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历史热点复习需关注三个关键点

2021-04-25曾清浩谢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关键点高三历史

曾清浩 谢丹

[摘   要]历史热点是高三后期历史复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历史热点复习中要关注三个关键点:在复习方向上,要找到热点与历史知识的契合点,通过热点的梳理、知识体系的构建确定复习方向;在复习方式上,关注教学情境与学生学科能力的结合点,进行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的复习,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在复习价值上,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强化历史教学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高三;历史;热点复习;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0-0061-03

把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历史教学始终要坚持的原则。历史热点复习一般安排在高三历史教学的最后阶段进行,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热点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的成败。在当前的历史热点复习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是以学生训练替代教师的指导复习,实质上没有进行真正的复习;二是将历史学科的热点等同于时政热点,忽视了历史学科的特点;三是照搬教学资料进行讲解,忽视学情。以上情况表明,在历史热点复习中,教师的能力尚待提升。那么在高三后期如何进行历史热点复习呢?笔者以《乡村治理》复习课为例,谈一谈高三后期历史热点复习需要关注的三個关键点。

一、要找到历史知识与热点的契合点

1.要理解历史热点的内核和实质

历史热点包括学科内热点、时政热点和历史学术热点三个方面。高三历史复习一般以学科内热点为主,同时适当关注时政热点和学术热点。历史热点复习要注重历史对现实的观照,即历史问题从现实中来,通过历史的视角实现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以本复习课为例,国家治理体系是高中历史学科内的长效热点,而“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习“基层治理”这一热点的重要视角。教师可以收集与之相关的时政热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张“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面临新冠肺炎的威胁,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教师阐述:材料说明,推进基层治理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态中的大事,它关系着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振兴,因此对这一热点进行复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如何实现基层治理,构建基层治理体系,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材料及教师阐述,让学生了解“乡村治理”这一热点以及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复习的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热点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复习视角;通过寻找热点知识与当前学习内容的契合点,让复习有据可寻。

2.要基于热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如何寻找历史知识与历史热点的契合点?答案就是构建基于热点的历史知识体系。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知识建构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在高三历史复习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热点问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渊源,从而围绕热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以“基层治理”这一热点的复习为例,教师结合相关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1)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①基层组织形态:乡里制度。

②基层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乡约及其发展。

(2)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基本特点与历史

①基本特点:教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各国的发展历史:古希腊的村社自治;西欧封建社会以庄园为基层单位;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美、法的自治市镇;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自治市制度和志愿者社区组织;二战后,社区成为西方国家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教师阐述: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历史上“基层治理”的共同特征是城镇乡村“自治”。围绕这一特征,我们需要思考“城镇乡村为什么要‘自治?依靠什么‘自治?为什么能够‘自治?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得到哪些借鉴?”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让学生从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视角了解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发展脉络。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推动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并为解决新问题创造条件。通过提炼知识体系的内核,从其概念的内涵出发,可以确定复习的方向。

二、要关注教学情境与学生学科能力的结合点

1.确定复习主题和材料视角

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运用主题教学等教学模式,根据历史的横向联系,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也可以根据历史的纵向联系,将分散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学习主题。以本课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基层“自治”与中国古代治理中的法治、德治有什么关系?如何在“自治”中实现法治与德治(传统文化道德)的融合?从而确定复习主题——构建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情境构建方面,以《吕氏乡约》的前世今生为线索,收集整理新史料、构建新情境、寻找新视角,开展复习课教学。

2. 基于新材料开展情境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要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联系起来,强调学习是在情境中实现的,“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问题和材料是构成历史教学情境的两大要素。在热点复习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围绕复习主题,按照“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历史演变、启示等)”的逻辑顺序,合理选择史料,引导学生通过史料与问题的情境化解读,实现知识的逐步建构。

3.历史复习要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三项历史“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组织与运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阐述历史事物;历史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历史结论。赵玉洁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应具备内容上的目标性、价值上的思维性和本质上的探究性等特征。为此,教师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问题设计的关联性。即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围绕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思维性和探究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将材料信息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二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即根据材料设计的问题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经过“材料信息提取—信息解读(特点概括)—信息运用(分析因果、比较差异、阐释现象)”这样的深化过程。三是问题设计的思维性。即所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概括、比较、论证等方面的能力。以本课为例,如表1所示,本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概念建构、历史比较、历史分析和历史探究等学科关键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三、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强化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学科,历史课程的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强化学科的价值渗透。一是在教学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如在历史人物“贯穿式”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渗透“时代造就英雄”的英雄史观;在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中,围绕教学主题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素养。二是在教学设计中凸显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如本课以《吕氏乡约》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为基本线索,教师可从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视角进行教学设计:

材料    西安市蓝田县近年来积极挖掘本地传统乡约中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围绕“品行端正不违法、勤俭持家惜物力、邻里互帮不生非、崇文尚德重教育”等内容,重新制定《蓝田新乡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树新风立正气。

教师设问:有人将《吕氏乡约》称为“国家宝藏”,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和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吕氏乡约》是我国古代乡村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学生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通过对这一热点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再次深刻感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使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得以体现。

在高三歷史复习中,热点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选择:一是当前和近段时间以来,体现国家意志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二是带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热点;三是体现人类社会新价值观的热点;四是能充分联系历史相关知识的热点;五是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认识的热点。复习历史热点,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可以使学生在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视角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可以强化教学重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可以增强教师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徐奉先.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59-64.

[4]  赵玉洁.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5]  郑晓峰.试论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整合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1):76-77.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关键点高三历史
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关键点研究
高三·共鸣篇
利用定义法破解关键点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关键点
历史上的八个月
我把高三写成诗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