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写作

2021-04-25邓芸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微写作核心素养策略

邓芸

[摘   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突出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微写作以其更日常、更大众、更迅速、更精练的文字表达特点,使写作训练日常化、生活化,从而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助推器。文章从“微写作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微写作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基于微写作拓展课外写作训练”三方面入手,论述如何通过微写作训练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内容,高效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其学科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微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0-0012-03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要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要使作文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擦出美妙的火花”,则必须将写作训练生活化、多样化,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乐写、多写、善写。微写作凭借短小精悍的内容,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创新性、高效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构建多样化的“读写一体”写作体系。其应引起教师的关注。

一、激活写作之源,促使学生“拙笔生花”

朱熹曾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写作训练中,学生输出独特的个人体验和思考尤为重要。由近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可见,高考作文题非常贴近时代与学生生活,强调思辨性。例如,2020年全国Ⅲ卷语文作文题要求学生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2019年全国Ⅲ卷语文作文题要求学生结合内容为“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的漫画材料进行写作。这些年,高考作文题愈发地灵活和接地气,一方面广泛结合社会热点,另一方面关注哲學思想,关注人的内心发展,更充满时代温情。

基于此,学生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紧贴时代精神,有效关注与把握热点时政问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笔者认为结合热点内容进行微写作应成为写作训练的重点。学生可以通过篇幅短小的微写作,对时事热点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对主题的客观剖析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每日的课前演讲,对热点问题进行评析。对于同一热点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进行评论。

例如,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一心,共战疫情,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这是生命教育的极佳素材。疫情期间,学生“停课不停学”,虽足不出户,却感慨万千。笔者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利用真实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微写作抒发感悟或发表评论。笔者结合学生平时的写作情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找准切入点。学生有效拓展了思维,进行了多样化的微写作。例如(以下文段皆选自学生作文,未作删改):

1.聚焦小人物的伟大。

“中国人民内心的团结被一点一点打开,慢慢展露。有放弃假期团圆奔往工地的建筑工人;有不远千里运输免费蔬菜的农民;有二十四小时值岗的警察;有相隔数万里捐款送资的海外同胞……中国人民的伟大从来不体现在外表的高大伟岸,而体现在能够在真正的紧急关头为了这个国家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我们的伟大,生于平凡,但又从来不平凡。”

2.对疫情中人民生活的刻画。

“目光之外,是全国人民的安静守护。人们把努力生活的痕迹藏在厨房、饭桌和客厅。大家停下出行的脚步,刹住疫情前进的步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人民的担当!”

3.对国际友情的珍视。

“外望世界各地,国际社会也向中国伸出了援手。巴基斯坦调集全国的口罩和防护服助力我国,俄罗斯默默捐赠23吨医疗物资,非洲加纳尽全力才买到一万只N95口罩捐给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种时候得到了最好的展现。国内外共同努力,这场世界性的‘战疫终能胜利。”

此类从不同角度论述同一主题的微写作训练,能够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学生的写作动机,促使“拙笔也能写出好作品”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以读促写,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

教材可以说是语文学习之源,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微写作联系起来,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尤其是教材中那些名家名篇,再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多元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借助多样化的微写作手段,表达自我认识,深化对内容的理解。例如(以下皆为学生原文,未作删改):

1.学生在阅读《氓》后的感悟。

“《氓》中女子,梦破夜寒,我心拔凉。感情之中苦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邂逅几段清浅缘分,只是时光长短,萍聚云散,由不得你我做主。或许这世间没有谁,能陪我们真正走到终点,但依然要感恩那些相逢。他这般自私自负,希望你可以华丽转身,哪怕抛掷一切、放逐天涯、离群索居、孤独终老也好。拾不起一痕笑颜风吹落,诉不尽两处闲愁泪满袖。”

2.学生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后,有效塑造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三寸之舌,抵百万雄兵;一分之辩,换十年安好。

年轻气盛,满腹经纶,然怀才不遇,养马为生;已过七十,国家危难,却能放下不满,挺身而出。只身入秦,他的勇气使人钦佩;以利相诱,以史离间,他的智慧使人赞赏。

那爱国的心,载满了几十年的埋怨苦恼,而他在那一刻全部释怀;那佝偻的背影,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生命,而他在那一刻毫不犹豫地将它扛起。

他就是一豆烛火,在黑暗中,点亮了一国生存的光芒。”

3.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后,对李白才情的感叹。

“醇醇香酒香飘万里,茫茫四野游遍十方。

谪仙逝,夜郎不留君。

一杯薄酒祭君前,遥想当年离长安,漫游江湖乐自在。何等才情,尽现笔端,诗仙美名史册刊。

文客常作是非观,恶权贵,笑腐儒,蔑流俗,笑对诸般语四言三,心中自将天下看,不因小人一言谈。

峨眉夜月出,巫峡猿猱啼。庐山瀑布坠,名山大川,齐鲁风沙,似画似梦。

江南风水半埋枯骨,也曾意气风发少年。

青莲花开,清风徐来,那年长安无人见。”

4.学生通过写作《人间一把艳火,燃尽遗梦之红》,表达对王熙凤的喜爱之情。

“王熙凤是一个富美明艳、色彩浓重的女子。一身艳骨,谓之‘人间富贵花。这朵花也并非无毒,她强势贪婪,野心勃勃,极热衷于权力,知道怎样把自己手中的牌打到极致。

却生于极致,死于欲望,玩弄权术一生,终不过是逃不出这贾家命运之林的一只小鸟。时光去,凤火消,灰飞烟灭。

我爱她,爱她这朵华丽多汁、毒入骨髓的花,爱她泼辣,爱她疯狂,爱她美丽,爱她飞凤旖旎,爱她锋芒毕露。薛环之流骨头终究是软了些,不如她生猛、热烈、独立,她扑面而来,带着鲜活的獠牙。”

通过研究学生的微写作成果,可以发现学生正逐步学会运用精练、简洁的文字,来展现更多的语言文字魅力。将阅读与微写作相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崭新的作文素材库,而且能够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感受意境美,与作者形成思想感情共鸣。这样,学生便能够丰富阅读感受,增强阅读思辨性体验,从而提升写作能力,获得语言、思维、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打破思维定式,实现思维创新

大多数学生谈作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素材不够、表达能力不足以及写作情感不够丰富。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微写作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写作的难度,将写作生活化、大众化。应新时代发展召唤,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微写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大胆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微写作形式,促进课内课外写作相结合,有效完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维,让学生的写作更贴合实际,并由此增强高中语文写作的时代性。微写作相较于普通作文写作而言,篇幅短小精悍,且不拘于形式,学生大可围绕主题发挥想象,天马行空。譬如,有学生模仿《诗经·蒹葭》,写了一首“微诗歌”《白帆》来赞美母校。

白帆扬扬,海风微起;所谓南八,在心一方。

启航学子,航路且长;起航学子,不惧风与浪。

白帆挥挥,海风微长;所谓南八,在心之中。

领航学子,航路且行;领航学子,已乘风破浪。

白帆飘飘,海风微暖;所谓南八,在心之尖。

远航学子,航路在心;领航学子,化长风海浪。

还有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了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与观看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借助微写作发表感想(学生原文,未作删改):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有感

这是一本翻开就有朴实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的书。身处于喧闹的、快节奏的社会中的我,读了这本书以后,似乎所有的生活节奏全被放慢了好几拍。在这世界里,身边只剩一个小茶几,一盏清香的茶,一只唱歌的鸟,几盆滚着珍珠的盆栽,还有一本《人间草木》。闹市里的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很快,很快,我们需要慢下来,寻一方净土,抿一口真正属于人间的滋味。

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浓厚的黑眼圈,一排整齐的鲨鱼牙,完全一副“僵尸”的模样,这一改所有人对哪吒的印象。电影里,陈塘关的百姓害怕、厌恶妖怪,而哪吒是魔丸转世,人人喊打。电影里的申公豹有句话说得好:“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的确,我们一旦对一个人有偏见,那么无论这个人做什么,我们都不会认可。联系到近几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可以说它们皆起于人之偏见。所以我们应该以和平的心态和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人,打破偏见,与他人和谐相处。

可见,教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微写作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微写作训练,学生激发了想象力,感受到了作文的理和情,提高了表達能力,并最终提升了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 微写作对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大有裨益。在与时俱进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微写作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了提升学生语文写作核心能力的助推器。微写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它要求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分析问题,借助精练简短的文字来表达独特的个人体验及个性思想,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微写作因为篇幅“微”,因而更强调短而精,注重通过融合、提炼,创造出更为凝练精美的文字,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微作文”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小溪地”,流露真情的“百草园”,重拾写作信心的“小桥梁”,展现写作才能的“练兵场”。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亦如此,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积累何来质的飞跃?笔者相信,有效的微写作,一定能成为极好的助推器,让学生爱上作文,为成就“作文大手笔”做铺垫。

[   参   考   文   献   ]

[1]  钟燕媚.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10):58-59.

[2]  刘成军.微习作:一条可创新的写作教学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28-30.

[3]  张硕.试析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0(4):18-23.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微写作核心素养策略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