼痛集中区域)贴2条5 cm×15 cm的六爪形贴布,每个爪长10 cm、宽约0.8 cm,“锚”端(即贴布起始端)分别从肩峰、肱骨大结节处,发出多尾如双手交叉状重叠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处,不在贴布上施加任何拉力。取5 cm×15 cm Ⅰ形贴布,其中5 cm×5 cm为“锚”端贴于肩胛骨冈上窝,剩下5 cm×10 cm尾端施以10%左右拉力,将贴布拉伸为11 cm,从肱骨大结节、肱骨远端延展止于三角肌粗隆处。每天贴1次,单次维持24 h左右,每周连续5 d、休息2 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1.3.1肩关节疼痛

由物理治疗师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对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进行评价。VAS为一条分为10等分的线段,患者根据肩关节活动时自觉最大疼痛程度在0~10分之间打分,分数越高表示肩关节越疼痛。

1.3.2肩关节及上肢功能

由物理治疗师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疗程后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ies,FMA-UE)[9]对患者的肩关节及上肢功能进行评价。FMA-UE综合评估上肢的运动功能、反射活动、手的抓握功能以及协调功能,包括33个项目,0~2分分别表示“不能”至“完成”,总分0~66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上肢功能越好。

1.3.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由物理治疗师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疗程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10]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MBI包括洗澡、修饰、穿衣、床椅转移、进食、如厕、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平地行走及上下楼梯共10项内容,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校正治疗前指标的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以干预前的VAS评分为协变量进行校正,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FMA-UE评分比较

以干预前的FMA-UE评分为协变量进行校正,干预后观察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FMA-UE评分比较

2.3 两组MBI评分比较

以干预前的MBI评分为协变量进行校正,干预后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MBI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肌内效贴可减轻脑卒中患者肩关节疼痛

脑卒中患者肩关节疼痛常规康复护理主要是良肢位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并辅以健康宣教,早期介入可加强肩关节的保护,能一定程度缓解肩关节疼痛,但良肢位需在专人指导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也需要家属陪同,患者的康复护理受到时间、场所、人员的限制,患者有可能依从性差,导致康复效果不好。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肌内效贴干预。肌内效贴的贴布不含任何药理成分,但具有黏性、可持续回缩的弹性,且不限制患者的主被动活动,在贴扎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贴布的形状及拉力进行治疗。根据感知觉理论,合适的感觉输入可缓解疼痛等不适、改善运动能力,而深层本体感觉也可受到皮肤表层机械感受器的影响[11],肌内效贴可通过皮肤作为“载体”发挥作用,持续对贴扎区域产生压力,加强肩周的感觉输入,抑制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情况下的伤害性信号传递到脊髓水平,同时在贴扎过程中产生的皱褶能提起局部皮肤,增加皮下间隙,促进局部血液与淋巴循环,从而减少导致疼痛的刺激物质[5,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个疗程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康复护理相比,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应用肌内效贴可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

3.2 肌内效贴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功能

脑卒中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神经肌肉控制机制异常,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常规康复护理多为肢体康复训练及宣教指导,能一定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但效果不理想。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肌内效贴干预,采用多爪形且不施加任何拉力的肌内效贴时,其持续的自然回缩力及形状特性,类似于治疗师双手在肩周进行轻柔地按摩,在贴布未失去黏性和弹性的有效时间里,可持续提供有效地感觉输入、肌肉引导,提高延续治疗效果。通过贴布适度的拉力与牵伸活动结合,可有效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促进深层循环。Ⅰ形贴布先固定一端时,其余部分有持续朝“锚”方向回缩的特性,此时肌内效贴可对肩关节肌肉提供单一方向的引导力量,以促进软组织支持及肩关节肌肉的收缩,一定程度上建立良性循环,有利于肩关节的稳定性。此外,肌内效贴可在非机构治疗期间或休息时间内使用,持续作用于患者肩关节局部,进一步提高肩关节功能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个疗程后观察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康复护理相比,应用肌内效贴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和上肢功能。

猜你喜欢

肩关节上肢疗程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