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类课程旅游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
2021-04-23廖燕莲万良
廖燕莲 万良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旅游类课程旅游英语的特点,探索如何在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评价环节实施信息化教学,以“参观茶园”任务模块为例,分析教学内容、学情、教学任务的目标及重难点,做到课前学习、课中实践探究、课后拓展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 旅游英语 茶博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7-0071-04
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和熏陶,新一代学生的专注力在降低,对知识的吸收趋向于碎片化。学生间的学习方式存在差异,有些学生视觉和听觉能力较强,采用常规教学即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些学生则需要通过互动和现场活动才能吸收学习内容。随着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更为明显,自主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及创新势在必行。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信息化教學提供技术条件,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成为每一位一线教师的首要任务。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学理念、内容、组织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对1.0版的继承和发展,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不仅是普遍应用和深度整合,更重要的是创新发展。因此,本文以“高职旅游类课程旅游英语之参观茶园”任务模块为例,探索如何在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评价环节实施信息化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全方位立体化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旅游类课程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效果
本课例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英语导游讲解能力有所提升。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看茶博园、识茶博园、写茶博园和导茶博园四大步骤,了解和掌握学校茶博园导游什么、如何导游、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英文导游,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突破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实现本单元既定的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得到全方位训练,现场讲解的导游职业技能也得到提高。学生参加导游职业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导游资格证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在同地区中排名前列。
(二)教学手段
本课例的教学过程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学生熟练地进行英文茶园导游讲解为主要的训练目标,借助3D全景图、VR虚拟仿真技术、超星线上教学平台、雨课堂学习平台、批改网、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微信小程序让学生在课前攻克相关词汇的难关,为课堂活动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批改网App朗读及系统打分功能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敢开口练习的胆怯心理,在课前及课后有效地帮助学生练习句型及对话,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同时,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据系统后台数据统计,教学活动及互评参与度达到100%。
(三)教学评价
本课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评价主体除教师以外,还设有生生互评(匿名点评有效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及准确性)和企业导师点评;评价维度主要从导游语言(语音、语调、语速及讲解内容等)、导游技巧和方法以及导游讲解效果等;评价方式及途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评价借助超星、雨课堂、批改网等数字化学习平台发送点评及反馈,线下评价主要体现在现场点评和课堂即时点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效克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全程的监督和评估,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特色创新
首先,课程教学有真实情景作为支撑:茶博园是校本资源,五大景点分别为茶园、茶厂、茶楼、三国茶馆和电商茶馆。教师以茶博园五大景点为依托,借助大量校本原创资源(如场景视频),创设了真实的茶园导游情境,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置身其间,如临其境,给予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并激发其情感共鸣,实现情感目标。其次,课外的茶博园之旅使学生领略茶园风光美、茶文化展示美、品茶生活美,大大增加学习兴趣。此外,课后拓展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校情怀,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再次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
高职院校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打破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生本教育及教师的引导作用。信息化技术及手段的应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本课例的信息化教学以看(参观茶博园)、识(学习茶知识与文化)、写(撰写导游词)、导(导游、讲解)茶博园为主线,使学生对茶园知识和文化、导游语言及技巧从主观认识到应用环节的训练,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的知识建构,完成职教茶博园英文讲解的系统性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职业活动周对学校茶博园及茶文化进行英文讲解,对弘扬茶文化起到了的推动作用。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旅游类课程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旅游英语”是旅游专业的主要专业技能课之一,是从事旅游业服务工作的一门必修课,旅游英语前导课程是“导游基础”“旅游学基础”等专业理论性课程,后续课程是“导游实务”“模拟导游”等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旅游英语”旨在培养学生能运用流利的英语为外国游客服务,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以及从事旅游服务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旅游行业情境下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及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参观茶园”选自“旅游英语”第6单元,本课结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博园的导游路线,重构教学内容为职教茶博园英文讲解,主要内容包括茶博园讲解常用词汇及句型、导游讲解的方法及技巧、职教茶文化。
2.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学习主角是旅游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入学时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积累了英文导游的基础词汇,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导游基础知识,能够把中文导游词翻译成英文并能较顺畅地进行口头表达。但学生缺乏对讲解内容的拓展和景区文化的挖掘与归纳能力,难以用流利的英语讲解景区并推广文化,部分学生胆小害羞不敢开口练习、课中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一状况,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疑解惑、以强带弱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从基本句型单人练习过渡到双人对话练习,最后达到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实景讲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任务的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分析,将本次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设为:一是知识目标,掌握茶园讲解的英文词汇及句型,掌握茶园知识点、讲解方法及技巧;二是能力目标,具备撰写茶博园讲解导游词,并用所学词汇及句型进行学校茶园实景介绍和提高推广茶文化的能力;三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爱校情怀及归属感。教学重点:掌握茶园讲解的英文词汇及句型;掌握茶园知识点、讲解方法及技巧;掌握茶园讲解的英文词汇及句型、讲解方法及技巧。教学难点:用流利英语进行学校茶园实景介绍和茶文化推广(见图1)。
2.教学模式及教法设计
本课例采用混合式教學的模式,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实施“线上+线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取代,而是与传统教学形式相结合,形成线上和线下有梯次、立体化的统筹格局。统筹安排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在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按等级区分适宜在线远程自主学习的内容安排在线上处理,将不适宜在线远程自主学习的内容安排在线下处理,目标是满足学生对更高效、有趣、个性化教育的需求。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及教学目标,本课例的教学模式及教法设计如图2所示。
3.信息化教学组织过程与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组织过程主要分为三大环节即课前学习、课中实践探究和课后拓展提升。本次教学组织过程所应用的信息化技术包括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视频、节点视频、微课、VR虚拟仿真系统)、教学资源库(超星课程网站、雨课堂学习平台)、App学习软件(批改网App、微信小程序)。
(1)课前学习
课前学习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信息化教学的开始,教师借助课程网站及数字化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本章节的学习资料及学习任务单,教师通过后台数据显示来诊断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对授课内容、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本次课前学习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任务导入,即教师借助课程网站(超星平台)以PPT、微课及视频等形式向学生推送自主学习资料(输入)及“撰写茶博园英文导游辞”任务单和小组导游任务(用英文讲解茶园、常厂、茶楼和三国茶馆四个场景)(输出),并在微信App推送茶博园导游常用词汇;在批改网布置茶博园导游句型朗读任务(系统打分)。第二个环节为任务完成结果分析(诊断),即教师登录批改网及课程网站查看学生预习及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使用课程网站及学习平台推送学习资料,并结合App学习和检验词汇及句型掌握情况。批改网App的朗读及系统打分功能有效地克服部分学生胆小害羞不敢开口练习的心理,让教师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的发音及口头表达情况。课前学习具体流程如表1所示。
(2)课中实践探究
“课中学习”环节分为课前学习情况检测、导游方法及技巧讲授、修改并演练导游词、情况模拟四个步骤。课堂伊始,教师通过微信App和雨课堂平台发布导游词测试题以检测学生课前词汇学习情况并点评测试结果;接着,各小组根据课前撰写的导游词进行模拟讲解,教师点评各组表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建议,由此引入教学重点“导游方法及技巧”的讲授。教师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茶园导游讲解词汇、句型及技巧(如使用问题交流法、虚实结合法、制造悬念法等导游方法及技巧,并将茶文化融入导游讲解中),同时引导各组修改、润色导游词并借助VR 虚拟仿真技术演练修改好的导游词。课中学习的最后一个步骤为情景模拟,即学生根据润色、提炼好的导游词对茶博园的茶园、茶厂、茶艺和三国茶馆进行模拟导游训练。其中茶园、茶厂和三国茶馆三个场景使用三维立体图展示,茶艺则通过邀请本校茶艺队到现场进行表演,学生根据表演用英语进行现场模拟讲解。教师及企业导师就各组的模拟情况进行点评及总结,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平台上参与即时生生互评,并投票选出表现最优秀的组别。学生通过雨课堂学习平台的弹幕功能分享本次课的学习体验及收获。本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视频、VR 虚拟仿真技术、3D实景图,从视、听、说三方面训练,进一步内化并提升所学知识。课中学习流程如表2所示。
(3)课后拓展提升
课堂学习的结束并不代表学习的终止,课后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拓展课堂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学生课后可到学校的茶园采摘茶叶并到茶叶加工实训室进行茶叶加工;到学校茶楼品茶、泡茶,学习并体验茶文化;参加学校的职业活动周并用英文为外宾讲解学校茶博园及茶文化。学生总结本次学习活动的收获及体会,并通过超星平台与全班同学分享与交流。通过实地演练,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并激发情感共鸣。让学生亲身体验茶叶的采摘及加工,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特殊性。课后学习流程如表3所示。
总之,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应以信息化教学为引领,不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高职旅游类课程旅游英语教学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数字化,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高素质的高职旅游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如正,吴莉娟.高职院校多元生源英语学习个体差异及教学对策[J]. 校园英语,2020(12).
[2]顾学回,朱明,陈民,等.高职院校招生生源质量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
[3]周森,刘云波,魏易.示范校建设对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7).
[4]景文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6).
[5]吴亚军.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模式构建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
[6]张丽颖,张学军.高职课堂革命:内涵、动因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
[7]徐晓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师生作用发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Z2).
[8]徐晓丹,刘华文,段正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学习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8).
[9]王珺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
[10]康坤.教育信息化2.0时代职业教育信息化教材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9).
注:2019年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193214)
【作者简介】廖燕莲(1976—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万 良(1980— ),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责编 黄 煌)