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1-04-25王琰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8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写作教学实践

王琰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让师生感到头疼的环节,很多学生觉得无从下笔,写出的作文死气沉沉。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和本人在比赛前对教学设计的思考,探讨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尝试运用,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降低写作难度,构建写作的支架,让学生在写作时脑细胞“活”起来,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关键词:写作教学  支架式教学模式  实践  英语

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让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个环节。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更不知道怎么写以及写什么。很多时候,老师在一个单元的最后大致说说该怎么写本单元的相关话题,时间充足的话,就带着学生列列提纲,呈现范文;若是没有时间,可能就直接布置作文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对于优等生而言,他们可以真正做到自由发挥,内容充实,中等水平的学生,知道去模仿范文或者课本中的阅读文章,勉强能完成一篇可以让老师耐心批改的作文,差强人意;苦的是后进生,他们不知从何下笔,不知单元重点句型怎样用在话题中,甚至想说的话不知道该怎么用英语表达,词汇量匮乏,黯然神伤。

一次学校的公开课,恰好我就抽到了写作课,要求讲授的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Section B部分的影评。心里虽是叫苦不迭,可问题总是要解决的。怎么上?怎么上好?课备了很久,教案改了几个版本,终是觉得缺了些乐趣,少了些灵气。偶然的机会,我了解了支架式教学模式。什么是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查阅资料,我明白了支架式教学模式来源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教师先要找到合适的支点,然后确定教学的目标,搭建起支架,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支架式教学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的时空,因此它实际上就是最近发展区的教与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构建与他们的水平相适应的框架,通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认知从一个水平发展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灵感让我激动不已,为何不把它用在我这次的写作课中?

一、积累词汇,奠定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至少已经学了一年多的英语,大多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形成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他们词汇量仍然不足,很多同学因为组织不出语言,所以对写作是没有太大兴趣的。对于本次写作课,是有一定的词汇积累的。例如,在前面的Unit 4,他们学了对电影院各方面条件进行比较,在Unit 5的Section B,他们学了不同的电影种类的表达,这就为同学们后面写影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于是,在本节写作课一开始,我通过介绍自己喜爱的动画片导入,让学生列举他们喜爱和知道的电影种类,并用不同的形容词说说自己对不同电影类型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搭建词汇支架。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接下来,我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把学生带入情境内。孩子们都想在课堂上欣赏电影放松放松,要想欣赏电影,就要完成老师给定的任务,有了诱惑,他们立刻就同意了。任务文本应体现具体的、多维的学习目标,包括语言、文体、情感等,3a部分有一篇关于《花木兰》的影评,虽然只是一个填空的题型,也可好好利用起来。第一个任务,我设置的是Enjoy and talking。我先播放了《花木兰》动画片的一个片段,让学生思考花木兰是怎样的形象,以及他们对《花木兰》这部电影有什么样的评价。在此处,我给了学生一些引导,告诉学生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比如:动画效果怎么样,背景音乐怎么样,人物表现怎么样。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有了自己的语言,并且把语言变成了完整的句子,构建了初步的句型支架。

三、独立探索,引导构思

有了第一个任务的互动,学生在头脑中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框架。于是,我设置了第二个任务——Reading and filling。学生表达了自己对《花木兰》的评价之后,我们一起读了3a部分的短文并按要求填空。在前面,学生已经尝试自己表達,降低了理解这篇短文的难度,即使是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填空任务也比较容易。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在他们完成填空之后,我又给他们提出了更进一步,也是更深层次的任务——再次阅读,尝试分段,即第三个任务——Finding and writing。这一任务旨在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句型框架。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学生都有丰富的划分段落的经验,这一任务对于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他们分段的时候,还可以用3b部分的问题来给予他们提示。大多数学生在要求的时间内成功把短文分成了四个部分——Name and kind,main plots,comments,suggestions。电影的名称和种类有非常好的表达,此处没有多设置训练。电影的大致剧情是写作的难点,我们先阅读了《花木兰》的大致剧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大致剧情的技巧,我设计了读剧情猜电影的活动,学生猜出了《哈利·波特》和《齐天大圣》这两部电影。一方面,他们对电影熟悉,愿意阅读剧情,容易完成活动;另一方面,我引导他们仔细阅读,探索该用什么时态、什么句型介绍剧情,也是为他们搭建这一部分更具体的句型支架。同时,学生还可以从花木兰,哈利·波特和孙悟空这些形象中学到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勇敢、坚忍、不服输等。趁热打铁,读过还要亲自尝试,我给定了要求,让学生写写《功夫熊猫》的大致剧情。在评论这一环节,前面学生在阅读短文时,总结过该从哪些方面评价。在此,我们尝试用前面积累的形容词来评价对于剧情、演员配音等的感受,仍然以《功夫熊猫》为题,学生尝试在搭建好句型支架之后填充支架,完成对该电影的评价。既然剧情不错,评价很好,那么为何不推荐读者看看呢?我们水到渠成地练习了建议的部分。为了让中等的同学更有话说,我还提供了形容词,让学生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先练习推荐《熊出没》和《米奇妙妙屋》,学生在训练之后尝试推荐《功夫熊猫》便更加有内容可写。

四、协作学习,取长补短

协作学习,即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支架式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引導和启发下,分别尝试探索如何写有关《功夫熊猫》的四个部分,然后把他们积累的零散的句子组织在一起,就成了一篇完整的介绍《功夫熊猫》的影评。句子完成后,我组织同桌之间先互相检查单词拼写是否有误、句子结构是否有明显错误等,如果有,就及时改正。检查完毕后,我把全班分成四组,围绕概念框架的要旨,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组员之间互相检查、互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吸取他人的长处,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和完善。

五、效果评价,点亮成就

在学生修改完自己的影评之后,我邀请每一小组的reporter展示相对较好的作品。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就感。这一环节激励他们积极尝试创新,同时也让别的同学学会取长补短,懂得借鉴。对一些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来说,个别辅导和面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心理学家曾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在面批时,我注意到照顾学生的情绪,尊重他们青春期爱面子的心理,保持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并耐心进行写作指导,先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亮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再指出其中的错误,与他们合作制定修改方案。这样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还增进了学生与我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评价,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进步的快乐,获得了成就感,建立起了自信。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调整学习策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总结与反思

这节课上完后,我也进行了多次反思和学习。也正是这些反思和学习,让我凭借这堂课登上了市级优质课和省级优质课的讲台。按照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我践行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这节写作课的难度大大降低,无论是学习能力强的还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句子,完成写作任务。而这一模式对我们写作教学的发展是有着更深远的影响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独裁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激发,写作文不再是一件让他们头疼的事。通过为学生提供支架,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小的方面,让学生一一击破,帮助学生找到了写作的素材,使原本可能干巴巴的内容丰满起来。学生有了写作的“源头和活水”,对写作课逐步产生了兴趣,作文明显比之前的进步很多,并且结构更合理、内容更精彩。

这是一次尝试,也是对传统写作教学的一次革新,它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使其更加完善,更富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鲁子问,康淑敏,嵇敏.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鲍勤.支架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云南电大学报,2007(01):5355.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模式写作教学实践
中职英语口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